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018篇 |
免费 | 7201篇 |
国内免费 | 20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96篇 |
大气科学 | 309篇 |
地球物理 | 30262篇 |
地质学 | 8812篇 |
海洋学 | 1432篇 |
天文学 | 71篇 |
综合类 | 1980篇 |
自然地理 | 12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8篇 |
2023年 | 939篇 |
2022年 | 1246篇 |
2021年 | 1338篇 |
2020年 | 1087篇 |
2019年 | 1097篇 |
2018年 | 731篇 |
2017年 | 729篇 |
2016年 | 649篇 |
2015年 | 1020篇 |
2014年 | 1642篇 |
2013年 | 1451篇 |
2012年 | 1809篇 |
2011年 | 1679篇 |
2010年 | 1658篇 |
2009年 | 1815篇 |
2008年 | 1809篇 |
2007年 | 1387篇 |
2006年 | 1465篇 |
2005年 | 1334篇 |
2004年 | 1287篇 |
2003年 | 1302篇 |
2002年 | 1437篇 |
2001年 | 1371篇 |
2000年 | 1236篇 |
1999年 | 1212篇 |
1998年 | 1183篇 |
1997年 | 1201篇 |
1996年 | 1280篇 |
1995年 | 1343篇 |
1994年 | 1221篇 |
1993年 | 1228篇 |
1992年 | 1226篇 |
1991年 | 1052篇 |
1990年 | 948篇 |
1989年 | 677篇 |
1988年 | 98篇 |
1987年 | 57篇 |
1986年 | 66篇 |
1985年 | 57篇 |
1984年 | 57篇 |
1983年 | 47篇 |
1982年 | 64篇 |
1981年 | 46篇 |
1980年 | 53篇 |
1979年 | 58篇 |
1978年 | 36篇 |
1977年 | 38篇 |
1976年 | 36篇 |
1974年 | 4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基于我国西南地区电离层垂测网普洱站和乐山站的基础数据,结合空间天气事件指数,通过限定不同阈值的滑动平均方法,提出靠近南部的普洱站应选取中值M±1.5σ(标准差)作为限定阈值,靠近北部的乐山站应选取中值M±IQR(四分位距)作为限定阈值.在此基础上,利用本文提出的扰动识别方法,对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 8.1地震予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震前1天普洱站和乐山站均出现了正向扰动,震前3小时乐山站持续出现负异常.根据规划,我们还将在西南地区建立1—2个垂测台站,架设数台被动接收垂测仪信号的电离层斜向探测仪,通过组网对西南地区上空的电离层进行监测,为分析震前电离层扰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2.
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江苏省东海县南部)进行了系统的地球物理调查,包括二维地震测网和专门的地震剖面,大地电磁法和位场方法等.地震调查表明,在超高压变质岩出露区上地壳充满了反射体,包括倾斜反射体与上拱的反射弧. 本文介绍大陆科学钻探先行研究中地震调查的成果.根据大陆科学钻探预先导孔的岩芯和测井资料、井旁VSP和数值模拟结果证实,高波速的榴辉岩体、破碎断裂带和大型韧性剪切带都可引起倾斜的地震反射,而上拱的弧形反射体则是由近似直立的榴辉岩体和其中的破碎带的综合反映.由于地壳深部广泛分布着经受变质的岩石,上述研究结果对标定地壳中的反射地震信号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3.
154.
在北天山地区工作着一个由34个点组成的强运动观测台网,不同仪器在纸、胶片载体上进行着记录,所记录的参量是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按照所选择的系统参数把得到的资料进行统一处理。首先,直接从记录上量取横波最大振幅、相应的振动周期和它的相对持续时间。其次,对数字记录进行数学加工,包括计算反应谱和确定它的参数,其目的是建立断裂作用面并对所有地震震源进行详细的分析;综合研究了震源机制、余震的分布、主震的资料及不 相似文献
155.
156.
定点潮汐形变观测与GPS大地测量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论述了我国定点潮汐形变观测与GPS在观测周期,物理量,频域,实测精度,监测优势者方面的异同,认为定点潮汐形变观测是测震学与大地测量(含GPS)的必要补充,介绍了我国定点潮汐形变观测技术的发展与台网观测技术,以及它在我国10多次中强震测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7.
含内边界非均匀材料三维FEM模型的时间逆转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3-D非线性动态有限元方法,针对地壳块体建立了一个材料非均匀的包含多个内部界面的三维典型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时间逆转效应的仿真研究,初步探讨了基于动力学源理人工触发地震的可能性,重新提出以提前触发地震、增加频度、降低震级为基本方法的消除震害原理。模拟结果表明,如果将地震图(seismogram)进行时间逆转后,作为加载曲线,在地震台站点上通过一个有效的力源加载于基岩,利用时间逆转效应,可以将人工施加的能量在某一瞬间集中到以往的震源,引起一个强烈的冲击,因而可能触发地震。 相似文献
158.
对唐山7.8级地震前叠加在地形变,地电阻率,地应力等年变背景上的异常,用月差值法消作年变,使异常和异常指标明显突出。 相似文献
159.
1991年2月25日柯坪6.5级地震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土层地应力、金属摆倾斜仪等多项前兆观测出现异常变化,说明强震发生前近场灵敏度较低的简陋仪器也能观测到明显的前兆反应。分析、认识这些异常对地震短临预报的决策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0.
从理论上定量分析机械摆和环路滤波等开环诸参数变化对速度传感反馈地震计闭环参数的影响.研究指出,在环路设计中可半自由选取的开环阻尼取值对参数稳定性有重要影响.过大或过小的开环阻尼取值均可能造成参数稳定性急剧变差,影响地震计在只标不调的状况下长期连续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