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94篇
  免费   1867篇
  国内免费   2684篇
测绘学   920篇
大气科学   535篇
地球物理   1189篇
地质学   10215篇
海洋学   913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1871篇
自然地理   546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423篇
  2022年   510篇
  2021年   442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483篇
  2014年   911篇
  2013年   666篇
  2012年   887篇
  2011年   917篇
  2010年   839篇
  2009年   854篇
  2008年   886篇
  2007年   672篇
  2006年   601篇
  2005年   543篇
  2004年   504篇
  2003年   466篇
  2002年   452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309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90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7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本文论述了铁路选线工程地质、铁路工程地质勘察、钻探工作、铁路地质灾害、巨型铁路桥梁及长大铁路隧道等方面工程地质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82.
中国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中国地质灾害的空间分类和成因分类系统,并根据13类常见的地质灾害组合类型进行了区划,基本上反映了我国高原、山地、内陆盆地、平原及滨海地区地质灾害的地带性和地区性分布规律,以小比例尺图显示了中国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该图共划分为11个地质灾害区。在此基础上初步论述了1949—1990年间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受灾地区和受灾损失。最后,根据当前形势,提出了减灾、防灾的对策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83.
介绍了宝鸡市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及特征,并着重分析了宝鸡市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认为虽然造成区内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甚多,但近年来大多与人为因素诱发有关。因此,在国土开发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应重视对地质环境的保护,避免因人类不适宜的活动而诱发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984.
海平面上升—地质灾害研究不可忽视的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海平面上升趋势 据国际有关组织对全球数百个验潮站资料的分析计算,近百年来海平面平均以每年1~2mm的速度上升(我国约为1.5mm左右)。据专家估算今后50年内(至205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海平面上升幅度50~60cm,长江三角洲地区海平面上升幅度为60~80cm,天津地区海平面上升幅度为70~90cm。从全国范围来看,海平面上升幅度大致在0.5~1m之间。  相似文献   
985.
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人类的活动加剧了某些自然灾害的形成,环境监测和保护也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从80年代以来,环境地球物理工作应运而生,并且正在迅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986.
987.
秦小军 《华南地震》1993,13(2):55-60
利用长江三峡链子崖、黄腊石地质灾害体周围地区的天然地震记录,对此两地质灾害体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应用随机过程理论,计算了两场址的场地地面运动加速度峰值、频谱特征和地震持续时间的人工合成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以作为两地质灾害体抗震防治的依据.本文的方法也可为重要的建筑结构,如核电厂、海洋平台和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提供动力分析所需的人工地震地面运动时程曲线。  相似文献   
988.
地震前地震活动周期谱特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最大熵谱方法进行检验的基础上,应用这一方法,通过对24次6级以上地震的地震活动增强区内地震活动度的周期谱特征进行研究,得到如下认识:① 在孕震过程中,地震活动增强区内的活动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的周期谱不同.正常时段的周期谱长周期与短周期并存,而震前阶段只存在短周期(平均为长周期的43%左右),长周期消失;② 震前出现短周期的时间与震级有关.8级地震一般为震前数十年乃至上百年,7级地震一般为30年以上,而6级地震一般为20~30年.对于同震级地震,其出现短周期的时间还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华北地区较西部地区长.应用坚固体孕震模式对以上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运用最大熵谱方法进行强大地震的趋势预测思路,并将此思路应用于实践,对云南武定6.5级和丽江7.0级两次地震进行了预测尝试.从而为6级以上地震的趋势预测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989.
石盐晶体生长过程中捕获流体包裹体,利用冷冻测温法得到的均一温度信息与古水温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在部分地区,利用包裹体最大均一温度评价古气候时,温度数据与孢粉学反映的气候特征存在冲突,不同晶形的石盐沉积特征,及其晶体条纹内包裹体温度代表的地质含义需进一步探讨。笔者在分析经典测温数据的基础上,观察常温蒸发实验中漏斗晶和人字晶的形成及生长过程,分析了不同温度段均一温度与气温、水温之间的关系。结合现代气象记录数据,分析了最大均一温度评价气候时存在的局限性。研究认为:漏斗晶晶核形成与卤水表面,包裹体温度受温度和气压共同影响,漏斗晶在卤水底部绕核生长,漏斗晶外围包裹体温度对应水底温度,沉入水下后漏斗晶生长缓慢,包裹体最大温度可能代表年度最高温度,以此为指标评价气候得出的结论过于炎热;人字晶是多个漏斗晶之间的桥接部分,大部分形成于卤水蒸发将近结束之时,人字形条纹内包裹体温度受气温和地表温度共同影响,地表温度远大于气温是造成包裹体最高温度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0.
本文通过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对上、中、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属性的研究,来分析内蒙古高原岩石圈的三维构造和物质运动。地体拼合属于岩石圈挤压力较小而作用期较长的造陆作用,以内蒙古中部地区为典型代表。此区域现今包括南阿穆尔- 兴安地体西南部和锡林浩特两个元古宙地体,以及形成于太古宙的华北克拉通地体。索伦山- 西拉木伦河断裂是锡林浩特和华北克拉通地体的缝合带。发生在二叠纪的锡林浩特和华北克拉通两个地体的碰撞拼合,造成古亚洲洋南支的封闭,同时也在两个地体之间,形成了索伦山- 西拉木伦缝合带和华北克拉通北缘俯冲带。古亚洲洋封闭后,华北克拉通地体继续向锡林浩特地体下方陆- 岛俯冲,形成了宽度为60~120 km的华北克拉通北缘俯冲带。此俯冲带地层向北倾斜,上地壳变形严重,岩石圈地幔破裂充水。锡林浩特地体在石炭纪处于南阿穆尔- 兴安地体南方古亚洲洋北支俯冲的岛弧带位置,在二叠纪和华北拼合时又处于华南克拉通北方古亚洲洋南支俯冲的岛弧带位置,幔源岩浆侵入频繁。在中生代拼合后又处于地壳转变为拉张的阶段,幔源岩浆侵入作用有增无减。由于幔源岩浆侵入作用时间长久,岩浆化学分异会更加彻底,锡林浩特地体及其周边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