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53篇 |
免费 | 456篇 |
国内免费 | 77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7篇 |
大气科学 | 39篇 |
地球物理 | 315篇 |
地质学 | 2848篇 |
海洋学 | 172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287篇 |
自然地理 | 3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89篇 |
2021年 | 100篇 |
2020年 | 80篇 |
2019年 | 114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94篇 |
2015年 | 128篇 |
2014年 | 268篇 |
2013年 | 174篇 |
2012年 | 235篇 |
2011年 | 204篇 |
2010年 | 163篇 |
2009年 | 186篇 |
2008年 | 238篇 |
2007年 | 166篇 |
2006年 | 135篇 |
2005年 | 174篇 |
2004年 | 132篇 |
2003年 | 100篇 |
2002年 | 104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126篇 |
1999年 | 96篇 |
1998年 | 102篇 |
1997年 | 121篇 |
1996年 | 122篇 |
1995年 | 122篇 |
1994年 | 93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7年 | 4篇 |
1954年 | 1篇 |
1943年 | 2篇 |
1942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藏南康马地区奥陶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康马地区位于藏南拉轨岗日构造带南缘中部。康马“岩浆穹窿”(“变质核杂岩”)及其周围地层中的“拆离构造” ,是“藏南拆离系”(ChenZ ,etal,1990 ;B .C .Burchfiel,etal,1992 )研究的发源地之一。康马地区的冈瓦纳相二叠系 ,是藏南拉轨岗日构造带中唯一的代表性剖面。康马地区由此成为中外地质学者科考和研究的热点。但遗憾的是 ,长期以来 ,并未查明该区二叠系以下的变质构造地层的层序和时代 ,致使拉轨岗日构造带前石炭纪的地质演化史 ,几乎成为空白。康马地区二叠系以下的变质地层 ,最早由梁定益等(1983)笼统称… 相似文献
992.
借鉴医学CT发展起来的地学成像技术比常规物探方法具有更高的勘探精度和分辨率,文章介绍了该方法的特点、数学基础,并分别阐述了电磁波成像、地震成像和电阻率成像的原理,最后展望了地学成像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陈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2,52(5):1558-1574
青海驼路沟钴(金)矿床内发育一套浅变质海相火山-沉积岩系,该套火山-沉积岩系形成时代及构造属性存在争议。本文对该套地层中的绿泥绢云千枚岩样品进行了锆石LA-ICP-MS测年、Lu-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对其原岩沉积时代、沉积物源及基底构造亲缘性进行了探讨。年代学结果表明,该套浅变质海相火山-沉积岩系碎屑锆石最年轻的年龄组为433~412 Ma,加权平均年龄为(422.8±6.8)Ma,结合区域构造岩浆事件资料认为其原岩沉积时代上限为晚志留世。433~412 Ma年龄组的εHf(t)值为-2.02~5.47,平均为1.80,表明该组锆石的母岩主要为新生的地壳物质;其一阶段年龄为1 124~829 Ma,说明这些锆石的母岩浆来自Grenvillian期Rodinia超大陆汇聚时的壳幔相互作用。岩石地球化学结果显示,驼路沟千枚岩的原岩可能为一套泥砂质沉积岩,沉积环境为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其沉积环境与区域构造演化研究一致,即昆中洋于430 Ma左右俯冲结束,东昆仑地区开始进入板内伸展环境,而昆南地块南部地区于晚志留世进入被动大陆边缘环境。碎屑锆石U-Pb年龄谱...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997.
998.
北祁连山西段中元古代蛇绿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祁连山西段中元古代蛇绿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张招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毛景文杨建民左国朝吴茂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甘肃省地矿局地质科学研究所,兰州730000)关键词中元古代蛇绿岩北祁连山西段... 相似文献
999.
全国地质图书馆中文地学期刊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馆藏中文地学期刊进行统计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结构分析和读者利用与保障程度分析,揭示和评估馆藏中文地学期刊的现象,并提出期刊工作现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00.
东准噶尔贝勒库都克铝质A型花岗岩的厘定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初步研究表明,长期以来被认为S型花岗岩的贝勒库都克黑云母花岗岩应为铝质A型花岗岩.该岩体以富硅(SiO2=75.25%~76.67%)和碱(Na2O+K2O=8.08%~8.97%),贫镁(MgO=0.02%~0.18%)和钙(CaO =0.39%~0.89%),氧化指数变化较大(W=0.02~0.15)以及高FeOT/MgO比值(12.71~84.51,平均34.55)为特征.其K2O>Na2O,NK/A=0.86~0.95(平均0.92),A/CNK=0.97~1.02(>0.95),属偏铝-过铝质钙碱-弱碱性岩石.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上,岩石富Ga、Zr和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Nb、Sr等元素.10 000 Ga/Al比值(2.97~4.20)均大于A型花岗岩的下限值(2.6),明显高于I型和S型花岗岩的平均值(分别为2.10和2.28).在Zr、Ce、Nb对10 000 Ga/Al以及FeOT/MgO对(Zr+Nb+Ce+Y)、SiO2等A型花岗岩多种判别图上,投影点均落在A型花岗岩区,而与高分异的I、S型花岗岩明显不同.这些特征表明,贝勒库都克黑云母花岗岩与国内外铝质A型花岗岩(如福建沿海、东西准噶尔和澳大利亚Lachlan褶皱带铝质A型花岗岩)十分相似.在Nb-Y-Ce、R1-Ga/Al和R1-R2构造环境判别图上,显示出造山后花岗岩的特征.贝勒库都克铝质A型花岗岩的厘定,不仅对探讨卡拉麦里地区地壳物质组成及构造演化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还为我国新疆北部寻找与铝质A型花岗岩有关的锡矿资源开辟了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