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58篇 |
免费 | 2465篇 |
国内免费 | 235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19篇 |
大气科学 | 1575篇 |
地球物理 | 4972篇 |
地质学 | 5093篇 |
海洋学 | 685篇 |
天文学 | 104篇 |
综合类 | 828篇 |
自然地理 | 2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7篇 |
2023年 | 271篇 |
2022年 | 346篇 |
2021年 | 368篇 |
2020年 | 348篇 |
2019年 | 378篇 |
2018年 | 287篇 |
2017年 | 313篇 |
2016年 | 326篇 |
2015年 | 380篇 |
2014年 | 543篇 |
2013年 | 385篇 |
2012年 | 522篇 |
2011年 | 508篇 |
2010年 | 483篇 |
2009年 | 495篇 |
2008年 | 484篇 |
2007年 | 474篇 |
2006年 | 431篇 |
2005年 | 496篇 |
2004年 | 441篇 |
2003年 | 478篇 |
2002年 | 484篇 |
2001年 | 440篇 |
2000年 | 395篇 |
1999年 | 329篇 |
1998年 | 327篇 |
1997年 | 365篇 |
1996年 | 417篇 |
1995年 | 362篇 |
1994年 | 321篇 |
1993年 | 325篇 |
1992年 | 309篇 |
1991年 | 275篇 |
1990年 | 245篇 |
1989年 | 192篇 |
1988年 | 60篇 |
1987年 | 39篇 |
1986年 | 53篇 |
1985年 | 45篇 |
1984年 | 33篇 |
1983年 | 42篇 |
1982年 | 63篇 |
1981年 | 28篇 |
1980年 | 32篇 |
1979年 | 28篇 |
1977年 | 14篇 |
1975年 | 12篇 |
1974年 | 12篇 |
1954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理论地震图方法在地震震源过程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研究震源过程的细节,必须利用近场地震资料的高频信息,但是在应用Haskell矩阵法计算近场理论地震图时,格林函数的高频成分的数值不稳定性是计算宽频域理论地震图的一个基本困难。因此,目前仅有不超过10Hz的算例。本研究采用Haskell矩阵的一种新的分解组合形式,在数值计算时有效地避免了在计算过程中数值结果的溢出,实现了近场理论地震图的宽频域计算。同时,由于利用了矩阵运算中的解析关系,减少了运算的次数,从而提高了计算的速度。根据本算法建立的Fortran程序,在Univoc-1100计算机上进行了数值检验。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格林函数至少在0—40Hz频率域范围内仍保持良好的数值稳定性。本文给出的这种Haskell矩阵分解组合形式的矩阵元素简单,且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对于这种分解所包含的物理意义,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2.
文本提出用理论计算来消除复杂地形对视电阻率影响的方法。借助数学公式解析单元地形的线源畸变电场和点源畸变电场,计算并编制出量板,再将单元地形的视电阻率畸变曲线组合迭加,就能近似地取得复杂地形的改正曲线。文中举出实例,阐明了这种地形改正方法的应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64.
65.
根据波茨坦地磁场模型(POMME6.2),研究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周围地区地壳磁异常的空间分布、磁异常随高度的衰减特征.利用二维小波变换方法对地表磁异常进行分解,分析小波细节组合和逼近信号的异常特点.讨论磁异常与地质构造的联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壳磁异常分布相当不均匀.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龙门山—大巴山地区分布着较强的负磁异常;四川盆地为正磁异常,其他地区磁异常较弱.东构造结对周围地区磁异常有重要影响,它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壳磁异常都是在负磁或弱磁异常背景上,叠加着中短波长的正负磁异常.这些中小尺度磁异常由中、上层地壳磁性物质产生,走向与地质构造基本一致.沿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分布着清晰的弱磁异常带.龙门山断裂带、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是磁异常强弱过渡带.青蒇高原中部东西向的磁异常,在东构造结弧顶地区呈弧形分布.青藏高原中部和滇中地块带状、团状磁异常具有相同的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66.
利用浅水波正压环境流场切应变率对台风移动的影响,得到的结果是:在环境流场切应变率空间不均匀条件下,正切应变率引起的台风偏差路径比负切应变率引起的偏差路径要长,特别在正切应变率的区域,正切应变率要比相对涡度梯度对台风移动有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大巴山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秦岭南缘,以发育大规模的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为世人瞩目,其地壳尺度结构与构造特征对于理解扬子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的碰撞过程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深反射地震剖面和宽角反射与折射地震数据的约束,结合地质与钻井资料,通过重磁场分析拟合解释,对四川盆地北部—大巴山地壳尺度的构造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了地壳断面结构与构造模型.模型显示,四川盆地北部基底和沉积盖层变形差异较大,且上下地壳具有解耦性,上地壳向北延伸至紫阳断裂一带;而下地壳与上地壳拆离,向北延伸远至安康断裂一带.研究区莫霍面起伏较大,自南向北先加深后抬升,在大巴山下出现Moho的构造叠置,这种现象源于大陆地块(扬子克拉通)下地壳向大巴山—秦岭造山带下的俯冲.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西昆仑山下,即塔里木盆地下地壳向西昆仑山下俯冲,俯冲板片前缘出现Moho的叠置. 相似文献
68.
地质构造沉降是地壳的一个长期、缓慢运动过程。开展区域性地质构造沉降GPS监测研究,对地质调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高精度GPS高程测量在江汉~洞庭湖平原区构造沉降观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69.
材料状态对干砂小应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注能虚拟质量(EIVM)共振柱系统进行了干砂小应变特性试验,研究了有效平均正应力、土样密度、剪应变幅值以及荷载往复次数对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剪切模量随有效平均正应力与土样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阻尼比的变化规律则与之相反,并且有效平均正应力对干砂小应变特性的影响程度比土样密度的影响程度大得多;随着剪应变的增加,剪切模量越来越小,而阻尼比越来越大;荷载往复次数对剪切模量基本没有影响,而对阻尼比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