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5篇
  免费   1621篇
  国内免费   1167篇
测绘学   2740篇
大气科学   678篇
地球物理   3504篇
地质学   4126篇
海洋学   453篇
天文学   218篇
综合类   819篇
自然地理   645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39篇
  2022年   416篇
  2021年   476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525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327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609篇
  2011年   519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424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414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458篇
  2002年   494篇
  2001年   423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329篇
  1998年   271篇
  1997年   293篇
  1996年   277篇
  1995年   298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239篇
  1992年   249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48年   4篇
  1947年   4篇
  1945年   4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介绍了海洋技术研究所研制非自航式倾废航行数据记录仪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概述了仪器的组成、原理及工作流程,阐述了地面处理系统的功能,并对仪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2.
地学在近海渔业管理中的应用虽是个刚刚兴起的研究领域,但已向人们展示了它令人振奋的成果。通过分析地学成果的获取、表达及地球物理技术的进展情况,介绍了加拿大地学专家如何成功地将地学成果应用于指导近海渔业捕捞,以及如何利用地学知识评价不同捕捞器材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利用NASA提供的热带测雨卫星(TRMM)资料和NCEP/AVN模式的实况分析场研究了热带气旋“威马逊”(2002)的演变过程、结构和降水特征.对要素场及倾斜对流有效位能诊断分析发现,降水的分布和强度对热带气旋的发展有很好的指示作用.针对MM5的几种积云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数值试验,初步研究了各方案在热带气旋定量降水预报(QPF)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海洋地热流探测对海洋油气资源远景评价和构造地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海洋科学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详细分析了海洋地热流测量的基本原理,系统介绍了海洋地热流测量常用的布拉得型探针和艾文型探针的工作方式和测量方法,从加强理论研究、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测量效率及监控技术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海洋地热流测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5.
应用勘探层分析及石油资源专家系统对XH凹陷下第三系勘探目的层的三个勘探层烃资源量作出了综合预测,结果表明,凹陷内各勘探层,尤其是渐新统勘探层,烃资源量相当可观。提出在渐新统内的地层圈闭中可进一步作详细的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56.
57.
58.
南海南部约30 ka来沉积有机质的生物输入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对位于南沙海区的1962柱状样中的有机质进行了热解色谱分析,估算了沉积有机质中水生生物输入和陆源生物输入的变化情况,得出了两种输入的高分辨率的堆积速率曲线,并依此探讨了有关的古海洋事件。发现Younger Dryas、Heinrich及Bond周期事件在本海区皆有表现,说明“西太平洋暖池”在末次冰期是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介绍应用IBM微机实现走航实时水深及定位数据的自动采集系统。给出了联机系统方框图及采集、传送数据的程序流程图。并对IBM-PC/XT微机与测深仪之间的接口、数码转换和数据处理作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60.
北凯尔特海盆西北部3个NEE走向活化大断层系统向西北下降,制约着中生代3个半地堑的位置.断层的位置是根据下伏基底构造确定的.其年代为华力西期.该地区的华力西构造与局部构造相比较,显示出叠瓦状断层的一系列特征.这些中生代活化构造决定了该区半地堑盆地的位置和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