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3篇
  免费   541篇
  国内免费   640篇
测绘学   690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831篇
地质学   2317篇
海洋学   184篇
天文学   100篇
综合类   245篇
自然地理   18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0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地下管线的数据采集和建库是实现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本文提出了针对目前非开挖敷管数据三维数据采集和整理结合CAD进行三维成像的思路,与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实现地下管线的系统高效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22.
以蕴涵丰富地下水系统水循环信息的电性特征为线索,采用电测深法,在分析研究银川平原450 m深度内地下水系统的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对平原地下水水质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综合研究,为银川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3.
24.
地震瞬时属性分析技术在岩溶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地震瞬时属性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处理方法,分别对岩溶在地震剖面、瞬时振幅剖面、瞬时频率剖面、瞬时相位剖面上的表现特征作了说明.并结合实际资料进行多参数解释,进而确定地下岩溶的发育情况、分布范围和规模,同时对异常进行钻井验证,结果表明,地震瞬时属性分析技术比常规地震处理方法能更好地排除干扰,确定岩溶异常.  相似文献   
25.
杨光  周广华 《测绘工程》2008,17(6):49-52
针对城市综合地下管线普查全过程监理的应用问题,着重探讨全过程监理的总体思路、组织架构与制度保障,进而给出地下管线普查各阶段监理的技术方法与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通过对非开挖技术规划、管理方面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非开挖管理、评价系统的思想。经过分析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7.
张秀侠 《地下水》2008,30(5):78-79
分析关中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关中地区水资源利用中的的问题,从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提出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实行水库(群)联网调度;加强水污染防治,实行污水资源化;实施省内”南水北调工程”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8.
随着濮阳市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在国家紧缩"地根"的形势下,做好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尤为重要。今后各项建设要优先开发利用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重点在盘活城镇存量上下工夫,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29.
陕西关中盆地中部地下热水H、O同位素交换 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致远  王心刚  苏艳  余娟 《地质通报》2008,27(6):888-894
对关中盆地地下热水δ&18O和8D数据的研究表明:盆地中部西安、咸阳深部的地压地热流体发生明显的δ^18O同位素交换,并出现^2H同位素交换,表明热储流体发生了强烈的水岩反应,盆地周边及中部的非地压地热流体^18O交换则不明显。根据研究区^18O同位素的交换程度(用^2H过量参数d表征)和水化学资料,可将关中盆地热储流体分为循环型和封闭型热储流体2类。地热水埋深越大、滞留时间越长、TDS和温度越高、地质环境越封闭,18^O交换程度就越大。西安和咸阳地下热水分属于不同的地热系统,具有不同的补给来源。  相似文献   
30.
赵振宏  王冬  陶正平  李瑛 《地质通报》2008,27(8):1131-1137
地下水流系统和循环模式分析是研究地下水形成机理的基础,对正确认识和评价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高原在含水系统和众多地下水排泄区的控制下,形成了多个不同规模、不同循环深度、相互独立的地下水流系统。PACKER系统分层试验测定的不同深度水头的数据证明,鄂尔多斯高原地下水流系统存在托斯多层水流模式,区域性水流系统一般包含浅循环、中间循环和深循环3个循环系统。浅循环系统的发育深度在200m以内,深循环系统的发育深度大于40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