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21篇 |
免费 | 1665篇 |
国内免费 | 88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86篇 |
大气科学 | 1359篇 |
地球物理 | 874篇 |
地质学 | 2821篇 |
海洋学 | 1064篇 |
天文学 | 39篇 |
综合类 | 734篇 |
自然地理 | 129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206篇 |
2023年 | 278篇 |
2022年 | 348篇 |
2021年 | 369篇 |
2020年 | 332篇 |
2019年 | 350篇 |
2018年 | 233篇 |
2017年 | 193篇 |
2016年 | 248篇 |
2015年 | 302篇 |
2014年 | 442篇 |
2013年 | 388篇 |
2012年 | 431篇 |
2011年 | 429篇 |
2010年 | 396篇 |
2009年 | 380篇 |
2008年 | 435篇 |
2007年 | 373篇 |
2006年 | 325篇 |
2005年 | 316篇 |
2004年 | 245篇 |
2003年 | 217篇 |
2002年 | 196篇 |
2001年 | 232篇 |
2000年 | 183篇 |
1999年 | 181篇 |
1998年 | 175篇 |
1997年 | 142篇 |
1996年 | 142篇 |
1995年 | 132篇 |
1994年 | 123篇 |
1993年 | 89篇 |
1992年 | 90篇 |
1991年 | 59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3篇 |
1941年 | 1篇 |
193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字间山清水秀,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落实这一要求,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必须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积极探索城乡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加大以政府为调控主体的城市土地储备力度。 相似文献
83.
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延安组第V成因单元存在着多处铀异常,这对铀的后备战略基地建设有重要意义。从沉积学的角度重建了第V成因单元的沉积体系,识别出两种沉积体系,分别是位于研究区西北部的辫状河沉积体系和东南部的曲流河沉积体系。通过对铀异常信息的成功提取及平面编图,发现延安组中铀异常呈一个又一个具有自我中心的单元出现,且与曲流河沉积体系的关系密切:通常发育于河道分岔或转弯处;普遍发育于薄砂带(区),一般砂体厚度在30 m以下,含砂率小于40%;铀异常单元与厚煤层关系密切;主要赋存于粒度较细的岩性中,部分也富集于煤中,但铀异常最高值富集于中砂岩中。 相似文献
84.
为实现水土流失区植被遥感信息的准确提取,本文采用2007年ALOS 10 m多光谱影像,利用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和MSAVI,对福建长汀水土流失区马尾松林不同植被覆盖密度的3个实验区进行植被提取,并选用不同的土壤调节因子(L=0.25,0.5,0.75,1)做实验,将结果和以NDVI植被指数提取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提取效果及受土壤噪音的影响程度。实验表明,SAVI指数能提高水土流失区的植被提取精度。在中、低植被覆盖区,其提取的总精度比NDVI高出2%~7%,Kappa系数高出7%~18%;而土壤调节因子L的取值对植被信息的提取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随着L从0向1递增,SAVI提取稀疏植被的能力上升而探测阴坡植被的能力下降。总体来看,对于低植被覆盖和中等植被覆盖地区,可分别用SAVI(L取0.75)和SAVI(L取0.5)来提取植被信息,对于高植被覆盖区,仍可直接用NDVI进行植被信息提取;研究发现MSAVI在植被信息提取中并不具有特别的优势。 相似文献
85.
86.
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立地条件下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于2007-2011年对甘肃河西走廊中部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样方的调查,应用 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CCA)研究植物物种分布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荒漠绿洲过渡带丘间低地的植被盖度和Margalef、Simpson、Shannon-Wiener、Pielou指数值均最大,流动沙丘条件下最小;Hill多样性指数排序结果显示,随着土壤水分条件的变差,物种多样性同样表现出降低的趋势。按多样性从高到低的顺序,其相应的立地条件分别为丘间低地、缓平沙坡、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选取的土壤因子对过渡带植被分布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土壤含水量>pH值>全钾>有机质>速效氮>全氮>速效钾>全磷>土壤盐分>速效磷。土壤含水量和pH是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分布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前3个轴的环境解释率为98%,证明排序可信。 相似文献
87.
在杭州湾上海金山海域进行了真江蓠(Gracilaria verrucosa)栽培试验并在实验室内研究了温度、盐度和光照强度对真江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盐度和光照强度对真江蓠的生长影响极显著(P0.01)。真江蓠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适宜盐度为15~25;适宜光照强度在90μmol/(m2.s)左右。温度、盐度和光照强度对真江蓠生长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P0.05),三者的最佳组合为温度25℃、盐度20和光照强度90μmol/(m2.s)。海区栽培实验表明真江蓠可在杭州湾海域正常生长,全年平均特定生长率(RSG)为9.42%/d。 相似文献
88.
山东济阳帚状构造体系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本文阐述了济阳帚状构造体系的特点及其内部油气分布特征,并从济阳帚状构造体系的形成与演化的角度分析了该构造体系与油气形成与分布的关系,认为济阳帚状构造体系是多期旋扭复合作用的结果,它控制了油气的形成、运移和聚集,研究表明油气在帚状构造体系的撒开端富集,而在收剑端相对贫乏。 相似文献
89.
福建沙埕港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沙埕港2006年1月和4月冬、春季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和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并利用PRIMER统计软件中的PCA、BIOENV和RELATE程序探讨了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经鉴定共有浮游动物77个种类(含浮游幼虫15类 ).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是2个航次共有的优势种,桡足幼体在2个航次中也都占优势.与1990年调查相比,浮游动物丰度大幅下降,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已发生了较大改变.沙埕港的浮游动物大致可分为河口型类群、沿岸型类群和近海型类群.冬季航次浮游动物的平均总丰度为20.6 ind/m3,春季航次为92. 2 ind/m3,低于福清湾浮游动物同期调查结果.浮游动物总丰度分布均为由湾口向湾顶递减的趋势.春季的浮游动物总丰度和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冬季,冬季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呈现湾中、西部高,湾口、湾顶低的趋势,而春季浮游动物多样性分布比较均匀.经统计分析,影响冬季和春季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盐度、温度.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