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51篇 |
免费 | 1067篇 |
国内免费 | 69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33篇 |
大气科学 | 631篇 |
地球物理 | 555篇 |
地质学 | 1739篇 |
海洋学 | 420篇 |
天文学 | 110篇 |
综合类 | 229篇 |
自然地理 | 3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6篇 |
2023年 | 129篇 |
2022年 | 137篇 |
2021年 | 156篇 |
2020年 | 151篇 |
2019年 | 121篇 |
2018年 | 100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110篇 |
2015年 | 133篇 |
2014年 | 180篇 |
2013年 | 157篇 |
2012年 | 183篇 |
2011年 | 188篇 |
2010年 | 196篇 |
2009年 | 212篇 |
2008年 | 227篇 |
2007年 | 266篇 |
2006年 | 188篇 |
2005年 | 169篇 |
2004年 | 152篇 |
2003年 | 108篇 |
2002年 | 101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66篇 |
1999年 | 81篇 |
1998年 | 71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4年 | 3篇 |
1962年 | 3篇 |
1956年 | 2篇 |
1923年 | 2篇 |
192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无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不仅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使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本文认真总结与反思了汶川地震灾后抗震救灾实践的若干经验,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2.
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进力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能够迅速、 相似文献
53.
该文简单介绍MARS (Meteorological Archival and Retrieval System) 软件的架构及组成部分,并基于MARS软件,介绍了数值预报产品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通过在GRIB2数据段对应描述层次类型和气象要素的表格文件中定义新的层次类型和气象要素,在MARS软件解析GRIB2数据所需要查找的相关模板表格文件中定义气象要素对应的产品类型号、要素类别号、要素号、要素名称和要素名称缩写,说明GRIB2数据模板和代码表创建方法。以GRAPES模式产品GRIB2数据为例,实现应用MARS软件管理GRAPES模式产品GRIB2数据。结合存储管理TSM (Tivoli Storage Manager) 软件,研究开发MARS软件和TSM软件连接接口程序,实现数据的直接迁移和回调。以T639L60模式产品为例,通过测试检索性能,MARS软件检索数值预报产品速度超过当前国家级气象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检索速度1倍,说明MARS软件检索数值预报产品数据具有时效优势。 相似文献
54.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学科形成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学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37(2):209-215
人类由逐水而居到凿井取用地下水是人类文明史的一大转折。和地表水相比,地下水具有分布广泛、水质良好、变化稳定、便于利用、不容易受污染等优点,因此它是理想的供水水源。地下水本身既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一种地质营力、信息载体、生态环境因子和灾害因子。因此开展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动规律的研究,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工程技术、布局设计和实施等水文地质研究是一门关系到人类生活、社会需求和发展的重要学科。笔者着重论述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学科形成的历史是和人类社会的诞生、繁衍和发展紧密相关的。随着科学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该学科已从原来的基础学科逐渐向应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因此,今后在加强水文地质基础研究的同时,还应该十分重视满足国民经济需求和面向市场应用的研究。最后,从世界面临严重缺水和水污染的现实、科学发展的必然和国际学术组织和学者对地下水学科的重视,以及当前人才市场对该学科人才需求等方面指出,21世纪“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空间和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5.
试说中国陆内构造变形和其地球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陆内构造变形主要始于晚二叠世中国北方进入后海西地台发展时期。印支期末以至喜马拉雅期,随着特提斯洋的关闭,大陆范围也随即向中国南方和青藏地区增生和扩展。中国的陆内构造变形从后海西地台形成的准平原化阶段即已开始。但规模巨大的变形则发生于燕山构造旋回中期和喜马拉雅旋回。陆内构造变形的规模可分两个等级:一是覆盖整个中国大陆的,另一是局部的。前者两次改变了中国构造-地貌的整体面貌;后者则表现为造山、造盆和微陆块纵向或横向的逃逸,以及由此引起的造山或造盆。根据中国陆内构造变形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背景演化的关系分析认为,中国陆内构造变形主要是由周边洲级规模板块运动引起的,同时,随着地壳上部构造变形引发的地壳或岩石圈均衡调整,则使地下深处产生相应的构造响应。 相似文献
56.
圆柱螺线法是井眼轨迹计算中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在实钻轨迹监控、中靶分析和预测、井身质量评价等实际问题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但是当井段2个端点的井斜角之差或者方位角之差等于零时,圆柱螺线法坐标计算公式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才能正常计算;在井斜角之差或者方位角之差很小时,坐标计算会出现较大误差.对圆柱螺线法坐标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用一组计算公式统一处理井斜角之差或者方位角之差等于零和不等于零的情况,提高了坐标的数值计算的精度和稳定性.对圆柱螺线型井眼轨迹的平均井眼曲率的数值计算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使用高斯型数值积分公式计 相似文献
57.
IOD对ENSO影响中国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干扰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单纯"ENSO事件、"单纯"IOD事件以及有IOD事件伴随发生的ENSO事件对中国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ENSO事件、"单纯"IOD事件对中国夏季降水和气温均有显著影响,当El Nino年有正IOD事件同时发生时,我国北方地区水汽增加,华北降水偏少现象得到抑制,我国大陆气温有所上升;当La Nina年有负IOD事件同时发生时,北方地区的水汽减少,不利于华北地区的降水,我国大陆气温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8.
由于地物与地形模型分开建模等现实原因,地物模型与地形模型集成的时候会出现不匹配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地物与地形之间的空间依存关系,针对地物独立于地形和地物依赖于地形两种情况分别提出了地物模型与地形模型的匹配方案,并着重研究地物依赖于地形时的匹配方案与算法. 相似文献
59.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考点及分值可以看出,区域地理在高考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区域地理在高考地理中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命题中大量出现区域地理本身的知识。即世界和中国最基本的自然和人知识。从横向看包括位置、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和工农业、城市等人特征,从纵向看包括大洲地理、分区地理、国家地理及国家内部区域差异(主要指中国);二是在高考命题中以区域为背景考查涉及该区域的自然和人特征, 相似文献
60.
利用1961—2008年陕西78个气象站夏季 (6—8月) 降水资料、NCEP/NCAR位势高度场和风场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及相关分析方法探讨ENSO发展和衰减阶段对陕西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以期为陕西夏季降水的气候预测提供线索和依据。结果表明:陕西夏季降水异常对ENSO发展和衰减阶段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El Ni?o发展阶段和La Ni?a衰减阶段,陕西夏季降水偏少; El Ni?o衰减阶段和La Ni?a发展阶段,陕西夏季降水偏多; ENSO不同阶段对陕西7月降水影响最为显著。比较而言,El Ni?o事件对陕西夏季降水的影响更加显著。在El Ni?o衰减、La Ni?a发展阶段,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东亚夏季风偏弱,而在El Ni?o发展、La Ni?a衰减阶段,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偏东,东亚夏季风偏强,El Ni?o过程对东亚夏季风强弱的影响更加显著。ENSO发展和衰减阶段通过影响大气环流变化和东亚夏季风的强弱,进而影响陕西夏季降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