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1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361篇
测绘学   210篇
大气科学   420篇
地球物理   704篇
地质学   693篇
海洋学   437篇
天文学   220篇
综合类   163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通过对近51 a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区4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进行等权平均取值,采用气候倾向率和小波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近51 a降水变化趋势及周期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降水量以20世纪80年代为最少,2000年后年降水量与20世纪90年代和60年代基本持平。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年代际变化与年降水量的变化基本一致。近51 a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显著。年降水量存在准3 a、8—11 a和30 a的周期,以准11 a周期最为突出。降水量变化以春季增长趋势最显著,可在干旱季补充土壤水分,减轻风沙化土地的发生发展。秋季和冬季增长趋势不明显,夏季降水量呈减小趋势。就季节降水变化的时间尺度和周期性而言,2007年后四季降水表现为,春季在20—30 a时间尺度上将处于偏高期,夏季在8—12 a时间尺度上将处于偏低期,秋季在8—12 a时间尺度上将处于偏低期,冬季在20—30 a时间尺度上将出现向降水偏高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252.
The first leading modes of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low-level circulation over the North and South Pacific are the Northern Oscillation (NO) and Southern Oscillation (SO),which are oscillations in sea level pressure anomalies (SLPAs)betwee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Pacific Ocean.The second leading modes are the 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 (NPO) and the Antarctic Oscillation (AAO),which reflect oscillations between the subtropics and the high and middle latitudes.The transition chains of these four oscill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The general pattern of the transition chain between the NO and NPO was from the negative phase of the NO (NO-) to the positive phase of the NPO (NPO+),then from NO+ to NPO-to NO-.The whole transition chain took about 4-6 years.The general pattern and period of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SO and AAO were similar to those between the NO and NPO.In addition,the transition chains between the NO and NPO,and the SO and AAO,were almost simultaneous.The transition chains of the four oscillations were found to be closely connected,with the eastward propagations of SLPAs occurring along both sides of the Equator.  相似文献   
253.
用南亚高压和西太副高的周期关系做多雨时段的预报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赵改英  刘冰  齐收金 《高原气象》2000,19(2):172-178
对100hPa南亚高压的振荡指数及500hPa西太平洋副高的强度指数、西进指数进行了谱分析,着重考察了5天到一个月的振荡周期。通过分析得出,南亚高压的显著周期主要是准两周周期,西太平洋副高的显著周期主要是准一周周期,其次是准 两周周期;在多数情况下,南亚高压东进比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加强提前1 ̄2天;南亚高压的显著周期与西太平洋副高的显著周期叠加时,陕西地区可出现多雨时段。  相似文献   
254.
京珠高速许漯段路基干拌水泥碎石桩加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拌水泥碎石桩是一项施工快速、不开挖路基的新型加固技术。针对京珠高速公路许漯段出现大量路基病害,采用此桩型进行加固处理。试验桩长为5.0 m,成孔直径为150 mm,间距为1.0 m×1.0 m,每层虚填料为25 cm,夯距为1.0 m,用120 kg重锤,分别对每层夯实10、8、7击的3根桩进行载荷试验,然后对每层夯实8、7击的2根桩进行重Ⅱ型动力触探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每层夯7击,单桩极限承载力达400 kPa,效果最优。通过地质雷达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对比分析加固前后路基土体变化,加固后路基不均匀变形减小,土体有效重度增加,含水率有所减少,桩体的吸水排水效果明显,桩的夯实挤密作用良好,路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得到改善。经过桩加固后1年运行观测,加固后路段没有再次出现翻浆、叽泥等病害,表明此桩型加固高速公路路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55.
18层住宅楼建在天然地基中的含淤泥土层上, 地基采用振冲法处理。通过对各楼不同层位处的载荷试验和主体施工中的沉降观测得出: 较厚淤泥层上的高层建筑地基采用振冲法处理可以取得经济可靠的效果; 加大振冲器功率可使基础沉降效果明显减小; 振冲桩复合地基中附加应力扩散现象随软土层上部相对硬层强度增加而增加, 但以上部土层厚度影响为主; 对于筏板基础, 载荷试验曲线初段受深度影响不能真实反映复合地基的压缩性。  相似文献   
256.
灰色预测模型在径流长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基于灰色系统的建模理论,利用河西地区有关河流的径流观测资料,建立了一个GM(1,1)残差序列周期修正径流预测模型,并用于春旱缺水期3~6月河流来水量的长期预报,经生产部门验证,准确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257.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及其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李栋梁 《高原气象》2006,25(6):975-982
利用1958—2006年日喀则和玉树观测的历年各月平均地面(0 cm)温度和气温(百叶箱)资料,采用新量纲重新计算并续补了48年的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存在后延1~2个月的显著相关,干季具有较好的持续性。除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外,总体表现出春、夏季由弱变强,秋、冬季由强变弱,且具有稳定而显著的准11年和17年周期。持续的太阳黑子数偏少对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指示性;太阳黑子周期长度(SCL)变长(太阳活动减弱)时,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减弱。通过初步分析认为,太阳活动是引起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58.
以宝成铁路陕西段沿途5个代表站汛期逐日降雨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趋势分析法和突变分析法对1961—2010年降雨特点进行分析,并采用小波分析法对其未来演变趋势进行预测,为宝成铁路水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等级降雨日和降雨量及区域平均降雨日和降雨量均随年代减少,20世纪90年代出现减少的突变;各级降雨日和降雨量及区域平均降雨日和降雨量自北向南逐渐增多,除凤县和略阳外,降雨日和降雨量年际间均表现出一致的减少趋势,广元站减少趋势较显著;小雨和中雨以年际震荡为主,大雨及以上降雨以年代际震荡为主;区域平均降雨量震荡周期与大雨及以上降雨量较一致,区域平均降雨日震荡周期与中雨较一致;未来小雨、大雨及以上和区域平均降雨日及降雨量将持续偏多,中雨降雨日及降雨量将先偏少后偏多。  相似文献   
259.
利用Morlet小波对时间序列进行连续小波变换,采用交叉小波变换方法,分析河南省近55年温度与北极涛动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温度距平以及北极涛动指数序列中都存在着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分量,并且各周期分量的强度不同,同时研究了河南温度距平与北极涛动指数之间2~4、8、16以及20~40年周期尺度的相关振荡及各尺度上的时频特征.  相似文献   
260.
水库滑坡约束条件影响其运动过程的几何形态,是滑坡涌浪预测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探究约束条件对滑坡涌浪特征(波高、波幅与周期)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开展了54组滑坡涌浪室内模型试验,并基于统计学理论对约束散体和半约束散体的涌浪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涌浪波周期基本不受滑体约束条件的影响;而半约束散体模型的波高和波幅小于约束散体的波高和波幅,半约束散体的初始涌浪波高约为约束散体的0.95倍,半约束散体模型的最大波峰波幅约为约束散体模型的0.9倍。因此,在开展滑坡涌浪快速预测时,虽然滑体入水形态与破坏前形态差异巨大,但基于滑坡初始几何形态参数对其初始涌浪波高和最大涌浪波幅的预测结果是偏安全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更准确地预测水库滑坡涌浪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