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9篇
  免费   1671篇
  国内免费   1499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537篇
地质学   8980篇
海洋学   651篇
综合类   456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351篇
  2000年   371篇
  1999年   422篇
  1998年   359篇
  1997年   353篇
  1996年   405篇
  1995年   353篇
  1994年   373篇
  1993年   288篇
  1992年   292篇
  1991年   280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18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8篇
  1958年   5篇
  1948年   6篇
  1945年   5篇
  1943年   8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须家河组超压演化与流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盆地超压体系是油气勘探与开发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地质流体的运移和聚集,更为勘探带来安全隐患。以实测地压和油田水化学数据为基础,对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须四段和须二段现今地层水矿化度与现今压力系数关系进行比较,结合地层水特征系数和阴阳离子关系,综合前人研究结果,对须四段和须二段压力演化史与地层水演化过程进行分析,考察川西坳陷须家河组超压系统演化与地层水演化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须家河组超压发育与地层水具有密切的联系:(1)须家河组储层段压力分布范围较广,在弱超压至超强压之间,须二段属于中超压而须四段属于超高压,平面分布中须二段探测井中矿化度随压力系数增加而减少,须四段则相反;(2)在压实过程中,由于流体排驱受阻导致"欠压实"超压的产生,随着超压的不断积聚,局部出现裂缝,导致地层水更加强烈的混合作用和运移;(3)生烃作用导致自生压力增大,地层水离子水岩作用强烈,造成流体包裹体与现今地层水离子成分分异;(4)构造挤压抬升过程中,须四段裂缝不发育,压力进一步升高,须二段则产生泄压,出现了凝析水和水侵现象,造成须四段和须二段现今地层水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52.
本文通过夯管锤成功穿越卵石地层的实践案例,探讨夯管锤技术在卵石地层穿越中的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应对措施,进而简要分析了夯管锤技术在复杂地质环境中穿越的成功路径,比较了夯管锤技术与顶管技术的应用范围效果。  相似文献   
53.
针对火山岩风化壳地层型油气藏强非均质性,评价预测难度大,勘探成功率低等难题,本文采用重磁电剥层处理、沿层延拓信号增强反演方法有效顶测区域火山岩分布;建立风化淋滤剥蚀后不同岩石组合的不完整火山机构和形态识别模式,利用相干体和振幅分析等方法有效识别火山岩目标;在建立单次火山喷发岩石序列及储层分布模式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次生溶...  相似文献   
54.
湖南省板溪群现场考察会考察纪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5.
地层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及中国地层学可能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鸿祯 《地层学杂志》2006,30(2):97-102
对地层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地层分类、国际地层表的建立、全球地层标准剖面及剖面点进行了讨论。在各种地层分类体系中,年代地层学和岩石地层学是分类中的主体,其他系统都居于补充或从属的地位。国际地层表是地质学的基本文件和地学研究的主要参照,其建立的基础应是地史上关键性地质事件的记录,其方法应是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前寒武纪与显生宙划分的建立标准应是一致的。国际地层委员会制订的GSSP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所定点位不够稳定,点位以外无法对比,在实践上和认知上都有不足。可考虑用多学科综合研究,寻觅接近等时的物理界面取代剖面点作为地层界面。在中国地层研究方面,以三次全国地层会议为准,分阶段概括论述了半世纪以来做出的主要成果。对今后中国地层研究的可能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主要是:应从系统论、整体观和复杂性观点的高度开展多学科的融合,共同解决地层的时空关系和划分对比等复杂问题;应当扩大服务面和扩展研究面,着重开展以古环境和古气候为中心的地层研究,协助解决与经济建设中的资源与环境两大主题有关的地质课题;制订2008年后的中、长期规划,改进GSSP程序,持续完善《国际地层表》这一永恒任务;开展高分辨率、高精度地层学研究,建立融合及协调多种分支学科的综合地层学;扩大地层学对整个地球科学的服务,使中国地层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56.
系统介绍湖北宜昌陈家河剖面下奥陶统分乡组和红花园组的几丁虫分布发育特征,将分乡组和红花园组的几丁虫自下而上划分为Lagenochitina destombesi带和Euconochitina symmetrica带,阐述了几丁虫组合特征,并与国外同期几丁虫生物带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7.
58.
锶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随着锶内位素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和海洋锶同位素的深入研究,锶同位素地层学已成为判别与海相层序相关的各种沉积环境的强有力工具,并且锶同位素对诸如物质来源、大陆风化作用和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9.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上古生界层序特点与岩相古地理演化规律,利用周缘野外露头和盆地钻井测井相特征,分析层序界面、体系域界面的岩性、古构造及海侵方向变化特征,总结层序发育特点与岩相古地理演化规律。结果表明: 不同风化序列的区域性不整合面及海侵方向转换面为二级层序界面,区域性海退面、下切冲刷面及陆上暴露面为三级层序界面; 潮间带砂坪及近岸相海侵含砾砂岩顶为海侵面,最大海侵面发育灰岩、泥页岩及煤层,是海侵体系域与高位体系域分界面; 上古生界包括二级层序2个: MSQ1、MSQ2,三级层序6个: SQ1、SQ2、SQ3、SQ4、SQ5、SQ6,其中SQ1—SQ2发育水进体系域与高位体系域,不发育低位体系域,SQ1为潟湖—障壁海岸沉积体系,SQ2为泥炭坪—泥坪相潮坪沉积;SQ3—SQ6发育完整的低位—海侵—高位体系域,SQ3发育区域性海退进积海陆过渡相三角洲沉积,SQ4早期为低位体系域下切冲蚀砂体,晚期沉积古环境由温暖湿润还原环境演变为炎热干燥的氧化环境,SQ5—SQ6早中期为氧化环境三角洲沉积,SQ6晚期为高位体系域具海侵夹层的潮坪相沉积。研究为鄂尔多斯盆地及其他盆地层序与岩相古地理演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大别山前寒武纪变质地体基本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隆康  游振东 《地质论评》1994,40(3):265-273
本文以新城-圻春断裂为界将大别山前寒武纪变质地体划分为华北陆块南缘和场子陆块北缘两个次级变质地体,两个次级地体不仅在地球物理,构造变形方面明显不同,而且在物质成分上有显著差异,它们有各自独立的变质地层系统,遭受了不同类型的变质作用,有完全不同的岩浆活动图象,上述差异均可指示华北,扬子两古陆碰掸对接时扬子陆块北缘向北俯冲至华北陆块南缘之下,这可能包括两次合作用,从元古代开始至中生代最终结束的长期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