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深水风浪破碎发生率与风速和风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于渤海中部采油平台测得的数据,结合实验室的测量,提出一种深水风浪破碎发生率与风速和风区关系的经验公式,与现已发表的少量海上测量结果相比较,此式符合良好。利用此式较好地解释了风浪破碎起始风速问题。  相似文献   
82.
假定地震是随机点过程的实现,并且全部地震的震级分布都遵从b为常数的古登堡-里克特定律,通过传染性模型,我们对地震的时空发生率密度进行了模拟。发生率密度是通过两项求和计算的,一项代表独立或者说自发的活动性,另一项代表由先前地震诱发的活动性。第一项只与空间有关,而第二项依赖于三个因素,包括已发生地震的震级、时间和位置。本文中,对时间项我们使用修正后的大森定律,重点研究震级和空间项。对于每一项,我们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假设,并且根据1987年到2000年意大利仪器记录地震的目录,分别找出了各自的最大似然参数。对2001年纪录的地震活动性计算了各自的可能性并进行了比较,这为找到最佳模型提供了一个途径。对各种假设进行蒙特卡罗模拟,由此来评估我们选择的假设的可信度。我们的研究表明,对于空间分布,反向幂密度函数比正态密度函数更可靠,而余震发生对于震级的尺度不变性假设可以在高可信水平上被拒绝。最终的模型适宜于在真实环境中计算地震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83.
根据弹性回跳理论,有些断层上的大地震复发具有准周期性.强震的发生会对断层上大地震的复发周期产生影响.利用布朗过程时间(BPT)模型能够定量计算出一次强震对同一断层上大地震复发的延后时间.本文对断层上的强震对大地震发生率的改变量进行了研究,并以鲜水河断裂的几次地震为例,将由BPT模型计算的强震对大地震发生率的改变量与由库仑破裂应力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的研究表明,对于强震对大地震发生时间的延后幅度,使用BPT模型和库仑破裂模型计算的结果差别不大.周边强震对断层状态的加载使大地震复发时间的提前幅度可由BPT模型和库仑破裂模型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实震例相符.2014年11月22日康定M6.3级和M5.8级地震使鲜水河断裂带乾宁—康定段的大地震复发期望时间延后了36年,使磨西断裂的大地震复发期望时间提前了9年,从公元2086年提前至公元2077年.  相似文献   
84.
活断层定量资料在大震年发生率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震年发生率的评定在地震区划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由于大震复发行为的复杂性,目前尚未建立合理的大震复发模型。本文通过美国地震区划图的截断G—R关系模型和特征地震模型组成的混合模型,利用活断层地质定量资料(滑动速率、古地震等)评定了大震的年发生率。结合我国的地震构造环境特征和资料的精细程度,将以上方法加以修正,并选择典型断裂进行了计算,同时还把计算结果与我国第三代、第四代地震区划图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85.
马禾青  杨明芝  李春贵 《地震》2008,28(1):57-64
对区域小地震发生率和累计次数的变化进行了理论解释, 可以得到小地震的发生率和累计次数与区域应变能量积累速度呈正比, 并且发生率取不同值及累计次数曲线斜率产生变化时, 区域应变能量的积累状态不同。 并针对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的不同小区域计算了小地震的累计次数及发生率, 表明在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前, 区域小地震累计次数曲线斜率及发生率均会发生变化, 显示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前, 其区域应力状态会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6.
龙门山断裂带上的汶川地震摧毁了四川的几座城市,夺去了69000多人的生命。计算结果显示,该地震可能使部分鲜水河断裂、东昆仑断裂大部以及部分岷江断裂应力增加了0.2~0.5bar,更加接近破裂状态。这3条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活动断裂带均在离汶川发震带150-400km的库仑静应力影响范围内。由于部分受力断层上的应变累积至少已有一个世纪之久,最近的汶川地震有可能触发或加速这些断层带上新的7级以上强震的发生,从而可能造成从四川省康定至道孚、青海省玛沁至甘肃省洛大以及邻近区域的强烈震动。本文利用由计算得到的汶川地震引起的应力变化以及过去10年观测到的背景地震发生率,对该地区在未来10年内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概率以及可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在未来10年内发生M≥6级地震的概率为57%~71%,发生M≥7级地震的概率为8%~12%,是汶川地震前发震概率的2倍。  相似文献   
87.
农业天气风险与中国农村贫困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天气风险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产生日益严峻的破坏性影响,导致一部分农村人口致贫或因灾返贫。利用1978—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天气风险与我国农村贫困的关系。研究表明,贫困发生率与成灾面积占播种总面积的比例及农业GDP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呈正相关关系;贫困发生率与有效灌溉面积及农民人年均纯收入呈负相关关系。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降低农户脆弱性、增强农民的抗灾能力以缓解贫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8.
东北地震区b值和地震年平均发生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震级和频度关系式中的b值和地震年平均发生率是表征一个地区地震活动性的重要参数,也是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不可缺少的计算参数。本文根据当前的地震目录,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给出了东北地震区的b值和地震的年平均发生率。该研究成果对在本区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地震预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