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测绘学   285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130篇
地质学   560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212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取自大别造山带北缘(北淮阳地区)古生代主要构造一地层岩片中变碎屑岩和碎屑岩的一组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与相关资料显示,从早古生代到泥盆纪,再到石炭纪,龟山组、南湾组—佛子岭群和石炭系三个岩片中的碎屑岩类,存在稳定的沉积物源区,源区组成可能相当于北秦岭构造单元中古元古代的秦岭群及秦岭群组分沉积再循环的部分。沉积组分成熟度由高到低和源区剥蚀性质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指示三个岩片代表了华北、扬子两陆块在古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中,主动大陆边缘一侧一系列构造事件中“俯冲后期-对接-碰撞前奏”的三个片断。这些论证显示,大别造山带北缘不同岩片沉积构造环境和演化的进程完全可以与北秦岭构造单元南部对比,大别造山带北缘应是北秦岭构造单元的东延部分。  相似文献   
902.
阿尔金超高压(>7 GPa)片麻状(含)钾长石榴辉石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良 《中国科学D辑》2005,35(2):105-114
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表明, 阿尔金英格利萨依一带片麻状(含)钾长石榴辉石岩中的粗粒石榴子石出溶单斜辉石和金红石. 统计石榴子石出溶的单斜辉石的面积比最高>5%, 重建出溶前该石榴子石(Grt1)单位分子式中的Si值高达3.061, 为含Na的超Si-石榴石或含有majorite分子的石榴子石. 依据石榴子石含辉石摩尔体积压力计和majoritic-石榴子石 Si-(Al+Cr)压力计估算其峰期变质压力>7 GPa, 利用三元碱性长石温度计和钛铁矿-磁铁矿固溶体的实验资料获其形成温度约1000℃. 同时, 结合其原岩具有板内基性与中性火成岩及其可能是源于大陆岩石圈地幔的基性岩浆演化产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以及与其伴生的超高压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的发现和超高压含石榴子石花岗质片麻岩的研究, 不仅证明区内超高压岩石的形成是陆壳深俯冲作用的产物, 而且表明这种深俯冲可能达到>200 km的地幔深处. 这对深入探讨阿尔金乃至中国西部碰撞造山带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03.
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表明,阿尔金英格利萨依一带片麻状(含)钾长石榴辉石岩中的粗粒石榴子石出溶单斜辉石和金红石.统计石榴子石出溶的单斜辉石的面积比最高>5%,重建出溶前该石榴子石(Grt1)单位分子式中的Si值高达3.061,为含Na的超Si-石榴石或含有majorite分子的石榴子石.依据石榴子石含辉石摩尔体积压力计和majoritic-石榴子石Si-(Al Cr)压力计估算其峰期变质压力>7GPa,利用三元碱性长石温度计和钛铁矿-磁铁矿固溶体的实验资料获其形成温度约1000C.同时,结合其原岩具有板内基性与中性火成岩及其可能是源于大陆岩石圈地幔的基性岩浆演化产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与其伴生的超高压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的发现和超高压含石榴子石花岗质片麻岩的研究,不仅证明区内超高压岩石的形成是陆壳深俯冲作用的产物,而且表明这种深俯冲可能达到>200km的地幔深处.这对深入探讨阿尔金乃至中国西部碰撞造山带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04.
粤西片麻状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历来争议很大,主要有混合岩、同构造花岗岩、花岗片麻岩之争.对于构造的作用机理,更多的人用近水平剪切作用来解释.笔者在1/25万阳春幅、阳江幅区域地质调查中,通过对云开地块变质深成岩中透入性面理和线理及其应变分级的详细填连,认为云开地块核部片麻理组合型式是卵形构造与线性活动带的复合,提出了大陆韧性走滑深层剪切变形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905.
通过对金水口片麻状富铝花岗岩中锆石的宏观形态特征和微区Raman光谱特征的研究发现,该套片麻状花岗岩中的锆石主要有2种类型:颗粒较小的简单锆石和颗粒较大的复杂锆石。复杂锆石由3部分组成:细小的残留核、浅色部分和褐色部分。简单锆石和复杂锆石核部残留锆石均为变质成因;复杂锆石的浅色部分和褐色部分均为岩浆锆石。结合锆石Raman谱线研究结果,对金水口片麻状富铝花岗岩已有的锆石U-Pb年龄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认为390-414Ma可能代表了复杂锆石的浅色部分或褐色部分的岩浆锆石的形成时代,而1600-1800MaW能记录了复杂锆石核部变质事件的时代。  相似文献   
906.
许建民  刘金林 《河南测绘》2007,(2):13-13,18
一、概述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和地面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测量用户还应有卫星接收设备。 (1)空间卫星群:GPS的空间卫星群由24颗高约20万公里的GPS卫星群组成,并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各平面之间交角为60°,轨道和地球赤道的倾角为55°,卫星的轨道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这样可以保证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地平线以上可以接收4到11颗GPS卫星发送出的信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907.
LPS模块是ERDAS公司与Leica公司在原有的IMAGINE OrthoBase基础上进行改进后的产品。LPS将正射的过程进行了流水线式的梳理。本文以航空遥感所获得的数字图像为例,介绍了应用LPS模块进行数字图像正射校正处理的操作流程,并指出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对航空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08.
李为民 《河南测绘》2007,(1):12-13,17
像片调绘是根据地物在像片上的构像规律,在室内或野外对像片进行判读调查,识别影像的实质内容,并将影像显示的信息按照用图的需要综合取舍后用规定图式的符号加上注记内容在像片上表示出来。对于像片上没有显示而地形图又需要的地物,要用适当的方法补测描绘到像片上(通称补调),最终获得能够表示地面地理要素的调绘片。更新调绘是在原有成图信息的基础上,为适应新时期用图需要,依据新近获取的像片资料,对成图要素进行更新、补调,使其具有更强现势性的调查与描绘。  相似文献   
909.
迟玉亮 《探矿工程》2007,34(3):51-53
在壳牌石油公司油页岩资源项目钻探施工中,针对复合片钻头产生滑槽式的研磨回转而出现憋泵、糊钻、烧钻、进尺慢等问题,研制了奇偶齿鱼脊式聚晶钻头,并设计了合理的水路系统,与复合片钻头相比钻进效率成倍提高。  相似文献   
910.
造山带及变质岩区构造岩片多重分解综合复原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城民  张启跃 《云南地质》2001,20(3):314-322
通过1:25中甸县幅、贡山县幅区调实践,初步认为:造山带及变质岩区填图,可采用“构造岩片多重人解综合复原法”。研究途径和技术路线为:以当代先进的构造变形、变质作用理论为指导,从划分构造岩片入手,对构造岩片进行多重分解。在分别查明各构造岩片的物质组成、生成时期、形成环境及原始位态的基础上,进行构造岩片的逐级组合与综合复原,揭示造山带的形成机制及大地构造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