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千岛湖     
《国土资源遥感》2006,(3):14-14
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杭州西郊淳安境内,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这座水库建于上世纪50年代,水库坝高105m,长462m;水库长约150km,最宽处达10余km。千岛湖湖区面积573km^2,平均水深34m,湖中拥有形态各异的大小岛屿1078座。湖边山上及湖中岛屿都覆盖着茂密的植被,不见土,不露石,青山翠屿,无限生机。由于湖中岛屿众多,港汉交错,游艇各自穿行于不同的航道,互不相扰,似乎万顷一舟,极尽游目聘杯之乐。  相似文献   
12.
滕玲 《地球》2019,(7):34-41
"我们的旅程从西北端的高原开始,然后深入高山峡谷,发现举世无双的人间仙境,翻越雪山,随滔滔江水,去见识一座奇迹般的古代工程……"不久前,暌别两年回归的高分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二季在中央9套纪录频道正式播出,每集50分钟的云霄旅程,再次带领我们来了一场壮阔非凡的天际遨游。风光秀美的千岛湖、九曲黄河的第一湾、势恢宏的港珠澳大桥、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心……《航拍中国》第二季在创作上总体延续了第一季的基调和风格以及地点布局.  相似文献   
13.
千岛湖水温垂直分层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热力分层及热力循环深刻影响深水湖泊生态系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湖泊热力过程会发生显著变化。作为深水水库型湖泊,千岛湖的热力过程与水环境的变化紧密相连,为了分析千岛湖水体水温、湖泊热力分层参数(温跃层深度、厚度和强度)的分布,探讨温跃层深度与水温、水体透明度以及水深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2014年7月份与2015年5月份对千岛湖全湖60个采样点的水体理化指标的垂向分布调查数据,计算得到千岛湖热力分层参数,进而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千岛湖水体水温垂直分布呈现正温分布,春夏季全湖范围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温度分层现象,温跃层深度、厚度和强度均从上游河口向下游敞水区逐步增大,这种空间变化的趋势在7月份比5月份更显著。水温、透明度和水深是影响温跃层深度的主要因素。夏季湖泊热力分层稳定期温跃层深度与表层水温(0—2m)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透明度和水深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淡水湖库及其所属流域蒸散发演变特征,以及气象因子对蒸散发的影响规律。以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淡水人工湖和重要的水源地——千岛湖为研究对象,采用Penman-Monteith等方法与WEP-L分布式水文模型,分别计算千岛湖流域1960—2020年潜在蒸散发(ET0)与实际蒸散发(ETa),分析二者年际变化趋势及突变年份;采用偏微分方法分析气象因子对ET0的敏感性和贡献度;采用归因分析法分析突变前后气象因子对ETa变化的贡献度,并利用蒸发表面水分指数(EM1)解析流域蒸发互补关系。结果表明:ET0与ETa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021.7和857.5 mm,整体皆呈减少趋势,倾向率分别为-0.77和-1.03 mm/a,二者均在1980和2000年左右发生突变;ET0对相对湿度变化最为敏感,ET0增加的月份主要是由于相对湿度、平均气温的正贡献,风速呈负贡献但相对较小,ET0减少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测绘》2011,(6):86-86
日前.由浙江省第一测绘院编制的《自行车运动指南图——环千岛湖》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千岛湖风景区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现状出发,对区域内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及污染源现状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归纳,总结了千岛湖区域的生态风险,提出该区域的生态风险管理目标,最后从农林、城镇、工业、旅游、外来生物、灾害、流域、生态工程技术和综合管理9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区域生态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10年7月对亚热带特大型水库——新安江水库湖泊区水体的垂向物理、化学参数以及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观测研究,并应用Water-PAM对水体浮游植物垂向光合作用参数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夏季该水库湖泊区在水下10~20 m处形成明显的温跃层,垂向pH值、溶解氧及浊度的变化同叶绿素a浓度呈现高度一致;夏季浮游植物群落以硅藻占绝对优势,水体表层以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为主,表层以下其它各层均以巴豆叶脆杆藻(Fragilaria cro-tonensis)为绝对优势种,垂向分布表现为5~10 m区间为浮游植物高密度区域,温跃层以下浮游植物密度显著下降,水温分层可能是决定浮游植物垂向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浮游植物最大光合效率从表层向下层逐步降低,实际光合效率最大值出现在垂向10 m区域.  相似文献   
18.
千岛湖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为了解千岛湖在大量放养鲢鳙鱼后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文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千岛湖叶绿素a及其他10个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每月定期采样及监测.结果表明:上游河流区和过渡区叶绿素a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共同特点是每年会形成春季和夏末秋初的双高峰.叶绿素a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  相似文献   
19.
应用实测光谱估算千岛湖夏季叶绿素a浓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依据2010年8月的实测数据构建了千岛湖水体夏季叶绿素a浓度的实测光谱数据估算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利用ASD FieldSpec3野外光谱仪获取高光谱数据,计算水体离水辐亮度和遥感反射率.通过寻找反演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高光谱敏感波段,采用单波段相关分析、波段比值、微分光谱、三波段模型、BP人工神经网络等多种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与单波段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不大;596 nm和489 nm波长处反射率比值、545 nm处光谱一阶微分与叶绿素a浓度均呈较显著相关,估测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82、0.590,RMSE分别为0.89、1.98μg/L;三波段模型的反演结果优于传统的波段比值和一阶微分法,R2为0.838,RMSE为0.71μg/L;神经网络模型大大提高了叶绿素a浓度的反演精度,R2高达0.942,RMSE为0.63μg/L.本研究为今后在千岛湖水域的夏季相邻月份进行叶绿素a浓度大范围遥感反演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余允乾 《浙江地质》2008,(10):58-59
在秀丽的千岛湖畔。有一个猕猴王国——猴岛。它坐落在烟波浩淼的中心湖区,距淳安县城10公里处,由大小十几个翡翠似的岛屿组成。总面积1456亩。这里四周碧水相环,形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布局,岛上林木葱郁,野果丛生,成了猕猴的乐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