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82篇 |
免费 | 362篇 |
国内免费 | 75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89篇 |
大气科学 | 233篇 |
地球物理 | 252篇 |
地质学 | 1694篇 |
海洋学 | 445篇 |
天文学 | 41篇 |
综合类 | 265篇 |
自然地理 | 2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115篇 |
2022年 | 139篇 |
2021年 | 143篇 |
2020年 | 122篇 |
2019年 | 142篇 |
2018年 | 108篇 |
2017年 | 121篇 |
2016年 | 102篇 |
2015年 | 139篇 |
2014年 | 197篇 |
2013年 | 119篇 |
2012年 | 175篇 |
2011年 | 159篇 |
2010年 | 147篇 |
2009年 | 149篇 |
2008年 | 147篇 |
2007年 | 131篇 |
2006年 | 130篇 |
2005年 | 121篇 |
2004年 | 104篇 |
2003年 | 93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81篇 |
2000年 | 91篇 |
1999年 | 88篇 |
1998年 | 78篇 |
1997年 | 79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66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57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5年 | 3篇 |
1944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192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台湾南湾区秋末冬初海樽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2001年11月2--3日和12月8--10日在台湾南湾12个测站分别用2种圆锥形浮游生物网(长180cm,网口直径45cm,网目333μm或200μm)采集表层和底层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南湾浮游海樽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其鉴定海樽类16利,其中7种为台湾周围海域新记录。东方双尾纽鳃樽和小齿海樽为优势种。南湾海樽类的种类数及个体数量均以12月多于11月。讨论了水文条件与海樽类时空分布的关系,认为外海高盐水团足南湾冬季海樽类生态特征的主要制约因子。典型的高温高盐种大西洋火体虫、长吻纽鳃樽、安纽鳃樽、多手纽鳃樽、书氏纽鳃樽、羽环纽鳃樽和斑点纽鳃樽等可以作为外海高温高盐水入侵南湾的指标种。与邻近海域比较,秋冬季南湾与台湾岛以东海域海樽类的区系特征比与台湾海峡和南海北部更加相似。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筛选纯化紫菜类菌孢素氨基酸(mycosporine-like amino acid,MAAs)的离子交换树脂,优化纯化工艺,并研究纯化后MAAs体外抗紫外辐射活性,本研究通过静态动力学吸附及解析实验,筛选纯化树脂;结合动态动力学吸附及解析单因素实验建立响应面法对SA-2型阳离子树脂纯化MAAs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对MAAs的纯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建立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复合紫外线(UVA+UVB)损伤模型,分析纯化后MAAs样品的体外抗辐射活性。结果表明:静态动力学吸附及解析实验筛选出SA-2型阳离子树脂为纯化MAAs的最佳树脂,吸附率和解析率分别为86.01%和56.63%;吸附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3 g/L、上样流速1 m L/min、上样液pH为6、洗脱液体积分数为3%、洗脱流速为1.5 m L/min、洗脱液pH为6;在此条件下吸附率为79.21%,洗脱率为64.02%;纯化后的MAAs样品能有效抑制紫外辐射而造成的损伤,将菌种失活速度分别降低了39.10%和40.58%,表现出显著的抗紫外辐射活性。 相似文献
993.
所谓水团分析,主要是指划分水团的边界,确定水团的基本特征以及分析研究水团的消长变化规律。本海区大多属于浅海区域。浅海水团易受海洋外部因素的影响,变性显著,因此,浅海水团的分析实际就是水团的变性分析。所谓水团的变性,主要是指水团特征的示性水平从高向低的过渡,并逐渐丧失其示性特征的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994.
在IONESS系统中浮游介形类的昼夜垂直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IONESS系统对浮游动物的分层采样结果,研究浮游介形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浮游介形类存在着整个类群的昼夜垂直移动,白天其丰度最大值记录于200~300m层,并往上层水域递减,而夜间则明显往上层密集,丰度最大值提升至50~100m层;就物种多样性而言,由于工作水层(0~1000m)以深水层的众多种类于夜间上升至1000m以浅水层,导致工作水层内总种数由白天的49种剧增至夜间的78种,增幅达60%,各分层的种类数都有较明显的增加,750~1000m层的增幅最大,达150%,其次为50~100m层(增幅达125%);各种浮游介形类有不同的昼夜垂直移动模式,但绝大多数种类属于夜间上升型,少数种类属于不敏感类型,极少数种类却具夜间下降的移动特点.浮游介形类虽具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但这一变动往往局限于一定水深范围,从而反映出介形类的层状分布特点,可划分为广深分布型、上层分布型、中层分布型和下层分布型. 相似文献
995.
对重组别藻蓝蛋白类荧光蛋白基因工程菌在装有150 mL液体培养基的250 mL摇瓶中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对起始pH值、接种量、诱导起始时间、诱导温度和时长以及IPTG浓度对重组荧光蛋白表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装有150 mL液体培养基的250 mL摇瓶中,在起始pH值为7.5,6%接种量,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长为3~5 h,诱导温度为22℃,IPTG浓度为0.2 mmol/L,诱导时长为7~8 h的条件下发酵重组别藻蓝蛋白类荧光蛋白,其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996.
海洋多粘类芽孢杆菌L1-9 菌株发酵液
抗菌谱及稳定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海洋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L1-9菌株发酵液的抗菌谱及抗菌作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L1-9菌株发酵液对17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强的的抑制作用,对5种病原真菌的抑菌带宽度达到15 mm以上;对供试5种病原细菌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菌株发酵液的抑菌作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蛋白酶稳定性,在弱酸条件下抗菌作用较好,但对紫外线敏感。L1-9菌株的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7.
为提高海底多金属结核覆盖率统计的精度,提出一种在图像处理后期填加形态学重建算法的优化方法。实验中,分别采用网格计数法、二值化图像处理法和形态学重建算法,对蛟龙号拍摄的海底多金属结核图像进行了覆盖率的统计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传统的网格计数法作为一种人工统计方法,工作量大、耗时费力且统计误差不稳定;二值化图像处理法统计效率和精度大大提高,但该方法无法如网格计数法般人为避免多金属结核表面被海底障碍物(软泥、砂砾等)覆盖带来的部分统计误差,使统计结果偏低;优化后的算法二值化阈值自动提取,遮盖区域得到填充,有效地弥补了其他两种方法的缺点,统计快速,准确率提高。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基于2014年5月和8月珠江口海域的现场和实验测量数据,分析了光学因子和生态参数的动态变化特征,并找出该海域的主导光学因子;基于模拟的MODIS数据,构建了水体组分特征波长处吸收系数的遥感反演模型,并结合MODIS卫星遥感影像,依据IOCCG规则对主导光学因子进行遥感分类,揭示了珠江口海域2014年逐月水体主导光学因子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珠江口海域水体以ad、ag以及两种共同主导类型为主,并且ag、ad两种光学因子主导类型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ag主导类型,ad主导类型所占比例最小。同时发现ad(442)、adg(442)均与无机悬浮物浓度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CDOM和悬浮泥沙具有相似的来源和动力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