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82篇 |
免费 | 362篇 |
国内免费 | 75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89篇 |
大气科学 | 233篇 |
地球物理 | 252篇 |
地质学 | 1694篇 |
海洋学 | 445篇 |
天文学 | 41篇 |
综合类 | 265篇 |
自然地理 | 2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115篇 |
2022年 | 139篇 |
2021年 | 143篇 |
2020年 | 122篇 |
2019年 | 142篇 |
2018年 | 108篇 |
2017年 | 121篇 |
2016年 | 102篇 |
2015年 | 139篇 |
2014年 | 197篇 |
2013年 | 119篇 |
2012年 | 175篇 |
2011年 | 159篇 |
2010年 | 147篇 |
2009年 | 149篇 |
2008年 | 147篇 |
2007年 | 131篇 |
2006年 | 130篇 |
2005年 | 121篇 |
2004年 | 104篇 |
2003年 | 93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81篇 |
2000年 | 91篇 |
1999年 | 88篇 |
1998年 | 78篇 |
1997年 | 79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66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57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5年 | 3篇 |
1944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192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天然叶蜡石及其热处理产物的电子顺磁共振(EPR)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EPR研究了18个天然叶蜡石样及其4个热处理产物。发现天然叶蜡石有三个EPR吸收带:A(g有效≈11.4),B(g有效≈4.3)和C(g有效≈2.0),其中A是叶蜡石的特征谱。A在>400℃热处理时与B在强度上呈消长关系;<400℃热处理时A和B均随温度升高而加强;900℃时A消失,B的强度远远大于原样中的A;C附有超精细结构谱(g″=2.04,g┴=1.96,A″≈A┴=19.5×10^-4T),C在热处理时呈现复杂的变化。结果表明,A吸收带属于叶蜡石八面体AI(Fe)-O4(OH)2中的Fe^3 ,B吸收带归于八面体AI(Fe)-O2(OH)4中的Fe^3 ,C吸收带是无机自由基(如AI-O^-Si)和有机自由基的叠加谱;900℃热处理后八面体层中配位发生了变化:AI(Fe)-O4(OH2)→AI(Fe)-O5 H2O↑,AI(Fe)-O2(OH)4→AI(Fe)-O4 H2O↑;类质同象置换AI^3 的不仅有Fe^3 ,而且有Fe^2 离子。 相似文献
42.
43.
44.
45.
46.
47.
一株产铁载体细菌的筛选及其与云母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铁载体细菌与云母类矿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矿物生物风化和土壤形成的演化规律和机理。采用纯培养法
自南京龙山废钾矿区酸模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到一株高产荧光铁载体的细菌Z6,通过16S rDNA 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反应将其
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通过室温静置培养试验研究Z6 菌株与云母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细菌生长代谢前期
(8~15 d)快速产生大量铁载体,菌株与矿物共培养75 d 后,产铁载体细菌对云母类矿物确实产生了风化作用,黑云母组发
酵液中Fe 含量增加了211 倍,Si 含量增加了约27.8 倍,SEM 显示云母表面出现溶蚀坑,细菌可以在矿物表面形成生物膜或
矿物- 细菌复合物。不同矿物对共培养体系中细菌数量、荧光铁载体含量、溶液pH 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以汝阳南部铅锌矿成矿预测勘查过程中预测出的32个含矿单元为例,阐述了如何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定量地划分预测靶区类别,合理、客观地部署铅锌矿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9.
本区钙铬榴石含钙铝榴石分子,两者组成类质同像系列矿物,颜色和透明度随成分变化而变化。目前找到的钙铬榴石成翠绿色十分美丽。但是,透明者少,粒度均小于4mm,达不到宝石级标准。但埋于坡积层中的含钙铬榴石铬透辉石岩的转石风化强烈,钙铬榴石易于脱出,晶体保存完整,采选容易,是寻找宝石的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50.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6,(5)
先秦思想家从以道观之、以人观之和以类观之三个认知向度建构了独具华夏文明特色的海洋观。以道观之揭示了海洋作为具体存在体现了某种世界原理,从形而上的层面回答了海洋"是什么";以人观之是在价值层面探讨了海洋对人"意味着什么";以类观之通过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把海洋与人加以类比,探讨了海洋给予人在德性培养和政道方面的实践指导意义。能知层面的以人观之与所知层面的以道观之、以类观之彼此之间体现了事实认知与价值评价相互交错的关系。相比古希腊时期的海洋观,先秦的海洋观由于缺乏人与自然对立的认知向度,无法对海洋作更多的普遍知识的探究,所获海洋知识缺乏科学性和精确性,把海与人进行简单的比附弱化了对海洋本身的认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