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2篇
  免费   890篇
  国内免费   810篇
测绘学   1469篇
大气科学   1052篇
地球物理   762篇
地质学   2276篇
海洋学   522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753篇
自然地理   2806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326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566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506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71.
中国能源产消不平衡导致在空间上形成大规模的能源流动,流动格局不断发生变化,需要采用纵横向耦合视角分析区域能源流动的演进过程及特点。文章构建衡量区域能源流向和流速的指标,通过多次分层聚类将1995年~2012年30个省(市、区)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供需方面的职能类型划分为7种,重点分析汇流地、输流地和中转地,各能源流动主要特点为:第一,煤炭在省与省之间调运频繁而中转规模适中,表现为沿海汇流、稳定输流、内陆中转;第二,石油流动大进大出,表现为分散汇流、集中输流、中转枢纽;第三,天然气以本地供应为主,表现为经济圈汇流、多源供应、小进小出。总体来看,中国能源消费的分布轴线逐渐靠近胡焕庸线,与人口分布的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72.
经济区域空间格局变化是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外在化表现,文章从区域、经济区域等基本概念入手,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分析了市场机制作用下中国经济区域再形成过程的态势和外部环境变化,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应积极培育合理经济区、建立合理的区际分工体系、培育区域之间合理的竞争态势,以提高我国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873.
江苏岸外辐射沙洲区域动态变化的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君  张忍顺 《海洋科学》2004,28(2):77-80
江苏近岸海域分布的辐射沙洲,南北长200km,东西宽90km;以弶港为顶点,由10余条呈条带状的大型沙脊向北、东和东南方向伸展而成,在近岸部分低潮时出露的大小沙洲总计70余个,0m以上的沙洲面积达2100km^2多,是江苏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辐射沙洲作为一个特殊的地貌体系,以其形态  相似文献   
874.
技术关联与城市产业增长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刘鑫  贺灿飞 《地理研究》2016,35(4):717-730
动态外部性对于城市产业增长具有显著影响,考察技术关联与城市产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产业特征和区域特征构建产业—空间新增长模型,探讨技术关联对城市产业增长的影响机制。采用1998-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研究发现产业特征和区域特征与技术关联存在相互作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关联显著促进产业增长,此外东部地区技术关联越高,产业增长越迅速。研究表明,技术关联对城市产业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不同产业内部和不同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75.
区域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中,地质环境分析方法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需要探索一些更为具体、可操作性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是快速解决地质环境这种目标结构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广东省恩平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地质环境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GIS分析与层次分析法进行耦合,探讨其在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中选取坡度、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年降雨量、人类活动等作为地质环境质量的评价因素,并提出了这些因素的提取与获得途径。通过计算机进行网络剖分及空间分析叠加,计算每个单元的质量评价指数,生成地质环境评价等值线,得出在整个研究区域内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图。  相似文献   
876.
陈倩  钟金先  李长顺 《现代地质》2012,26(3):607-613
通过对四川盆地大量浅层风化带裂隙水水化学数据的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结合盆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和研究了浅层风化带裂隙水化学成分分布特征及形成作用。结果表明:区内浅层风化带裂隙水中主要阴阳离子为HCO3-和Ca2+,HCO3-、Ca2+、Mg2+在地下水中含量相对稳定,尤其是HCO3-绝对含量较大,相对含量差别不大;Na++K+、SO42-、Cl-在地下水中含量变化较大,是随环境因素变化的敏感因子;水化学成分特征的形成受大气降水和含水系统中岩石矿物成分的影响;总溶解固体值TDS<1 g/L的淡水在区内大面积分布,TDS值总体呈现出由盆地边缘向盆地中心的递增关系,表明溶滤作用由盆地周围向盆地中心的递增特点,但局部地区TDS值受大气降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7.
结合《苏州市影像地图集》的设计和研制,着重讨论基于新技术进行影像地图集生产的软硬件环境,以及通过对新技术的生产流程、过程控制方法等关键环节的技术研究和实践,建立了影像地图集生产实践教学系统。该系统为教师提供了先进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环境和条件,为开展实践性教学和进行地图集设计、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78.
皮英冬  杨博  李欣 《测绘学报》2016,45(12):1448-1454
分析了我国首颗静止轨道光学遥感卫星高分四号(GF4)特有的区域成像模式的几何特性,基于静止轨道成像基高比较小的几何特性提出一种利用平均高程面的区域网平差方法。该方法针对GF4卫星影像构建了基于有理多项式模型RFM的区域网平差模型,并在无控制条件下,对GF4卫星区域影像进行区域网平差处理,解决了GF4号区域影像由于定轨误差、定姿误差、大气折光以及镜头畸变等因素导致的拼接精度较低的问题。最后,通过两组真实数据试验对本文方法的精度及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同时分析了采用不同的误差补偿模型对于平差结果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9.
田莉  李得勤  王扬锋  段云霞  刘硕 《气象》2020,46(6):837-849
利用环境监测站大气污染物数据、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L波段加密探空资料和0.125°×0.125°的EC再分析资料,结合MODIS遥感火点监测和HYSPLIT4后向轨迹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2015年11月8日和2016年11月5日的两次由于东北地区秸秆焚烧导致辽宁重污染天气过程的大气边界层特征、气象扩散条件和大气污染物输送来源等。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地面PM_(2.5)浓度均出现快速上升和下降,其中2015年11月8日重污染过程的污染强度较2016年11月5日强,且持续时间更长。2015年11月8日重污染过程的混合层高度较低,其上层的中性层结转变为逆温层结,抑制混合层高度的发展。同时低层冷平流不断侵入到暖平流下方,使得大气层结稳定性增强,维持时间较2016年11月5日重污染过程更长,低层下沉运动和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污染物的远距离输送增强使得辽宁地面污染物浓度快速累积。而2016年11月5日重污染天气过程主要受深厚冷空气影响,东北地区西部污染物的区域输送和地面风场辐合是地面污染物浓度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0.
辽宁砖庙矿区硼矿床硬石膏的发现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作良  莫珉 《现代地质》1996,10(3):350-355
在对辽宁砖庙矿区硼矿床的矿物学研究中发现了硬石膏。该矿物产于硼矿体中,与遂安石、菱镁矿、镁橄榄石、袁复礼石、硼铝镁石等共生。通过矿物学研究和稀土元素、硫同位素的分析表明,由于硬石膏是蒸发沉积变质成因的,所以硼矿床也应是蒸发沉积变质成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