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67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99篇
海洋学   4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1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42.
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各个季节北方涛动和与其相联系的北太平洋海温同北半球温带大气环流遥相关的特征,并与南方涛动和赤道太平洋海温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同北半球温带大气环流的遥相关,不仅具有很强的地区性,而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冬季,北方涛动和北太平洋海温与PNA型相关非常明显,且比南方涛动和赤道太平洋海温的更密切。除PNA型外,北方涛动还同500hPa高度的亚洲-北美(ANA)流型有联系。 夏季,PNA遥相关型的表现仍然非常清楚,但位置较冬季偏酉和偏北,并在北美西海岸具有特殊的分叉现象。  相似文献   
43.
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的EOF分析与北方涛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自然正交函数(E0F)分析方法,对1951—1980年北太平洋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距平场进行分解,讨论了自然正交函数前两个最重要的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年际变化的特征。指出第一特征向量的模型在西太平洋低纬地区有最大的凝聚,其时间系数序列与马尼拉站气压距平的年际变化很相似,而第二特征向量的模型在东太平洋副热带地区有最大的凝聚,其时间系数序列与 Ship N站气压距平的年际变化也很一致,并且由这两个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定义的北方涛动指数同由Ship N和马尼拉两个单站的气压距平定义的北方涛动指数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由于第一和第二特征向量的大尺度特征,及其表示了北太平洋气压年际变化总方差的30.5%,可以认为,马尼拉和Ship N站的气压距平在空间上是有代表性的,并且北方涛动在北太平洋大气环流年际变化中占有头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4.
李翠金 《气象》1989,15(12):58-59
本月上中旬,东北地区南部和北方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辽宁、山东、河北、天津等省(市)出现伏秋连旱。下旬,北方喜降秋雨,旱区旱情缓解,对冬小麦播种十分有利。月内,江南降水丰沛,有利水库蓄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正常或偏高,对大秋作物  相似文献   
45.
中国北方东部沙质荒漠化的地学观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中国北方东部的土地荒漠化主要受新构造运动以来的权造-沉积特征、青藏高原隆升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亚洲季风等地质背景控制。北方东部沙质荒漠化区域地质分类,按其成因可分为就地起沙型、风沙型和土地粗粒化型等3种类型。其中,就地起沙型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东部毛乌素、科尔沁、浑善达克、呼伦贝尔等沙地内,流经这些沙地的古河道,广泛发育河湖相砂质沉积物以及以砂质沉积物为母质的土壤分布区。风沙型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上述沙地的边缘地带,如毛乌素沙地以南的覆沙黄土区等。土地粗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河北坝上草原-河北坝上草原,其土壤类型多为含砾沙土,其土壤母质为基岩风化壳、残坡积或冲洪积物。荒漠化发展趋势上,尽管就地起沙型沙质荒漠化在毛乌素、科尔沁和浑善达达沙地的局部地区均有所逆转,但总体上,在北方广大地区,主要以地表土壤粗化为主的荒漠化和风沙型荒漠化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上述不同类型的沙质荒漠化,总体上受地背景控制。其中,第四纪以来的构造-沉积特征控制着不同类型荒漠化的区域分布,气候变化控制着荒漠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则是在上述背景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46.
马巧英 《气象》2001,27(10):62-63
7月份,全国大部降水偏少或接近常年.中、下旬,北方旱区出现较明显降雨,大部旱情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南方降雨不均,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及四川盆地、重庆等地伏旱严重,华南大部降水偏多,部分地区出现洪涝.全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南方大部出现持续高温酷热天气.有5个台风在华南沿海登陆,两广等地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47.
张宗祜 《第四纪研究》2001,21(3):208-217
我国北方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变化在总趋势上有一致性,但又有地区上的差别.青藏高原古气候变化有其特殊性,末次冰期寒冷气候开始早于其他地区;全新世暖期开始晚于其他地区1500年左右.除受全球性气候变化影响外,青藏高原的迅速上升也是影响我国北方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的因素之一;华北平原未来生存环境变化中水资源的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大.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预测于21世纪前半个世纪内缺水状况是严峻的,平原区缺水将大于80×108m3/a;我国北方在全新世大暖期后,气候环境的变化是在大暖期期间形成的环境基础上演变的.总的趋势是向以冷干为主的气候和向干旱化环境演化.  相似文献   
48.
热带气旋暴雨增幅造成北方特大暴雨的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神经元网络的非线性决策特性,采用前向多层的误差反向传输网络,研制了一个登陆北上热带气旋暴雨增幅造成北方特大暴雨的预报方法--能自动判虽有无暴雨增幅及其出现地区的人工神经元分类预报网络。该方法简便客观,试用效果较好,即可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49.
贾秀娥 《气象》1992,18(6):58-61
月内,北方大部冬麦区降水偏多,旱情解除或缓解;南方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局部地区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和低温冻害。 天气概况 本月,西北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云南以及华北中部和北部、东北大部月平均气  相似文献   
50.
王凌 《气象》1992,18(6):62-63
3月份,北方冬麦区出现较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河南、山东、陕西等省大部旱情缓解;但京津地区、河北大部降水较少,旱情仍持续或发展。江南、华南连降暴雨,江西、湖南、广东、福建出现洪涝。南方大部多低温阴雨天气,春播天气条件较差,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冻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