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7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281篇
测绘学   296篇
大气科学   1518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1016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78篇
自然地理   149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于桥水库流域农业非点源磷污染控制区划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于桥水库流域28个次级小流域作为区划对象,以影响该区域农业非点源磷污染的6个主要因子,包括降雨侵蚀力因子(R),土壤可蚀性因子(K),地形因子(LS),植被覆盖因子(C)以及土壤有效磷含量(SAP)和化肥磷施用量(FP),作为区划因子,采用系统聚类法进行区划,将于桥水库流域分为4类磷污染控制类型区,分析了各个类型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农业非点源磷污染特征和主要影响因子,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进一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工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用节水灌溉方式替代落后的大水漫灌方式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和解决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关键所在。作者依据河西走廊2000年调查资料, 对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2005年节水灌溉发展规划, 对项目实施后的水资源与农作物产量、经济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94.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土壤微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周智彬  李培军 《中国沙漠》2003,23(4):452-458
对不同立地类型、不同生长年限、不同季节、不同树种的防护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区系组成进行研究,分析了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咸水灌溉条件下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和人工绿地建成后,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得到改善,微生物活性大幅度提高;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中,细菌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表层微生物数量远多于下层土壤;林地外围距林缘近的土壤微生物活性较强,3m以外微生物数量已接近流沙地微生物量;各类土壤微生物分布具不同的季节性规律,且不同立地类型防护林土壤微生物分布差异明显;随造林年限的增加,防护林的改土作用更加显著。土壤微生物分布与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pH值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95.
农业生态地质调查初探——以辽宁鞍山南部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鞍山南部地区农业生态地质调查为例,阐述了通过测定主要元素在土壤中的分布,综合评价农业生态地质背景,从而研究土地种植适宜性及土壤环境安全性和治理对策,进而讨论在辽宁省开展农业生态地质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此外,对特种经济作物南果梨专项调查表明,土壤中铁、锰、镁、钾、钴元素含量决定了南果梨的独特品质,以变辉长岩或片岩和花岗岩混合岩为成土母岩地区是南果梨生长的最佳区域.  相似文献   
996.
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业开发与人口容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韩茂莉 《地理研究》2004,23(5):677-685
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业核心区屡次转移 ,与人口数额、资源禀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环境压力相关。由于西辽河流域南北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两地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是不同的。本文指出 ,虽然辽中期以西拉木伦河流域为核心的上京地区与以老哈河流域为核心的辽中京地区人口数额相近 ,但辽上京地区人口接近或达到这一地区人口容量的临界值 ,环境已不能满足全部人口的生存需求 ,最终以人口迁出形式求得人口与资源的暂时平衡 ;而辽中京地区 ,由于资源环境较优 ,整体上人口与资源禀赋保持平衡 ,仅局部地区存在资源不能持续满足人们生存需求的现象 ,在此背景下人们以二次移民形式完成新一阶段生存环境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7.
农业节水灌溉环境影响系统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在分析节水灌溉实施区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选择34个因子建立环境指标体系, 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前、后环境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 项目实施后, 环境质量总体变化为正值, 有29个环境因子向有利方向发展(Pi>0)。环境变化显著度排序依次是自然生态、社会状况、环境质量、设施建设、农业生态、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998.
长江中游退田还湖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特征与途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宋金平  张同升 《地理研究》2003,22(1):123-130
本文在对洞庭湖退田还湖地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退田还湖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征与制约因素。结果发现,该地区总体劳动力转移的比重很低,以青壮年为主,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不能满足城市劳务市场的需要,另外,农民外出打工就业信息不畅、成本较高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最后针对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与劳动力的就业状况,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认为农业劳动力转移途径有: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与布局,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乡镇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业,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农业劳动力的异地转移  相似文献   
999.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对重金属元素毒性具有拮抗作用,通过食物链转化方式获得硒是人体最主要和最安全可行的途径.以荔波县大面积分布的天然优质富硒耕地为研究对象,采集分析了 30组水稻籽实和配套根系土样品,据此评价稻米食用安全性,研究水稻—根系土系统硒含量关系,探究土壤理化条件对水稻硒吸收运移的影响,以期为研究区富硒...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龙眼、荔枝长期观察结果的分析,认为树体和花序受寒(冻)害、冬季连阴雨寡照致使成花率低,花期低温阴雨或高温干旱天气,使果树不能正常开花座果或果实败育等,是广西龙眼、荔枝生产上的主要农业气象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