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76篇 |
免费 | 294篇 |
国内免费 | 24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8篇 |
大气科学 | 54篇 |
地球物理 | 99篇 |
地质学 | 443篇 |
海洋学 | 1472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241篇 |
自然地理 | 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54篇 |
2022年 | 68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53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89篇 |
2013年 | 80篇 |
2012年 | 61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58篇 |
2009年 | 78篇 |
2008年 | 82篇 |
2007年 | 73篇 |
2006年 | 98篇 |
2005年 | 80篇 |
2004年 | 109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101篇 |
2001年 | 113篇 |
2000年 | 92篇 |
1999年 | 92篇 |
1998年 | 116篇 |
1997年 | 106篇 |
1996年 | 111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64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30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7篇 |
1980年 | 9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47年 | 2篇 |
1946年 | 1篇 |
1945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1942年 | 3篇 |
194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1.
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对维生素C,E的需求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是当今世界公认最有养殖前途的三大优良虾种(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和白对虾)之一。其生长快、出肉率高、可全年育苗生产、对水环境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强、离水存活时间长便于活虾出售,而且是广盐性对虾、食性杂、饵料要求不严格、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饵料中维生素C和E的含量对养殖好白对虾却是十分重要的。过去有过维生素C和E对日本对虾和鱼所需要的研究(1,2,3)。今 相似文献
72.
73.
两种虾、贝、藻综合养殖模式的初步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孔石莼(Ulva pertusavar)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以2种方式搭配放养,旨在查明其各自的生态特征及养殖效果。实验中对虾设2个放养密度,分别为17尾/m2和34尾/m2;牡蛎、石莼各设1个放养密度,分别为1 700 g/m2,140 g/m2。实验结果表明,经过50 d的实验,2个密度下对虾的生长均是混养明显快于分养模式(高密度混养与分养对虾体重分别为(7.04±0.19)g,(5.20±0.22)g;低密度混养与分养对虾体重分别为(7.89±0.34)g,(5.66±0.30)g)。总产量也是混养模式稍高于分养模式[高密度混养与分养对虾产量分别为(330.92±8.91)g,(189.47±8.05)g;低密度混养与分养对虾产量分别为(264.97±11.46)g,(135.82±7.27)g]。混养模式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的含量高于分室循环水模式中的含量,其它水化学指标间没有明显差异。分养循环水模式下虾室中水体过清、透明度过高,从而导致水中光照强度和光色的变化可能是其中对虾生长较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4.
地史重大转折期的环境变化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了地史重大转折期的环境变化学术讨论会4个方面的主要科学内容:古生代与中生代之交的全球环境变化,泥贫纪弗拉期与法门期之交的全球环境变化,元古宙与显生宙之交扔全球环境变化和地史重大转折期环境变化的研究方法。围绕上述内容,评述了发言人和专题发言人的主要科学资料和科学思想以及本次会议形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75.
青藏高原新生代以来的隆升过程及特征长期以来广存争议.岩体中不同单矿物所记录的中低温热年代学信息适用于揭示较新年代地质体的隆升过程,可以为之提供有效制约.在青藏高原部分岩浆岩与变质岩露头区原位采集15块样品,利用锆石与磷灰石裂变径迹等热年代学结果为青藏高原中生代末期以来的隆升过程提供约束.其中,所获10块样品的锆石裂变径迹数据年龄范围为182~33 Ma,分别记录了渐新世之前青藏高原内不同块体间相互碰撞及高原内不同地区的构造热事件.特别是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布的3个样品,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结果一致显示始新世末期-渐新世早期该带存在一期显著的构造热事件.该构造热事件暗示在约36~33 Ma沿雅江缝合带发生过强烈的陆-陆硬碰撞.所获14块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范围为70.4~5.0 Ma,综合热史反演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南部中新世中晚期以来存在整体性隆升,特别是从上新世开始隆升速率显著加快.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向高原东南部变年轻的趋势,表明青藏高原东南部在上新世以来的构造隆升较其他地区要强烈,暗示印度-亚洲板块碰撞驱动机制对该时期的高原隆升具有控制作用.此外,青藏高原中部在白垩纪末期-始新世可能即已隆升至相当高度,此后至今保持了相当低的剥蚀速率. 相似文献
76.
77.
Thermodel for Windows系统的模拟及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rmodel for Windows是一个在结构上由盆地尺度上的古温标热历史正、反演和岩石圈尺度上的盆地构造一热演化模拟两部分构成。通过对Thermodel for Windows系统模拟方法的研究及其主要组件的功能和数据的输入方法等的了解,分析了本系统的优缺点。通过对沁水盆地T1003号孔的实例研究,介绍了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0)反演非稳态热状态条件下盆地的热流史和地层的剥蚀量,进而重建盆地内地层热历史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对盆地地热史软件的进一步开发和盆地地热演化史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8.
珠江口盆地沉降史定量模拟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Petrosys盆地模拟系统,定量和动态地模拟了珠江口盆地三个主要坳陷的沉降过程,论述了沉降速率的变化与生储盖发育之间的关联,认为珠江口盆地构造沉降史具有幕式、多阶段变化的特征。盆地第一幕和第二幕沉降是盆地发育的主要时期,奠定了盆地的构造格架,形成了盆地主要的沉积地层和油气资源。第三幕沉降为盆地的改造和完成阶段,是盆地区域盖层发育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79.
渔用抗菌药物代谢动力学和残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生动物食品的需求量亦不断增加。我国有水产养殖的天然优势,海岸线长、江河湖泊资源丰富,适合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水产养殖规模飞速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到1999年养殖产量已占渔业总产量的58%多年居世界首位。但是在养殖产量提高的同时,由于养殖规模扩大、自身有机污染积累、养殖生态环境恶化及区域间苗种的频繁交流等因素影响,致使各种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给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1]。据初步统计:1999年全国水产养殖生产中因病害给渔业造成的损失超过170亿元,其中海水养殖…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