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629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1041篇
地球物理   301篇
地质学   151篇
海洋学   229篇
天文学   107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PNA流型的年际变化及温、热带太平洋海温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仁广  陈烈庭 《大气科学》1992,16(5):583-591
本文分析了PNA型环流的年际变化和影响因子,发现它存在两种优势周期振荡:一种是3—5年的振荡,另一种是10年左右的振荡.研究表明,前者与赤道太平洋海温的主要振荡周期相对应(同相关系),后者与北太平洋海温的主要振荡周期一致(反相关系).揭示了PNA型环流的变化与北太平洋海温比与赤道太平洋海温具有更密切的联系.并且由于北太平洋海温影响的频带与赤道太平洋海温的不同,它的作用有时与赤道太平洋海温的同相,有时则反相,使得ENSO与太平洋-北美地区大气环流和气候异常的关系变得复杂化.指出当考虑北太平洋海温的共同作用后  相似文献   
132.
密山井水位动态的变径观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省密山井进行了三种不同井径下的水位固体潮与水面振荡的对比试验观测。排除了水位的趋势变化与气压影响之后,水位的固体潮系数(Bg)表现出随井径的缩小而变大的趋势,水位振幅的放大率也表现出随井径的缩小而变大的趋势。因此,笔者认为缩小观测井上部水位变动段的直径,有可能提高地下水位观测井的映震能力。  相似文献   
133.
134.
杨芳林  袁重光 《大气科学》1995,19(5):535-544
本文应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设计的两层大气环流模式(IAP-AGCM)研究了夏季赤道东太平洋地区负的海温异常对全球大气及赤道太平洋地区和东亚局地短期气候变化的影响,着重分析了海温异常(SSTA)所造成的降水、高度场、风场以及赤道太平洋地区海表感热和潜热输送等一些物理场的异常,并对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全球及赤道太平洋和东亚局地短期气候变化的物理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5.
本文用1980-1982年的资料揭示了夏季青藏高原上存在准一周、准半周和准十天的大气短周期振荡.而且这种振荡与高原东部有限区域的低涡活动及下游降水有较好的超前相关。  相似文献   
136.
大地震前电磁辐射信息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北省地震电磁前兆实验台网,采用特制的埋地电极做传感器,接收较强地震前的超低频电磁辐射的交变电压信息.从已积累的多个台站连续近10年来记录到的电磁异常,可以肯定其与300km 以内 Ms=5以上地震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震级越大,相关越好.电磁辐射异常信息,出现在较强地震的临震前,其自动连续笔绘记录呈阵发性的组状电磁脉冲波形态.具有起伏增强、信息与震中距成反比、频率相对升高、区域波形相似和方向性等特征,并含有与地震相关的一些数量因素.应用这些特征和相关因素,可为地震三要素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7.
地震前低频事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几种强震前超低频事件的观测证据,并通过实验,研究了产生和传播机理。初步结果表明,微破裂的集结和断层的破裂起始会出现超低频脉冲,并透射到空气中形成次声波。塑性体的冲击或超临界流体的膨胀比脆性破裂更容易激发(超)低频波,且不伴随明显高频辐射成分。这样可以较为合理地解释震前“平衡”背景下的(超)低频事件。对实验中破坏前的低频脉冲给出了断裂力学解释。断裂力学的实验和膨胀--扩容理论证明了震前会产生断层的张裂隙,从而为超临界流体提供了运移空间。流体在运移过程中突然涨缩会激发(超)低频辐射波。讨论了改进(超)低频事件的观测条件问题。  相似文献   
138.
云南春季低温的前期环流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赵红旭  肖子牛  何华 《高原气象》2000,19(3):397-400
为了分析云南春季低温的前期环流特征,本文利用各县站的逐日气温和500hPa月平均高度的格点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春季低温年前冬10~20d振荡活跃,1月份环流特征与正常年相比有明显不同。研究还发现,用纬向高度梯度结果代替高度场作春季低温分析预报,更有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39.
何华  陶云  段旭  孙绩华 《气象科技》2006,34(1):52-56
应用主分量方法分析了云南省84站1991~2000年雨季(5~10月)逐候降水量的主要时空特征,并用非整波技术分析了所提取的第1、第2主分量频谱分布的低频振荡特点,同时分析了低频振荡现象与El Nino(La Nina)事件及云南雨季降水多、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云南地区雨季降水主要低频振荡周期为6候(30天)、10候(50天)的月际振荡和15~17候(75~85天)的季节内振荡;②云南雨季的候降水每年都存在30天振荡周期,30天振荡是云南雨季固有的振荡;③当发生El Nino或La Nina异常气候事件时,云南雨季的候降水存在50天振荡周期;④当云南雨季存在75~85天振荡时,云南主汛期(6~8月)降水距平百分率为正(除2000年为零距平);当云南雨季不存在75~85天振荡时,云南主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为负。  相似文献   
140.
高辉  薛峰 《应用气象学报》2006,17(3):266-272
基于1979—2000年的NCEP/NCAR海平面气压和位势高度场资料分析了南半球大气环流的准半年振荡 (半年波) 现象。结果表明: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南半球对流层低层的中高纬度和中高层的热带地区。对南半球热带外大气而言, 40°S和65°S是低层大气环流准半年振荡最为显著的两个纬度带, 半年波的贡献都超过了70%, 低层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平面气压场季节变化的反位相也主要体现为各自半年波分量变化的反位相。在此基础上, 检验了IAP 9L AGCM (大气物理研究所9层大气环流模式) 对这一现象模拟的能力, 模拟结果显示, 模式成功模拟了65°S处海平面气压场的准半年振荡现象, 其振幅略低于观测结果, 但模式对40°S处气压场准半年振荡的模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