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低碳发展是旅游目的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探索低碳发展模式有助于推动目的地旅游业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首先将生态因素引入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构建旅游地4E系统(能源Energy-经济Economy-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其次,提出旅游地旅游产业低碳发展模式的构建须遵循因地制宜、综合协调、综合效益最大化、可持续性与节能减排优先5个原则。第三,从构建依据、发展理念、发展手段与发展目标等方面提出旅游地旅游业低碳发展模式的构建思路。最后,以旅游产业能源系统、旅游地生态系统、旅游地环境系统与低碳旅游经济系统为核心,构建基于4E系统的旅游地旅游业低碳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简要概括了近年依托广东省发改委低碳发展专项与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建设等项目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摸清了广东省温室气体观测的现状,对广东省温室气体现有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质量评估;对温室气体观测质控方法进行研究,基本掌握了观测标准传递、标校方法流程;基于气候相似性理论初步确定了可代表广东省温室气体监测的4个区域代表站与21个地市级子站的站址;掌握了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反演广东省对流层CO2柱浓度的技术方法;移植并掌握了CarbonTracker-2010模式及其评估方法,建立了可应用于广东的碳源汇模式系统;初步引进了气候经济综合评估模式(RICE);建立了可实时显示的温室气体可视化系统平台。目前,与我国其他"五省八市"低碳试点省市相比,广东省温室气体监测站网建设已存在明显差距,急待理顺现有观测站存在的问题,并按WMO观测规范,建立标校体系,加强数据质控与技术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蓝色经济区建设是发展海洋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表现形式。为发展海洋经济,我国规划了山东、浙江、广州、福建和天津5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发展区域,大力开发海洋新能源、发展高端海水养殖业、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海洋新能源可以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减少废气的产生,海水养殖业能加强海洋对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吸附作用,制度与技术创新能提供法律保障的同时提高有限能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在建设蓝色经济区的同时,对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大家庭中,物业管理工作已经从过去"命令式""被动式"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提升到"服务型""满意型""友好型"的新型工作状态中来,服务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进步最具活力、最具升值潜力的行业绩优股。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是基于环境资源约束的严峻形势.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打造中国第三增长极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是历史性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中央对我国新阶段发展大势的科学把握.凸显了京津冀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反映了三省市人民盼望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一系列关键问题要抓.其中.低碳发展是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6.
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科学基础主要在于深入且系统地理解地球环境系统和人类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作为以人地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地理学,在“双碳”研究及成果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学科分支—数据方法—研究对象—成果贡献”的思路,对2000年以来中国主流地理学期刊及学者发表的“双碳”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后发现:(1)不同地理分支学科下“双碳”研究主题呈现多样性的特点,自然地理学侧重研究人为及自然碳源碳汇变化,人文地理学侧重分析碳排放时空分异格局及形成机理,信息地理学侧重构建高时空分辨率碳数据集及开发空间分析工具;(2)碳核算方法包括排放系数法、实际测量法和遥感估算法等,其数据源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遥感卫星监测数据以及新型地理感知数据等,地学分析模型主要用于描述碳源碳汇空间分布模式,预测空间过程及结果;(3)地理学视角下“双碳”研究对象分为空间对象和活动对象,前者关注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不同尺度碳源碳汇的空间特征及规律,后者关注能源、工业、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及林业等活动产生的碳源碳汇的地理分布;(4)地理学对“双碳”的成果贡献出口主要包括地理空间分异规律的空间差异化低碳治理、“经济...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际,为了研究城镇化背景下的长期碳排放趋势,构建了人口变动与能源系统互动的综合分析框架与社会经济-能源系统模型。结果显示,从2014年至2050年,预计有3亿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并呈现从中小型城市逐步向大型和特大型城市汇集的趋势。人口流动趋势与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结合,推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产品生产和能源服务需求增长。基准情景下,205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84亿tce,能源相关CO2排放达到176亿t,比2013年增长83%;而在低碳转型情景下,通过技术创新,205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需求可以控制在61亿tce左右,CO2排放在2020—2025年间达峰,2050年比基准情景降低78%。低碳转型过程中,非化石能源电力和能效技术的减排潜力最大,工业和电力部门率先在2020年达峰,建筑和交通 (①按照国际通行的能源系统部门划分标准和能耗概念,工业、建筑、交通均属于终端能源消费部门,其中建筑部门能耗指建筑运行能耗,而非建筑建造过程中的能耗;交通部门能耗指所有交通活动能耗,既包括交通运输业营运类运输工具的交通能耗,也包括私人、公务非营运类运输工具的交通能耗 [1]。)将在2030年左右达峰。实现低碳转型所需新增固定投资占GDP的1.5%,不会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负担。中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技术和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城镇化发展模式对城市碳排放有显著影响。以石家庄市为案例,基于历年统计数据及实地调研数据,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定量核算石家庄市不同城镇化模式下的碳排放,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城镇化模式下,石家庄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将存在显著差异。与延续目前相对高碳的城镇化模式相比,在低碳城镇化模式下,2015—2030年,在城镇化率同样提升18.7%的情景下,碳排放的年均增速将由4.3%下降至0.4%,碳减排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转眼挥别了2011年,我们迎来了2012年。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尔雅·释天》有云:"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  相似文献   
20.
1月7日,在北京钓鱼台举行的共建工程签约仪式上,河南省永城市正式加入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在观看了永城发展录像之后,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张怀西对永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即表示"一定要去永城看一看!"于是,便有了4月的永城之行。学会荟萃了一大批在国土经济、生态环保、低碳经济等领域,具有较强科研实力和丰富实践运作经验的专家和政府官员,大家群策群力,积极为实验区这个大家庭中每位成员的发展建言献策。张怀西副主席率领专家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