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51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基于84口探井资料和大连片三维地震资料探讨辽东湾地区沙二段砂体分布的时空差异性,并总结典型的差异富砂类型及地震响应特征。研究表明,辽东湾地区沙二段不同类型富砂带、不同体系域砂体分布和地震响应特征差异明显,具有"平面分带、纵向分期"的特点。根据不同体系域砂体发育情况识别出早中晚三期富砂型、早晚两期富砂型、早期富砂型、中期富砂型和晚期富砂型5种典型的差异富砂类型,并系统总结不同富砂类型的地震响应特征。研究成果提高了辽东湾地区沙二段钻前储层预测的准确性,推动了旅大29-1油田和多个含油气构造的发现,为渤海油田沙二段储层精细预测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2.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盆底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9例,治疗组应用基于肛肠专用型多功能生物电反馈治疗系统的盆底生物电反馈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应用排便功能主动训练方式治疗,观察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手术之后,患者的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合盆底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可明显改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63.
目的:观察三五散对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及瘢痕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低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予以低位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术后第2天起,创口常规换药后创口表面治疗组予三五散均匀涂布,对照组予云南白药均匀涂布。比较2组创面腐肉脱落及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分泌物、创面肉芽生长、瘢痕修复程度评分,以及创面面积缩小率。结果:2组患者创面均能完全愈合,但创面腐肉脱落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分泌物评分术后第7、14天比较,及肉芽生长评分术后第14、2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修复程度评分术后第14、21天比较,及创面面积缩小率术后第7、14、2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五散具有加快肛周脓肿术后创面修复,缩小、软化瘢痕,减少患者疼痛,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4.
华北石炭、二叠系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通过以露头、测井曲线和岩芯观察为基础的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认为华北石炭、二叠系为1个大层序,时限约为310~250Ma。以早二叠世紫松期与隆林期之交的285Ma的区域性不整合面为界,分为Ms1、Ms2两个中层序。Ms1穿过了石炭、二叠系的年代地层界线(295Ma)。含煤的本溪、太原、山西组(308~275Ma)分为6个层序组(Ss1-6),包括19个层序(CSq17,PSq1-12)。通过区域性层序地层单位的对比,在生物年代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建立了更精细的等时地层格架。晚石炭世沉积仅分布在华北中部及北部,南华北缺失CSq1-7,豫西还缺失PSq1-3。层序之间的不整合面、岩石地层单位和主要煤层在大区域内都是穿时的。晚石炭世海水自东向西侵入华北北部,向西和向南超覆;紫松或海水自晋西南和苏皖北部向北入侵,为华北晚古生代的最大海侵;隆林晚期海侵较隆林早期海侵略大。太原组的主煤层在山西自南向北形成于紫松早期海平面缓慢上升过程中,内蒙古南部山西组的巨厚煤层形成于最大海侵时期,山西省山西组的主煤层自北向南形成于隆林早期,晋东南至南华北山西组的主煤层形成于栖霞早期。通过三交、柳林矿区煤相分析表明海侵体系域底部的煤层比高位体系域的煤层更富生烃潜力,是一种新的成煤模式,也是煤层气找矿勘探应该  相似文献   
165.
塔里木盆地早志留世痕迹化石与准层序相组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发育有海进体系域。根据痕迹化石分析并结合沉积学特征,海进体系域准层序由5类岩相组成:差分选多源砾岩相和含砾粉砂质泥岩相为海侵滞留沉积,发育固底控制Diplocraterion痕迹化石;含交错层理细砂岩相由高能条件下的前滨和中上临滨细砂岩组成,发育Skolithos和Macaronichnus等痕迹化石;砂、泥岩互层相反映了受风暴影响的下临滨环境,发育Skolithos、Palaeophycus和Chondrites等痕迹化石;强生物扰动泥岩相代表低能的滨外环境,发育Helminthopsis和Zoophycos等痕迹化石。  相似文献   
166.
以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为例,建立了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地层学模式:①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域界面模式;②体系域模式;③陆相层序地层模式.其中,陆相层序地层模式包括岩相格架模式及年代框架模式两个内容.研究结果显示,断陷湖盆陡坡带可识别出Ⅰ型和Ⅱ型两类陆相层序;一个完整的Ⅰ型陆相层序从下往上发育LST、TST、HST及RST四个体系域,共五个界面,除顶、底界面归属层序界面之外,其它三个界面皆为体系域界面;而Ⅱ型陆相层序缺失LST.无论何种体系域,其沉积体的几何形状均为楔状体,且各体系域的沉积相横向配置呈现规律性变化.陆相层序地层等时框架模式清晰地显示了研究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的沉积充填史及其沉积层序时空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7.
乌尔逊凹陷北部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发育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杨玉峰  陈树民 《沉积学报》1999,17(3):422-429
陆相断陷盆地层序的形成和发育主要受控于幕式构造活动,边界断裂的活动强度和基底的沉降速度是形成不同类型层序的主要原因。通过层序地层学分析,乌尔逊凹陷北部下白垩统地层可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这些层序由于形成时所经历的构造背景不同,因此形成的层序特征也不同,层序内部体系域的构成和规模也不同。在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乌北地区层序地层充填模式。并指出油气在这些层序和体系域类型中的赋集规律,认为快速断坳层序和同生断坳层序能形成最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168.
闭流坳陷湖盆的气候层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流坳陷湖盆以发育气候层序为特征,在理想条件下,气候三级周期的变化基本符合正弦曲线;一个完整的闭流坳陷湖盆气候层序Ⅰ型层序应包括4个体系域:低水位进积楔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和强制水退楔体系域;同样一个完整的闭流坳陷湖盆气候层序Ⅱ型层序应包括3个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和强制水退边缘体系域。这些体系域在气候周期变化的曲线上有相应的位置,层序界面则位于基准面变化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169.
亚洲大陆中、北部环绕西伯利亚地块南侧广泛发育中新生代指向南的弧形构造体系,呈现具有成因联系的有规律的成带分布,显然它们已不属于该区域先期古生代的古亚洲构造,而是与中新生代同期的西太平洋洋陆俯冲构造体系和环青藏及喜马拉雅碰撞隆升构造体系相鼎立的亚洲独立的另一构造体系,可简称为中新生代环西伯利亚陆内构造体系域.无疑,它是在古亚洲构造基础上,经叠加复合而新生的中新生代陆内构造系统.提出并强调将其与古亚洲构造加以区分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中国和亚洲大陆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0.
根据山东惠民盆地中央隆起带古近系沙河街组第三段层序地层学研究,根据层序中湖平面变化特点和相应的沉积物特征,提出了陆相湖盆中层序内体系域的四分法,一个完整的层序由低位、湖侵、高位和下降四个体系域组成,并且层序界面位于湖平面最大下降的位置,介于下降域和低位域之间。层序地层中存在四个关键性界面:首泛面、最大湖泛面、始降面和最大下降面,其中首泛面对应于湖水由相对稳定到快速上升时的初始湖泛面,为低位域与湖侵域间的分界面;最大湖泛面对应于湖水快速上涨至最大限度时的湖泛面,为湖侵域与高位域间的分界面,在界面附近多形成特征的CS段;始降面对应于湖平面开始快速下降时的沉积界面,为高位域与下降域的分界面;最大下降面也是层序界面,为湖盆水体快速下降或湖盆岸线快速退到最低点时的沉积界面。结合研究区的岩芯、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本文总结了四个关键面的识别标志。中央隆起带沙三段沉积共划分出六个体系域,分属三个层序。本文以层序II沉积为例,阐述了不同体系域的沉积体系特征,低位期湖盆水域面积小,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河流流经距离长,边缘地区形成似下切谷沉积;湖侵期发育小规模的退积式三角洲沉积,砂体较不发育;高位期湖盆水域面积大,砂体以深水浊积砂体为特征;下降期多发育进积式砂体,砂体发育。因此,位于层序界面之下的下降域和之上的低位域是湖盆砂体有利发育期,湖侵域和高位域是生油岩主要形成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