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0篇
  免费   788篇
  国内免费   570篇
测绘学   3428篇
大气科学   1380篇
地球物理   1128篇
地质学   2065篇
海洋学   493篇
天文学   224篇
综合类   1476篇
自然地理   77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761篇
  2013年   508篇
  2012年   663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558篇
  2009年   632篇
  2008年   609篇
  2007年   478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477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41篇
  2000年   298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2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5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231.
多媒体地图     
  相似文献   
232.
233.
论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共建与共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地理信息利用的现状揭示和前景展望,分析了地理数据库共建与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实施数据库共建与共享的具体方案,并对其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34.
非稳态断层形变及其信息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薄万举  谢觉民 《地震学报》1997,19(2):181-191
根据对首都圈75项断层形变监测资料的多年分析提出,在地壳形变的失稳阶段的断层形变异常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持续1~2年或更长时间的中期形态变化;二是尺度为1~3个月的快速形变事件.上述两类变化当以群体变化形式出现时,可能与华北地区的强震活动有关.本文用信息合成的方法提取单项断层形变的共性特征,并探讨其与地震孕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5.
以列联表形式计算熵函数,由熵函数值对国家气象中心发布的1996年汛期6月22日-8月7日5次暴雨过程降水数值预报进行评估,得到5种数值预报产品给江苏省各区域的雨量预报提供了0.1824bit-0.2914bit信息等结论。  相似文献   
236.
盛夏南亚高压脊线位置变化与四川盆地伏旱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芮景新  李川 《四川气象》1997,17(4):19-21,5
南亚高压的季节性进展,与我省盛夏伏旱及降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着重分析了南亚高压逐旬脊线位置的变化与盆地盛夏伏旱及降水的关系,指出伏旱的产生与脊线的形态,通过盆地上空的脊线位置及稳定时间有关,同时注意到脊线各段的北跳时间与伏旱的强弱相关联,监视其活动具有一定的预报价值。  相似文献   
237.
238.
气象公益服务管理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亟待强化,人们迫切需要对公益服务管理的地位与作用,主要内容,目标与原则以及领导体制等问题进行系统化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239.
办公自动化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它以系统科学、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同时又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支撑,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技术。其基本要素包括:办公人员、办公机构、办公设备、办公信息、办公环境等,它是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对现代生产、流通和行政实行现代化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加快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是气象部门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气象业务现代化系统建设整体效益的重要保证.是气象事业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要求相适应并适度超前的重要前提。它的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九五”以至21世纪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