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7篇 |
免费 | 106篇 |
国内免费 | 5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8篇 |
大气科学 | 28篇 |
地球物理 | 71篇 |
地质学 | 207篇 |
海洋学 | 23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42篇 |
自然地理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2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去噪小波包能量法在水声信号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波包能量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去噪小波包能量法,该算法对信号小波去噪后,再用小波包能量法提取信号的特征;应用去噪小波包能量法研究了不同的小波去噪方法对水声信号分类识别率的影响,在实测信号样本集上用BP神经网络进行了识别实验。结果显示软阈值、硬阈值、弹性阈值3种标准的小波去噪方法均能明显提高信号识别率,其中最为显著的是软阈值标准去噪,信号的识别率可由未去噪的53 .3%提高到98. 3%,表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2.
利用小波包变换时频谱识别宁夏及邻区的地震和爆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dmey小波基函数分别对地震和爆破事件的垂直向记录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计算各事件信号的归一化时频谱值以及P波和S波时频谱值达到最大时的频率fmp和fms,比较地震信号和爆破信号P波段(0~6.25Hz)和S波段(0~6.25Hz)在各相同分解频带内的瞬时谱最大值差异,寻找合适的单项定量识别指标,并综合各单项识别指标形成综合识别判据。运用综合识别判据对银川台记录到的宁夏及邻区14个地震事件和19个爆破事件进行判别,结果表明,各单项定量识别指标的识别率均在80%以上,综合判别结果均与事件的真实类型一致。 相似文献
153.
研究了Detours开发包关于API的拦截原理,介绍了数字水印中的文本水印嵌入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地运用了这两种技术,提出一种文件保护方法,不但实现对文件使用者权限的控制,而且提供了对文件内容的完整性保护。 相似文献
154.
利用位置签到数据探索城市热点与商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源地理数据(Crowd Sourcing Geographic Data)是指由大众采集并向大众开放共享的地理空间数据。众源位置签到数据作为众源地理数据的一种,客观真实的反映了大众日常生活行为,包含大量丰富的社会化属性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众源位置签到数据的城市热点探测与商圈挖掘方法,首先对位置签到数据时空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设计并提出了众源位置签到数据时空数据库模型;其次,提出了位置签到数据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对众源位置签到数据的空间聚类分析,实现基于位置签到数据的商圈热点探测;最后,以武汉市为例,对街旁网截止2011年9月30日的众源位置签到数据进行了城市热点探测与商圈挖掘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众源位置签到数据挖掘的武汉市商圈分布与城市规划商圈具有强相关性,可用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与区域经济规划。 相似文献
155.
针对小波包处理地震非平稳信号过程中存在的“跳频”现象,以及现有方法不能快速准确地得到地震信号高层次小波包分解时频带序号和结点序号的排列规律的弊端,基于小波包变换算法和异或运算,提出一种频带序号到结点序号的快速转换算法。基于MATLAB平台,以唐山南北向地震波为例,编制相应程序进行分析,得到的地震频带序号与其小波包树结点序号的排列规律与现有方法得到的结果完全一致,验证了该转换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6.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7,(5)
以龙凤山营城组为研究对象,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CT扫描、X线衍射资料,研究绿泥石黏土的含量、产状、形成机理,以及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绿泥石黏土分布广泛,主要以颗粒包壳的形式产出,厚度在不同区域差别较大,多数在5μm左右,最厚可达10μm;绿泥石黏土包壳的形成主要受水介质条件的影响,多发育于三角洲平原及内前缘环境,黑云母、辉石及富铁、镁火山物质在早成岩阶段发生水解,为绿泥黏土石包壳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从离物源区较近的扇三角洲平原到靠近湖盆中心的扇三角洲外前缘,绿泥石黏土包壳的厚度、体积分数逐渐降低,浊沸石胶结物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加;绿泥石黏土包壳对储层物性具有破坏作用,特别是对渗透率的破坏,而绿泥石黏土包壳的发育是好储层的指示。该结果为龙凤山地区营城组致密低渗砂岩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7.
158.
浅谈岿美山钨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岿美山钨矿包括西部含黑钨石英脉组及南部矽卡岩白钨矿体,探矿均未超过500m标高以下范围;经过几十年的生产实践和对深、边部的勘探,认为石英脉型黑钨矿向南西方向侧伏明显,内接触带中有大量石英脉,且有不同程度矿化,有二次成矿的条件,砂包常见。指出矿区西部及北东、南东方向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9.
160.
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斑岩铜矿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准噶尔包古图铜矿是近几年新疆发现的又一个中型斑岩铜矿,其成岩成矿年代学的研究可以对矿床成因、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有更好的制约.包古图地区出露一系列中酸性小岩体,前人按照出露面积大小将这些岩体编号为Ⅰ-Ⅹ号.目前,Ⅴ号岩体已经进行了详勘,探明为中型铜矿,其他几个岩体也都程度不同的投入了勘探工作量,并且发现了较好的成矿迹象.本文利用锆石SHRIMP U-Pb法和单矿物K-Ar法对Ⅴ号岩体进行了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其中锆石25个测点的^206Pb/%238USHRIMP年龄大致可以分为加权平均值(335.6±7.8)Ma和(311.4±3.3)Ma的两组,前者被解释为捕获锆石,可能来源于包古图组凝灰岩或者深部的花岗质岩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后者为含矿岩体侵位年龄.本次研究获得成矿期黑云母的K-Ar年龄为(296.0±3.7)Ma和(297.3±3.8)Ma,结合我们以前所获得的辉钼矿Re-Os年龄310Ma,确定成矿时代为310~296Ma.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脉的K-Ar年龄为278~240Ma,根据穿插关系可以判定它们为成矿后脉岩.据此基本建立了包古图斑岩铜矿成岩成矿年代学框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