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9篇
  免费   796篇
  国内免费   720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270篇
地球物理   1553篇
地质学   1226篇
海洋学   698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75篇
自然地理   357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垂直岩脉的大地电磁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立峰  王绪本 《物探与化探》2004,28(1):53-56,61
对垂直岩脉的大地电磁响应进行解析推导,给出了TM极化和TE极化下高阻基底与低阻基底的垂直岩脉视电阻率解析公式,并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概括出垂直岩脉的大地电磁响应之视电阻率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992.
笔者从160口单井剖面、15条联井剖面及5个层位平面渐次展开了准噶尔西北缘前陆冲断带二叠纪逆冲断裂活动的沉积响应研究。各种成因扇体(冲积扇、水下扇、扇三角洲)在佳木河组和上乌尔禾组地层中最为发育,其沉积分布严格受不同时期活动的同生断裂控制。由早二叠世佳木河期至晚二叠世上乌尔禾期,扇体在克拉玛依-夏子街地区叠置程度较好,由盆缘向盆内迁移、推进明显;在车排子中拐地区叠置程度相对较差,局部略呈向盆缘老山收缩、后退趋势,表明红山嘴车排子断裂带与克拉玛依-百口泉断阶带、乌尔禾-夏子街断褶带逆冲活动的强度及地域迁移性有明显差异。二叠纪总体为一由弱到强的前展式推覆冲断及渐进式扇体迁移模式,即随同生控扇断裂由老山向盆缘的前展式推覆活动,相应地,各构造带扇体逐渐由盆缘向盆地方向发育、推进,扇体面积不断扩大,显示出明显的渐进式迁移的沉积响应,两者形成良好的耦合性。进而引入“活动性指数”的概念与方法,对前陆冲断带同生断裂的冲断活动强度进行了定量化统计分析,据二叠纪冲断推覆事件的地层、沉积标识,识别出3个逆冲推覆幕、7个逆冲推覆事件,划分出P1j-P1f、P2x—P2w、P3w三套构造层序,并指出在P1f、P2x及P2 3w各时期,由红山嘴-车排子→克拉玛依-百口泉→乌尔禾-夏子街构造带,同生断裂活动性趋于增强;在乌尔禾-夏子街断褶带,由早二叠世佳木河期到中、晚二叠世乌尔禾期,冲断推覆强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93.
将加肋地基板作为板-梁耦合系统,考虑弹性地基模型,建立土—基础耦合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富氏积分变换及其逆变换,演绎出双向正交加肋钢筋混凝土地基板在设备谐激力作用下的振动响应的半解析解法。结果说明,在土建设计中,为了减少振动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应考虑动力设备基础的隔振和减振问题。数值算例也表明,本方法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94.
华北中北部地区震源参数和场地响应的联合反演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遗传算法反演华北中北部地区27个地震震源谱的低频水平、拐角频率和25个台站的场地响应。具体方法是利用研究区的平均衰减模型对记录谱进行路径校正,然后假定每一个地震的ω^2模型,调整低频水平和拐角频率使所有台站场地响应的标准偏差最小,最后给出参与计算的每个台站的场地响应。结果表明,17个基岩台中11个台的场地响应在1~20Hz范围内接近1,6个基岩台的场地响应部分频段放大或缩小3倍以上。8个井下摆台站的场地响应形态相同,表现为低频放大,高频部分迅速衰减。地震矩与震级的关系为logM0=17.1 1.13ML,地震矩与震源半径的关系为logM0=19.4 0.0052r。  相似文献   
995.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主要思路是:系统在稳定状态时加载响应与卸载响应的比值与非稳定状态时加载响应与卸载响应的比值是完全不同的。大震前加卸载响应比升高和能量加速释放这两种现象可以用来对地震进行中期预报。同时,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和能量加速释放可能有相同的物理机制。为了验证这种地震预报方法的可行性,我们研究了几例发生在澳大利亚与中国,M5.0~7.9之间的地震,其中包括破坏严重的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地震和中国的唐山地震。我们利用以震源中心一定范围内的数据计算了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和能量加速释放的幂律拟合。能量幂律加速释放存在一组最佳的拟合,一定范围内加卸载响应比达最大值表明加卸载响应比也有一个临界区尺度。进一步讲,加卸载响应比与能量加速释放的临界区尺度是相似的。这些结果表明加卸载响应比与能量加速释放有相同的物理机制。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会对这种物理机制提供更好的解释,同时也能对地震的中期预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地图》2005,(3):7-7
2005年3月20日至6月20号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西藏登山队将联合对珠穆朗玛峰地区开展以“珠穆朗玛峰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为主的科学考察.这是我国第4次对珠峰地区进行大型科学考察.也适逢珠穆朗玛峰登山科考30周年。这次科学考察主要包括大气、冰川、生态与环境以及地质等方面的内容.将是对以往历次考察资料和成果的补充和升华.加深该地区对全球变化特殊响应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7.
将海南岛及其近海的地震应变能作为响应因子,对该地区的中强以上的地震在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地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是该地区中期或者短期的前兆异常,为该地区中短期地震监测和预报提供了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天津地区近场井下数字地震波形记录,基于遗传算法,采用Atkinson方法得到了天津地区的品质因子Q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f)=97.0f0.98.采用Moya方法反演了地震的震源参数和台站的场地响应.  相似文献   
999.
浙江地区地震波衰减和场地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浙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发生在浙江省及其附近海域的中小地震的波形资料,采用互相衔接的三段几何衰减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联合计算,通过在频率域内的分析,测定和研究了浙江地区剪切波的几何衰减和非弹性衰减以及场地响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验证Mora等人利用固体点阵模型研究加卸载响应比结果的统计稳定性,本文进行了统计实验。每种情况使用24组试件,每一个试件具有相同的宏观参数(潮汐扰动应力的振幅A、周期T、构造应力加载率k),但是粒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单轴压缩实验的结果表明:在灾变破坏发生以前的一定时间内,整体平均的加卸载响应比值明显升高,与大地震发生前观察到的加卸载响应比值异常升高是一致的。在剪切实验中,我们发现有两个参数控制着地震与潮汐应力的相关性。一个参数是A/(kT),该参数控制着最大地震率与扰动应力最大振幅的相角差。当该参数增加时,该相角差降低。另一个参数是AT/k,该参数控制着模型地震概率密度函数的高度。当这个参数增加时,概率密度函数变得又尖又狭窄,表明潮汐应力有很强的诱发作用。剪切实验中加卸载响应比的统计研究结果也表明,除了在潮汐诱发作用很强的情况下,卸载周期中数据缺乏导致加卸载响应比不能计算外,较大事件更容易出现在加卸载响应比的较高阶段,该结论更进一步支持加卸载响应比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