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7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670篇
测绘学   1805篇
大气科学   1635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202篇
海洋学   99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172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飞机探测云物理数据集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收集大量历史和现今的飞机探测物理资料,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和检验,并进行统一整理、加工、规范和信息化处理,形成了具有规范格式和详细说明文档的"飞机探测物理数据集"产品.该数据集产品具有分类查询、数据导出、格式说明等功能,可以按照时间属性、地理空间属性、数据种类等不同属性对该数据集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多元化使用.借助于"气象科研数据共享平台","飞机探测物理数据集"产品已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在此应用基础上,包括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内的许多科研或业务项目已经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2.
2008年1月南方一次冰冻天气中冻雨区的层结和云物理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陶玥  史月琴  刘卫国 《大气科学》2012,36(3):507-522
2008年1月中下旬, 我国南方经历了四次历史罕见的冰冻雨雪天气。本文针对2008年1月25~29日的一次典型冻雨天气过程, 在实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CAMS) 中尺度分辨模式对1月28日~29日的冻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研究了冰冻天气形成的大气层结及系冻雨区的宏微观结构特征, 初步分析了冻雨形成的微物理过程及物理成因。结果表明, 深厚而稳定的逆温层和低空冷层的存在是大范围冻雨出现的直接原因。此次南方冰冻过程中, 湖南和贵州两地冻雨形成的物理机理不同, 不同冻雨区上空为两种不同类型的, 对应两种不同的微物理结构和大气层结结构。湖南冻雨区层较厚, 顶温度较低, 属于混合相, 中高层存在丰富的冰相粒子 (雪的比含水量最大)。湖南冻雨在 "冷—暖—冷" 层结下, 通过 "冰相融化过程" 形成, 即在锋面之上的对流层中层水汽辐合中心内形成的雪, 从高空落入暖层, 雪融化形成雨, 再下落到冷层后, 形成过冷雨滴, 最后接触到温度低于 0℃的物体或降落到地面上, 迅速冻结形成冻雨。而贵州冻雨区层较薄, 顶温度较高, 属于暖, 中高层基本无冰相粒子, 低层为水和雨水 (水的比含水量最大)。贵州冻雨是在 "暖—冷" 层结下通过 "过冷暖雨过程" 形成的。即水汽沿锋面抬升, 在对流层中低层的水汽辐合中心内, 经过冷却凝结成滴, 通过碰并滴增长的雨滴下落到低空冷层, 形成的过冷却雨滴直接冻结形成冻雨。  相似文献   
103.
侯淑梅  路西曼 《山东气象》1997,17(2):18-20,24
主要利用东营市713数字化雷达回波和红外卫星图资料,分析了1996年7月20日东营地区降雹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和卫星图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雷达回波具有明显的雹回波的特殊形状和跃增阶段,跃增是冰雹与雷雨回波的一个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04.
基于美国AMF寿县观测的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能源部大气辐射观测计划移动观测ARMAMF(atmospheric radiation measurement mobile facility)2008年首次在我国寿县开展综合观测,为研究特性提供了很好的资料平台。本文在此次雷达等观测资料基础上,研究了寿县秋末冬初高、厚、量及其辐射特性,结果发现,寿县有76.3%的观测日有出现,54.0%的观测时间有覆盖,中(以下简称M)和高(以下简称H)出现频率占全部系的76.7%,天气系统对寿县系形成有较大影响;底高度大于3km的降水性(以下简称P)出现频率占全部P的67.7%,是底高度小于3kmP的5.3倍,发生在下午的降水占全部P的47.8%,气溶胶可能对P的这种分布有较大影响;和气溶胶减少地面短波辐射的日均值达一99.1W/m。,其中气溶胶减少约占25.1%。不同高度和厚度对地面辐射通量的影响有较大差异,P产生最大的冷却效应(一201.9W/m。),厚度小于2km的H对地面辐射通量的减少量最少(一32.9w/m。)。另外,用地面单点辐射观测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资料估计结果对比发现,两种资料有较大差异,差异可达-1.9~-36.9W/m。  相似文献   
105.
对利用FY2和GMS静止气象卫星建立的东亚地区气候数据集(EAGSCDR FY2 and GMS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Climate Data Record over East Asia)进行了检验和评估,使用的检验源数据包括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与国际卫星气候计划ISCCP D2月平均量数据集.对由上述3种不同观测手段得到的多年平均总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3种资料的总量分布形势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是在40°N以北地区,ISCCP和EAGSCDR得到的总量在量值上高于地面观测值.用地面观测资料检验华南及长江流域EAGSCDR的检测产品的结果表明,总的准确率为82.10%,总漏判率6.85%,总误判率为11.05%,秋冬季节准确率偏低.EAGSCDR与ISCCP量都是由卫星资料处理得到的,二者差异主要来自算法的不同,检验结果表明,EAGSCDR中的量产品精度优于ISCCP量,并且其时间分辨率可达到1 h,空间分辨率达到5 km,由此可见,EAGSCDR的产品比ISCCP产品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6.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图、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飞行探测数据,对影响2011年4月17日河北抚宁县森林大火的一次冷锋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宏观分析,过程降水的水汽仅来自冷锋自身所携带的微弱水汽,水汽辐合值较小,不利降水;2)微观分析,冷锋层状系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存在较薄的过冷水区,小粒子数浓度大于20 cm-3区占一定比例.飞机催化作业后,雷达回波强度增强,CAS(气溶胶粒子探头)探测的小粒子数浓度、含水量及粒子平均直径均有明显变化,说明该次冷锋系有一定的增雨潜力.  相似文献   
107.
气候系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气候反馈机制,而气候模式对这些反馈机制描述的差异,正是造成不同模式对同一直接辐射强迫(如二氧化碳加倍)的响应不同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正确描述气候系统中的各种反馈作用,气候模式才可能用来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进行预测。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气候系统及模式反馈机制分析研究时所常用的一些概念,如气候敏感性参数、辐射强迫等,随后概述了气候模式反馈机制比较分析时常用的各种方法,并指出了这些方法各自的优缺点。而详细的有关气候系统及模式中反馈作用及其机制的分析则在文章的第II部分给出。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冰雹模式模拟的一次冰雹降水过程中降水粒子廓线和微波辐射传输模式结合,分析了冰雹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微物理含量垂直结构变化及其对微波亮温的影响,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如果微波通道受到降水粒子散射和辐射的共同作用,如降水早期的85 GHz亮温,成熟期的19 GHz亮温及消散期的37 GHz亮温,由于辐射和散射信息互相抵消,致使亮温随雨强的变化较复杂,这些通道亮温和雨强的相关性明显降低,不宜被用来反演地面雨强。2)根据19 GHz亮温随地面雨强或冰相粒子柱含量的改变,可以大致确定降雨的不同阶段:在发展阶段,主要是降雨层以上的冰相粒子,尤其霰粒影响19 GHz亮温,致使其亮温与冰相粒子柱含量具有较好的负相关,而与地面雨强相关性较差;在成熟阶段,主要受雨水上层逐渐增加的辐射和冰相粒子散射共同作用,使得19GHz亮温与地面雨强和冰相粒子柱含量的相关性都不太好;在消散阶段,19 GHz亮温主要受较强的雨水辐射影响,与地面雨强和冰相粒子柱含量均有着较高的正相关。3)37 GHz是相对比较稳定的通道,其亮温与地面雨强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尤其与冰相粒子柱含量相关性更好,因此是反演地面雨强和冰相粒子柱含量的最佳通道。85 GHz亮温对降雨体的中高层结构较为敏感,使得其亮温随地面雨强增加而降低的变化比较离散,不如37 GHz的集中。  相似文献   
109.
利用祁连山区及周边29 个气象观测站近41 年秋季形状和气温观测资料, 分析了祁连山区秋季层状出现频率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特征, 探讨了秋季层状出现频率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并选用同期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 对祁连山区秋季层状的环流特征和水汽输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祁连山区秋季层状出现频率为8%~26%, 呈西少东多的空间分布。②近41 年来, 祁连山区秋季增温1.2℃, 气温变化的倾向率为0.29℃/10a, 80 年代中期以后发生了增温的突变。③祁连山区秋季层状的出现频率呈明显的减少趋势, 近41 年来减少约11%, 倾向率为-2.7%/10a, 尤其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与同期祁连山区显著增温相对应, 层状出现频率减少更为明显, 层状出现频率与气温呈明显的反相变化趋势。④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祁连山区的层状出现频率减少, 减少的幅度从西北向东南递增。当祁连山区秋季平均气温在升高1℃ 时, 祁连山区层状出现频率减少2%~10%, 祁连山西段、中段减少2%~4%, 祁连山东段减少4%~10%。⑤祁连山区秋季层状偏多与偏少年在欧亚500 hPa 环流场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层状偏多年, 极涡向亚洲北部伸展, 东亚大槽较偏弱, 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 脊前偏北气流引导极地冷空气沿偏西北路径向中国西北地区输送, 中亚地区到高原上不断有低值系统发展东移, 同时南支槽加强, 来自阿拉伯海、南海、东海的暖湿气流向内陆地区的输送明显加强, 与进入高原北部的冷空气交绥, 从而使祁连山区层状出现频次增多;层状偏少年, 中亚-中国西北地区暖性高压异常加强, 东亚大槽偏强, 冷空气活动路径偏东, 亚洲大陆至西太平洋冬季风特征明显, 偏北风加强, 不利于东南暖湿气流向西北内陆地区的输送, 冷暖气流在祁连山区交绥次数减少, 从而使祁连山区层状出现频次减少。⑥印度洋沿孟加拉湾的向北的水汽输送, 副热带西太平洋的偏东气流在南海和中南半岛附近转为向北的水汽输送, 地中海、里海的西风带纬向水汽输送是3支影响祁连山区秋季层状多寡的水汽输送通道, 进而对祁连山区秋季降水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0.
本文通过对曲靖市711B数字化雷达冰雹回波特征进行分析,总结2002年~2003年曲靖市防雹工作3年取得的经验,以期提高县级防雹指挥人员雷达回波分析能力和作业指挥能力,在防雹作业中科学的安排防雹炮弹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