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505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01.
从塔里木盆地看中国海相生油问题   总被引:175,自引:3,他引:172  
梁狄刚 《地学前缘》2000,7(4):534-547
塔里木盆地厚达 5~ 7km的海相寒武、奥陶系 ,可划分出下、中寒武统和中、上奥陶统两套工业性烃源岩。油源对比证实 :盆地目前保存下来的海相成因工业性油藏 ,主要来源于中上奥陶统泥灰岩。正是因为塔里木盆地比四川、鄂尔多斯盆地多了一套中等成熟的中上奥陶统油源岩 ,所以能够找到海相油田。笔者认为 :海相工业性烃源岩不必很厚 ,但w (TOC)应≥0 .5% ,碳酸盐岩要含泥质 ;海相源岩往往并不发育在凹陷中心 ,而发育在 4种有利沉积相带上 ;碳酸盐岩具有“双重母质”的特点 ,浮游藻类偏油 ,底栖藻类偏气。海相源岩的形成模式有“保存模式”和“生产力模式”两种 ,分别对应于塔里木寒武系和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塔里木古生代克拉通早期活动、晚期稳定、持续降温的演化史 ,有利于海相油气的多期成藏和晚期保存。  相似文献   
602.
布容法则及其在中国海岸上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布容(Bruun)法则是预测海平面上升引起海岸侵蚀最早的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根据中国砂质和淤泥质海岸的情况,布容法则可定性地解释海平面上升与海岸侵蚀的关系,在满足它要求条件的海岸地段和发育时期,用它预测海岸侵蚀或许是可能的。但是,若不严格审查海岸环境和条件,把它作为海平面上升情况预测海岸侵蚀的普遍模式,有待更多的研究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603.
今年4月12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在天津组织国家计委、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部门的有关专家对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完成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土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信息系统及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子专题“中国海洋资源综合数据库集成”进行了验收。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604.
海底沙脊地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海底沙脊地貌的研究成果、技术方法以及东中国海沙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弓京港辐射沙脊群成因的研究依然是国内沙脊研究的焦点;东海中北部陆架沙脊地貌形成时期(海进与海退期)、沉积类型(现代、残留及潮流沉积)、沉积动力及沉积模式等研究尚存在较多争议;古潮流场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最新多波束探测数据显示,东海中南部外陆架60 m以深海域广泛分布线状沙脊群,其规模较前人预测的更大、范围更广,与长江口外喇叭状地形区中的沙脊地貌在空间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上均存在差异。未来若能在利用多波束探测数据的基础上,对单道地震剖面、柱状样品以及钻孔等获取的多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将更有利于对沙脊地貌的精细结构、时空展布规律以及成因机制和演化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605.
张昭  刘瑞玉 《海洋科学》2006,30(5):18-27
报告了蝉虾亚科Scyllarinae分类研究最新进展和中国海的种类。根据Holthuis 2002年在蝉虾属ScyllarusFabricius,1775之外为印度-太平洋的种建立了13个新属的最新研究进展,记载中国海蝉虾亚科8属12种,内含1新纪录;讨论了有关的分类问题和地理分布特点,纠正了过去的错误鉴定,分清了种的混淆。  相似文献   
606.
中国海温度跃层分布特征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收集南海以及台湾周边海域1900~2004年共105a的海洋调查资料,按0.5°×0.5°网格进行计算统计分析温度跃层的基础上,参考总参气象水文中心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制开发的中国海海洋水文分析应用系统,以及相关海洋水文图集,阐明了整个中国海温度跃层的海区和季节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中国海地理、气象和水文条件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致使温度跃层类型多,区域分布差异悬殊、变化复杂。温度跃层对海洋科学、舰艇航行及国防建设等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607.
本文根据多年历史资料统计分析了东中国海海面温度(海温)场对厄尔尼诺与反厄尔尼诺事件的遥响应情况,结果表明东中国海海温与厄尔尼诺事件有密切的关系,其年际变化特征与一些学者提出的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相吻合,同时,分析还发现上并年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前冬半年海温异常偏高,而下半年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年冬半年海温异常的偏低,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08.
根据在中国近海采集到的标本,描述多毛类环节动物一新种——中华竹节虫(Sabaco sinicus sp.nov.)。该物种标本在乌沙科夫等(1962)报道后一直被错误鉴定为钩齿短脊虫(Asychis gangeticus Fauvel,1932)。我们基于以下性状将该种描述为一新物种:项沟和前三个刚节具深棕色色素点;刚节4–6的腺体分布特征;肛前节无刚毛;肛漏斗喇叭状,背侧小叶呈扁盘状;具膝状的背刚毛、表面有或无螺旋刺毛带的细毛状背刚毛;腹刚毛为排成一列的鸟嘴状齿片刚毛。钩齿短脊虫和该新种的区别在于前者身体无色素点,肛板背侧小叶呈三角形。自1950s以来,该物种的分布区已经从长江口以南海区明显向北扩展。  相似文献   
609.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36(1):122-122
《海洋开发与管理》创刊于1984年,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和海洋出版社主办,是我国海洋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以来一直秉承“服务海洋主体工作、促进海洋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刊发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成为海洋工作者的良师益友。本刊录稿范围包括:海洋开发、蓝色经济、海洋管理、生态环保、海洋工程、预报减灾、战略规划、政策法律、极地科考和深远海调查等领域的研究文章。我们诚挚邀请国内外潜心研究海洋相关问题的专家学者,踊跃在本刊发表文章,交流观点。  相似文献   
610.
《海洋技术学报》2019,38(4):115-116
《海洋技术学报》是由国家海洋局主管、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和中国海洋学会联合主办的海洋类科技期刊,创刊于1982年(前身为《海洋技术》),双月刊,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唯一以刊载海洋技术进展与应用的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海洋环境观测/监测/探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域海岛管理、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工程等相关技术领域的前沿性、原创性、学术性及应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报道和综述等,旨在反映和记录世界海洋技术领域最新理论与技术创新成果,推广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和新材料在海洋领域中的应用,以推动我国海洋高新技术及海洋新型技术产业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