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1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测绘学   440篇
大气科学   135篇
地球物理   136篇
地质学   730篇
海洋学   235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59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华北晚古生代含煤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煤盆地。笔者通过对盆内49个典型剖面,50个辅助剖面的环境分析,以及层序地层学研究,将其划分为Ⅰ—Ⅲ级层序及Ⅳ级准层序,共4级地层单元。Ⅳ级准层序相当副层序。一个Ⅳ级准层序内所含的煤体称为煤层。全区自晚石炭世至晚二叠世早期所限定的7个成煤期内,共圈出煤组7个,煤层20层以上,以B3,D2,G71煤层最具工业价值。B3煤层分布于盆地北部,G71煤层分布于盆地南部,D2煤层全盆地均有分布。煤层聚积受多种因素控制,而构造活动及海平面升降则是第一位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92.
陆相断陷盆地超厚煤层异地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前国内外有关煤层成因模式的研究较为薄弱,我国许多中、小型断陷盆地中所特有的超厚煤层至今成因不明,笔者如实地将煤层作为沉积体看待,深入到煤层中去考察和分析其各种成因标志,将它与煤层顶、底板的成因标志分析结合起来,并且通过聚煤期的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研究,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和成煤物质堆积的动力学物理模拟来确定煤层形成机制,在大量实际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异地--亚原地--原地混合堆积模式”;介绍了这方面研究的进展及存在问题,并且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3.
地域分异的灰色聚类方法研究 --以温州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直接采用灰色关联聚类进行地域分异,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对灰色关联聚类算法进行改进,则可取得满意的结果。结合温州市实际情况,提出地域分异指标的确定原则,采用改进后的灰色关联算法,得出温州市所辖11个区、县、市的聚类谱系图,并将温州市所辖11个区、县、市分为沿海平原城镇-工业发达区,沿海平原农耕区、西部山地生态脆弱和东部沿海岛区,对每区的景观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994.
银川盆地CK1孔第四纪孢粉资料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银种盆地北部重点井CK1孔(深300.39m)第四纪孢粉分析为例,采用R型因子分析、R型系统聚类、模糊分类等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孢粉组合带的划分及孢粉资料数值分析,根据对应分析结果进行古环境解释。  相似文献   
995.
铁法盆地西部矿区16^#煤聚积环境背景及聚煤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法盆地西部矿区16^#煤是在冲积扇前网结河-湖缘三角液-湖泊环境组合背景上大面积泥炭沼泽化而形成的。聚煤环境有湖缘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湖滨泥炭沼泽、冲积扇前湿地泥炭沼泽和网结河湿地泥炭沼泽。其中,湖滨和湖缘三角洲平原泥炭治泽垂向叠加地段构成北部富煤带的主体,冲积庐前湿地泥炭沼泽形成了南部富煤带的主体。  相似文献   
996.
张愉才  李家英 《地球学报》1996,17(Z1):163-167
非常好的硅藻和金藻组合出现在南极乔冶王岛菲尔德斯半岛西湖全新世沉积物中,共计硅藻有21属,131种和变种。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西湖W5、W4、W3、W24个钻孔柱状剖面中硅藻群进行研究,可以划分出10个硅藻组合,显示出硅藻组合的演化趋势和变异特征。研究重点是硅藻群的生活环境特征及其变化,重建古地理环境,提示南极西湖环境与气候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997.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已成为水处理药剂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近年来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机理的研究进展 ,包括我们所最近研制的三系列含水聚硅酸铝铁钠废水净化剂 ,它们的优缺点及其絮凝机理。重点阐明研制絮凝剂时通常采用共存阴离子和活性硅酸与铝盐或 /和铁盐的聚合作用 ,并探索絮凝剂中各组分对絮凝剂的絮凝效果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8.
<正> 叠合盆地,是指经历了多期沟造变革、由多个单型盆地经多方位叠加复合而形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盆地。我国内陆大型含油气盆地基本上都属于叠合盆地,其形成和发展演化受控于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的发展,具有多旋回性。由于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其原型盆地性质往往发生变化,一般又称为残留盆地、改造型盆地或叠合—复合盆地。多期构造演化特征往住表现为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盆地,晚古生代海陆交互相(含煤)盆地,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呈现多方位叠置,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和阶段性,在不  相似文献   
999.
非饱和土施工开挖后强度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施工开挖过程中,非饱和土的强度参数会发生变化,而在设计中多采用原状土的各项力学指标,这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误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三轴试验,通过对非饱和土施工时的应力路径的模拟,研究了由于基坑开挖所产生的扰动对土体的强度参数(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以及这两个强度参数的变化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些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高岭土有机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二甲亚砜、丙烯酰胺、硅烷等多种有机改性剂对高岭土进行了有机夹层、吸附改性。经有机改性。高岭石的层面间距d(001)可增大到1.1454nm,并且与丙烯酰胺加热后形成稳定的了聚丙烯酰胺-高岭土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与硅烷形成稳定的有机无机复合体。改性后的高岭土与有机物的相溶性大大提高,从而为更好地开发应用高岭土做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