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2篇
  免费   434篇
  国内免费   398篇
测绘学   99篇
大气科学   403篇
地球物理   342篇
地质学   1043篇
海洋学   1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36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1940年   1篇
  1935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板块俯冲时海沟位置存在不变、前进和后撤3种情况, 后撤俯冲可能造成弧后扩张. 层析成像等资料显示:太平洋板块低角度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后没有穿透670 km相变界面, 而是平卧于该界面之上.这种平卧过程可能始于28 Ma前. 地球动力学计算表明:俯冲板片前缘触及上下地幔相变界面而受阻平卧时, 有利于形成后撤俯冲和弧后扩张. 中国东北火山形成很可能属于这种后撤俯冲、远离海沟陆内弧后引张、地幔热物质上涌、减压熔融的情况.   相似文献   
52.
一次强风暴的垂直环境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力强  周小珊  杨森 《气象》2004,30(9):3-8
应用MM 5模式对东北冷涡诱发的 2 0 0 2年 7月 1 2日强风暴进行了数值模拟 ,较成功地模拟出中尺度强对流风暴。发现冷涡后部中层干冷空气绝热下沉是东北冷涡 70 0hPa附近干暖盖形成和维持的重要机制 ,而低层暖湿气流爬升及干暖盖的抑制作用是东北冷涡强对流不稳定能量积累的重要机制。风暴发生前持续的低层西南风到中层西北风的风垂直切变产生的差动平流 ,加剧了层结不稳定 ,而风暴临近风垂直切变方向的快速逆转使热成风不平衡 ,必须通过激发垂直环流以适应其变化 ,对风暴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中国东北部地区埃达克岩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5,他引:15  
中国东北部地区埃达克岩分布较广,以吉林居多,内蒙古东部和黑龙江较少。本区埃达克岩分别形成于古亚洲洋、蒙古一鄂霍茨克洋和环太平洋三个构造带,时代为早古生代中期一中生代。区内以埃达克岩为成矿主岩的热液矿床矿种主要为Au和Cu,其次为Mo;成因类型主要为斑岩型、岩浆热液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时代主要为早古生代中期、晚古生代晚期及中生代中晚期。依据本地区埃达克岩和与其相关的热液矿床特征及产出的构造部位,将本区以埃达克岩为含矿岩的热液矿床划分为大兴安岭北部、蒙吉黑和吉黑东部3个成矿区。  相似文献   
54.
苏里格庙气田主要产气层为上古生界石盒子组盒8段,属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复合砂体近南北向展布;单砂体的厚度变化大,非均质性明显,储渗变化大。盒8段含气砂岩在AVO资料上有明显反映;在综合测井资料上,盒8段表现出自然伽玛测井值、密度测井值、补偿中子测井值都偏低,电阻率、声波时差测井值较高,出现了大幅度的自然电位异常。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技术测得苏里格庙区某井盒8段3555.9m~3559.6m为气层,3560.6m~3572m为气水层,与生产实践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55.
我国东北与蒙古国铁路通道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增强东北铁路的网络功能、形成泛亚铁路网的宏观背景出发,在对东北相关铁路、蒙古国铁路进行现状分析、诊断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东北铁路与蒙古国铁路接轨、形成新的铁路通道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及该铁路通道的形成对促进蒙古国的经济发展及参与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完善东北铁路的网络功能及提升对外开放度的重要作用,最后对铁路通道建设的有利条件与障碍性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6.
地质构造沉降是地壳的一个长期、缓慢运动过程。开展区域性地质构造沉降GPS监测研究,对地质调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高精度GPS高程测量在江汉~洞庭湖平原区构造沉降观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7.
利用各种气象资料,对东北中部初冬出现的第一场大雪天气进行预报,归纳出这次天气过程的预报思路,总结初冬大雪天气应具备的环流演变、系统发展、物理量条件等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58.
建成省市气象台可视会商系统,对于发挥国家级和省级天气预报中心对市(州)台的指导作用,提高我省各级气象台站天气预报准确率,特别是对在灾害性天气的联防和预警中发挥作用,更好地为全省各级政府决策、工农业生产、防汛抗旱以及生态省建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及时、主动、准确、优质的气象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
末次冰期东海陆架平原上的长江古河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探测资料, 划分出虎皮礁凸起东南部浙东-西湖凹陷区末次冰期古河道体系.古河道充填沉积体的分布表明, 在末次冰期低海面时期, 长江主要途经长江凹陷进入外部陆架低地平原, 由于平缓地形的缓冲作用, 流入冲绳海槽的大型古河道难以发育, 但对低海面时期冲绳海槽北部的淡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进一步分析认为, 在长江口外有6条大型古河道系统(A~F), 是末次冰期长江在东海陆架平原上的主要流路, 古河道分布与现在海底带状高地形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0.
自1981年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以来,宁波市发扬爱树植树护树优良传统,全民植绿、社会参与、人人尽责,把荒山变成了林海,使大地披上绿装,让森林走进城市。2010年,宁波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开启高水平国土绿化新阶段。全市森林系列创建如火如荼,平原绿化、四边三化、森林美化彩化珍贵化不断深入,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创建层层推进,让城市拥抱森林,成就绿色新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