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7篇
  免费   1501篇
  国内免费   1083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2236篇
地质学   4177篇
海洋学   642篇
综合类   448篇
自然地理   21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312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4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42.
43.
环台湾岛海域半日潮波特征的三维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1997版POM海洋模式,首次应用于环台湾岛海域的潮波数值研究.得到该海域的半日潮波主要为23°N以南西太平洋传来的胁振潮.影响台湾海峡的半日潮波分别由海峡南北口传入的两支潮波,且北支强于南支.福建沿岸湄州湾-兴化湾为最强潮区,其M2分潮最大振幅可达240cm.最强潮流区位于澎湖水道,M2分潮最大潮流达196cm/s.环台湾岛海域潮波潮流水平结构上除海峡北部原有一个圆流点外,还发现另外存在4个新的圆流点.潮流垂直结构上主要为右偏,接近底层处为左偏.  相似文献   
44.
海洋地质学既是海洋学,也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自1960年建系以来,围绕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生产建设和资源调查开展了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45.
根据地质、地貌及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探讨展布于云南边陲哀牢山两侧的北西向断裂组成的红河断裂构造带,在东南亚的延伸特征。提出在该延伸带两侧沉积建造、构造活动,地球物理场和大地构造发展上均有显著差异。并进一步探讨该断裂构造带在大地构造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东海海底地形分区特征和成因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东海一直以其特殊的大地构造地位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关注,但作为主要受构造控制的东海海底地形的研究,以往简单趋势性描述居多,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尚不多见。不久前完成的高精度、全覆盖多波束海底地形勘测覆盖了东海部分外陆架、大陆坡全部、冲绳海槽和东部岛坡的一部分,取得了海量的测深数据。据此编绘的勘测多波束水深图和结合测区外的传统资料编绘的海底地形图使我们有机会可以重新审视和系统研究东海的海底地形特征。在定量确定了陆架坡折线、陆坡坡脚线和东部槽坡坡脚线的基础上划分出了大陆架、大陆坡、冲绳海槽平原和东部岛坡4大地形区,继之对各区的海底地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并在区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5条剖面进行了剖析。另外,从地球内营力和外营力两方面分析了影响东海海底地形发育的因素。调查分析表明:整个东海地形分带明显,地形类型多样:大陆架十分宽阔,总体北宽南窄,从大陆向海平缓倾斜,发育了广泛的NW-SE向沙脊群,自大陆向东南呈扇形发散;大陆坡呈NE-SW向条带展布,海底地形陡峻,呈阶梯状下掉,总体北缓南陡,其上峡谷密布,上穿切外陆架,下直达海槽,同时坡麓上海台沟谷伴生发育;冲绳海槽北浅南深,其内在平坦的背景上发育了众多的海山和海丘,其中心又有槽中槽地形;东槽坡地形复杂,发育了  相似文献   
47.
山东三山岛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山岛金矿床位于莱州市三山岛—仓上断裂带内,矿石主要为蚀变岩和含金石英脉2种类型。随着胶东金矿床研究的深入和三山岛金矿资源的不断减少,对三山岛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及深部开发前景问题研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针对上述问题,对三山岛金矿床2种类型矿石的成矿流体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代表成矿早—中期的蚀变岩型矿石形成于中温(均一温度为325~240℃)、低盐度(2.07%~6.88%)、低密度(0.720~0.868g/cm3)、酸碱性不均匀(pH=3.27~10.43)、以氟化物和氯化物为成矿物质载体的还原性流体;代表成矿中—晚期的含金石英脉型矿石形成于中—低温(均一温度为306~160℃)、低盐度(1.05%~9.73%)、低密度(0.739~0.962g/cm3)、碱性(pH=9.25~9.85)、以氯化物和硫化物为成矿物质载体的还原性流体。成矿流体性质的转变反映了成矿流体处于由比较封闭到比较开放的构造环境的转变期,且成矿流体早期以原生岩浆水为主,后期有变质水、大气降水以及海水的参与作用。三山岛金矿成矿深度为2.5~5km,根据目前的开采深度推算其深部还有一定的资源量可供开发。  相似文献   
48.
This paper studies a landfill where there are three faults running through. As serious pollution has occurred to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landfill is to be closed up and renovated. The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fracture structure in leachate pollution at the landfill. The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in several stages. First,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he pre-renovation landfill with three faults running through and the landfill after renovation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n,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parameters of the two mathematical models were determined. The groundwater level of the landfills was simulated in order to modify the two mathematical models. As a result, a feasible mathematical model was achieved. Based on this model, a comparison was made of the COD concentration variations in the inside leachate and outside leachate between the two landfills. Accordingly, the impacts of the fracture structure on the pollution of leachate at the landfills could be identified.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while faults contribute to the migration of ieachate, they also serve as a confluence of leachate, thus further deteriorating the environment. The COD concentrations of the inside leachate and the outside leachate of the pre-renovation landfill are respectively 800 mg/L and 220 mg/L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post-renovation landfill. Therefor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handle the ieachate seepage in areas where there are faults as well as the neighboring areas so as to get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under control.  相似文献   
49.
祁阳山字型构造质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及构造变形特征,对祁阳弧形构造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分析表明,传统山字型构造机制难以解释祁阳弧形构造的诸多特征,且前人认为变形动力来源于东西向挤压应力场,也与印支期区域构造应力场实为NWW向的构造背景不符,因此祁阳弧形构造并不属典型山字型构造。基于研究区构造活动的客观实际,提出祁阳弧形构造的可能形成机制:NW向基底隐伏断裂和NNE-NE向主干断裂分别于印支期和燕山期产生强烈左旋走滑活动,从而使区域NNE向构造线在中段产生左旋偏转成为NNW向,从而形成S形的祁阳弧形构造。这一机制可较好解释祁阳弧形构造的若干特征,如关帝庙穹窿呈NWW走向、北反射弧构造形迹不显著、北弧弧顶脱位及内弧曲率大于外弧、南弧弧顶脱位、紫云-中田-高峰串珠状穹窿的形成等。上述认识对华南地区弧形构造研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除山字型构造作用和砥柱作用外,还应注意断裂走滑等其他构造活动对弧形构造的制约,以及多次构造活动叠加对构造形迹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浑河断裂带是深大断裂-郯庐断裂的北延分支,横贯抚顺市区,在断裂带之上及其两侧建有诸多大型工矿企业及民用建筑,断裂带的稳定与否关系到抚顺市的城市安全。近期,浑河断裂带抚顺市区段的个别次级断裂发生活动,并已造成严重的城市建筑破坏。局部断裂活动的成因,为城市决策者所关注。本文利用抚顺市城市平面控制网相隔17a的两期GPS测量数据,应用大地形变分析的理论方法,对浑河断裂带抚顺市区段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结论:浑河断裂带抚顺市区段的宏观地质构造在此期间活动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