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51篇 |
免费 | 1709篇 |
国内免费 | 93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48篇 |
大气科学 | 630篇 |
地球物理 | 2219篇 |
地质学 | 2858篇 |
海洋学 | 640篇 |
天文学 | 261篇 |
综合类 | 565篇 |
自然地理 | 57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42篇 |
2023年 | 163篇 |
2022年 | 183篇 |
2021年 | 276篇 |
2020年 | 307篇 |
2019年 | 299篇 |
2018年 | 239篇 |
2017年 | 288篇 |
2016年 | 315篇 |
2015年 | 310篇 |
2014年 | 363篇 |
2013年 | 440篇 |
2012年 | 374篇 |
2011年 | 352篇 |
2010年 | 307篇 |
2009年 | 317篇 |
2008年 | 398篇 |
2007年 | 357篇 |
2006年 | 349篇 |
2005年 | 315篇 |
2004年 | 274篇 |
2003年 | 262篇 |
2002年 | 254篇 |
2001年 | 192篇 |
2000年 | 190篇 |
1999年 | 215篇 |
1998年 | 206篇 |
1997年 | 168篇 |
1996年 | 146篇 |
1995年 | 136篇 |
1994年 | 106篇 |
1993年 | 105篇 |
1992年 | 79篇 |
1991年 | 65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5篇 |
1971年 | 1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输导通道类型对天然气聚集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中国大中型气田天然气输导通道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得到中国大中型气田主要有断裂、断裂与不整合组合、砂体、断裂与砂体组合、不整合与砂体组合和不整合6种输导通道类型。其中以断裂为主,其次是断裂与不整合组合,再次是砂体和断裂与砂体组合,最少为不整合和不整合与砂体组合。它们主要受盆地类型、盆地内构造带类型和源储空间位置关系的影响。由中国大中型气田储量、含气面积和聚集时问,通过求取其天然气聚集效率,把中国大中型气田划分为高效、中效和低效3类气田。通过中国大中型气田天然气聚集效率与输导通道类型之间关系分析,得到聚集时间相对较晚的断裂、砂体和断裂与不整合组合形成的输导通道天然气聚集效率相对较高,有利于快速形成大中型气田。 相似文献
33.
提出了线束型三维观测系统横向覆盖次数的一种简易确定方法,详细论述了非纵误差的实质及纵测线方向的选择方法,根据目前煤田三维数据采集现状,提出了宽方位角的设想,以便克服以往三维观测系统中方位角分布不均的弊端。 相似文献
34.
This article extends a signal-based approach formerly proposed by the authors, which utilizes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ime frequency feature(FDTFF) of displacements, for earthquake damage detection of moment resist frame(MRF), and validates the approach with shaking table tests. The time frequency feature(TFF) of the relative displacement at measured story is defined as the real part of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analytical wavelet transform. The fractal dimension(FD) is to quantify the TFF within the fundamental frequency band using box counting method.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FDTFFs at all stories of the linear MRF are identical with the help of static condensation method and modal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while the FDTFFs at the stories with localized nonlinearities due to damage will be different from those at the stories without nonlinearities using the reverse-path methodology. By comparing the FDTFFs of displacements at measured stories in a structure, the damage-induced nonlinearity of the structure under strong ground motion can be detected and localized. Finally shaking table experiments on a 1:8 scale sixteen-story three-bay steel MRF with added frictional dampers, which generate local nonlinearities, are conducted to validate the approach. 相似文献
35.
针对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CMONOC)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研究选取3种不同空间尺度的参考框架以及考虑不同相似转换参数对测站速度场、年周期项及残差时间序列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中国大陆这样大范围、长时间连续观测的GPS网,采用全球框架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更加稳定,对转换参数选择不太敏感;但采用区域框架,特别是接近研究区域的小区域框架能够反映出更显著的区域形变特征,对于进一步研究其动力学机制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36.
研究抗差估计和稳健估计粗差探测IQR准则的粗差剔除算法以及缺值点插值的正交多项式最小二乘拟合方法。以中国3个CORS基准站从1999-03-01—2009-12-31日的单天解GPS高程时间序列为对象进行粗差探测与插补的试验。结果表明:抗差估计比IQR准则能更有效地探测和剔除粗差;三次样条插值当连续缺失历元超过5~10个时插值结果易发生扭曲;低次正交多项式拟合的结果稳定,一般选择2~3次拟合即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当连续缺失历元达3个月时,正交多项式拟合后的曲线与序列趋势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7.
基于时序MODIS NDVI的黑河流域土地覆盖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植被生长状态及植被覆盖度的最佳指示因子,其时序数据也已成为基于生物气候特征开展大区域植被和土地覆盖分类的基本手段。基于时序NDVI数据的土地覆盖分类,即通过提取NDVI时间信号所包含的植被生物学参数,构建起一个包含植被生物学信息的分类特征空间。利用2006年重建得到的MODIS NDVI 16天合成时间序列数据,并结合1 km分辨率的DEM数据、野外实地调查资料等辅助数据,综合分析了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对应的时序NDVI谱线及其第一、二谐波的特征阈值,建立决策树对黑河流域的土地覆盖开展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时序MODIS NDVI谱线特征的决策树分类精度为78%,Kappa系数为0.74。利用1 km时序MODIS NDVI时间序列获得较为准确的黑河流域土地覆盖类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8.
39.
基于小波变换和GALSSVM的边坡位移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坡变形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非线性动力学演化过程,用现有的物理模型来解决边坡变形的预测问题有很大难度。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用实测的边坡位移时间序列来预测边坡未来变形更为准确,而将多种方法组合起来进行预测成为研究的主要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进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GALSSVM)的边坡位移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将边坡时间序列分解为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然后利用互信息法和伪近邻法得到各分量的时间延迟和嵌入维数并进行相空间重构,再根据各个相空间的特点建立相应的GALSSVM预测模型,最后把各分量的预测结果进行小波重构,重构后的结果即为最终的边坡位移预测结果。对丹巴滑坡预测研究表明,这种新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40.
Wind impact on pollutant transport in a shallow estuar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EFDC ( 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 is applied to the Pamlico River Estuary (PRE) in eastern North Carolina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examine the wind impact on pollutant age distributions and residence time. A series of model experiments representing base case, remote-wind-induced water level set-up and local winds cases are conducted. Mode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llutant mean age and the system residence time are functions of gravitational circulation in the PRE. The system responses to remote-wind-induced water level set-up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ortions of the PRE. Under such condition, dissolved substances in the upstream portion of the PRE have a younger age and shorter residence time (compared with the base case) , by contrast, they have a older age and longer residence time in the downstream portion of the PRE. Upriver and downriver local winds appear to have opposite impacts on pollutant age distributions. The substances are retained much longer within the PRE under upriver wind than those under downriver wind. The model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across - river winds may lead to longer residence time through enhanced turbulence mixing, which slows down the gravitational circulation in the PR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