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55篇 |
免费 | 615篇 |
国内免费 | 113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9篇 |
大气科学 | 1909篇 |
地球物理 | 510篇 |
地质学 | 230篇 |
海洋学 | 943篇 |
天文学 | 1197篇 |
综合类 | 105篇 |
自然地理 | 5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90篇 |
2022年 | 140篇 |
2021年 | 158篇 |
2020年 | 163篇 |
2019年 | 227篇 |
2018年 | 146篇 |
2017年 | 175篇 |
2016年 | 159篇 |
2015年 | 173篇 |
2014年 | 213篇 |
2013年 | 229篇 |
2012年 | 237篇 |
2011年 | 228篇 |
2010年 | 178篇 |
2009年 | 308篇 |
2008年 | 245篇 |
2007年 | 321篇 |
2006年 | 263篇 |
2005年 | 223篇 |
2004年 | 196篇 |
2003年 | 211篇 |
2002年 | 184篇 |
2001年 | 139篇 |
2000年 | 149篇 |
1999年 | 107篇 |
1998年 | 131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87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58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01.
采用1958年1月—2001年12月ECMWF ERA-40的10m风场资料,以及由该风场资料驱动WAVEWATCHⅢ得到的北印度洋—南海海域44a的海浪场资料,通过EOF分析、正交小波分析和M-K检测方法,分析了北印度洋—南海海域海面风场和有效波高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北印度洋—南海海域存在3个大风、大浪区,其中亚丁湾以东洋面风力最强,有效波高最高;表面风场和有效波高存在35、15和3a的主周期变化,并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年平均风场和有效波高均存在明显增强趋势,1977年为突变起始年;年平均海表10m风速和有效波高随时间增大主要是由冬季和春季海表10m风速和有效波高随时间增大引起的;冬、秋季海面风场与有效波高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周期较一致,冬季以35~40a的周期为主,秋季以11~12a的周期为主。 相似文献
102.
Statistical tests and error analysis of cloud drift winds(CDWs) from the FY-2C satellite were made by using radiosonde observations.According to the err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DW,a bias correction using the thermal wind theory was applied in the data quality control.The CDW data were then assimilated into the GRAPES-meso model via the GRAPES-3DVar.A torrential rain event that occurred in northwestern China during 1-2 July 2005 was simula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DW data were mainly distribute... 相似文献
103.
利用海上浮标站、自动站、多普勒天气雷达、L波段雷达探空、NCEP/NCAR再分析逐6 h和降水等观测资料,结合EVAP雷达风场反演获得的水平风场资料,对2018年1月9—11日一次渤海海效应暴雪过程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海效应暴雪过程是一次极端降雪事件,具有强降雪持续时间长、降雪量大、暴雪分布近γ中尺度等特征。暴雪发生前后受两次强冷空气影响,渤海和山东半岛地区持续降温,850 hPa温度降至-18~-16℃,是产生强海效应降雪的有利条件;此次冷空气明显强于12月渤海海效应暴雪,1月产生海效应暴雪的850 hPa温度中位数较12月低约5℃。受强冷空气影响时,海气温差明显增大,海洋向低层大气输送的最大感热通量可达226.8 W·m~(-2),低层大气高湿饱和,导致大气层结不稳定,不稳定局限于850 hPa以下,为浅层对流。雷达反射率因子图上具有明显的"列车效应"。造成窄带回波的原因在于出现了低层切变线,即在山东半岛北部沿海的小范围区域内出现了东北风及西西南风,形成了西北风与东北风、西西南风与东北风的切变线,触发暴雪产生。而东北风达到的高度不超过1.2 km,多在0.6 km以下。通过此次极端暴雪过程的综合观测资料分析,揭示了较少出现的1月海效应暴雪的特征,其形成的环流形势、热力不稳定、动力条件等与常见的12月海效应暴雪基本类似,主要差异在于冷空气强度较12月偏强,这可成为1月海效应暴雪的首要预报着眼点;海上浮标站、雷达风场反演技术是定量揭示海效应暴雪中尺度特征的良好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4.
针对2010年江淮地区入梅日预报偏差情况,利用2010年6—7月高低空实况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入梅前后湿度、经向风、地转西风急流的变化特征,并结合1985—2005年21 a历史平均状况和近几年的变化特征,分析了江淮地区入梅前后气象因子变化的规律性、普遍性,丰富了江淮地区入梅预报着眼点。研究发现:有些年份地转西风急流从30°N以南北跳到30~37.5°N区域,对江淮地区进入梅雨期有很好的预示作用,且其稳定维持,有利于江淮梅雨期降水的持续。70%湿度区北跳到30°N的时间及持续时间对江淮地区入梅日的预报和梅雨期长度有着较好的指示作用。在30~35°N区域内v850 hPa-v200 hPa风速差值的突然增大和江淮地区入梅有着较好对应关系。这为梅雨的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5.
Chris H. Hugenholtz 《地球表面变化过程与地形》2010,35(14):1674-1681
Topographic surveys on an inland parabolic sand dune over a six‐year period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effects of diminishing local sand supply on dune stabilization. During the interval (2003–2009) sparse vegetation cover (Psoralea lanceolata) increased despite drier than normal moisture conditions and steady wind power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Whereas these climatic conditions are typically ascribed to sustaining or increasing dune activity, here they coincide with stabiliz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alysis of volumetric changes it is shown that the increase of P. lanceolata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reduction of local sand supply from two blowouts along the arms of the parabolic dune during the six‐year period.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climate is not the only control on dune activity in vegetated inland dunefields.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6.
Takashi Setoh Shiro Imawaki Alexander Ostrovskii Shin-Ichiro Umatani 《Journal of Oceanography》1999,55(3):385-394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signals and annual cycles appearing in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and zonal wind in the equatorial Pacific during 1950–1997 are studied by wavelet,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analyses. The typical timescale of ENSO is estimated to be about 40 months before the late 1970s and 48–52 months after that; the timescale increased by about 10 months.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ENSO signal appearing in SST also changed in the 1970s; before that, the area of strong signal spread over the extratropical regions, while it is confined near the equator after that. The center of the strongest signal shifted from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to the South American coast at that time. These SST fluctuations near the equator are associated with fluctuations of zonal wiond, whose spatial pattern also shifted considerably eastward at that time. In the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amplitudes of annual cycles of SST are weak in El Niño years and strong in La Niña years. This relation is not clear, however, in the 1980s and 1990s. 相似文献
107.
为了分析金华市风能资源的丰匮及其分布状况,利用2017—2020年金华市8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和169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的逐小时风向风速资料,统计分析了平均风速、有效风速时数、有效风能密度等风资源评估参数。结果表明:按照风能资源区划标准,武义大莱站和义乌站的风能资源达到可利用区的标准,而其他站点则处在风能资源贫乏区,其中,大莱距地面10 m高度的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达107.5 W/m2,有效风速时数为5 481.0 h,年主导风向为WNW,义乌的有效风能密度则为51.5 W/m2,有效风速时数2 571.3 h,年主导风向为N;义乌平均风速的日变化幅度较大,不利于其风电在并网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08.
河西走廊风能时空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河西走廊地区1970-2004年风速气候资料和2004年9月-2005年8月周年风塔精细资料,采用气候订正和即时风速订正,得到接近自然的风速,依此研究了该区域近地面70 m层内风能分布。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区域风速变幅较小、气候变化趋势较稳定;有效风速(≥3 m/s)时数在6 000 h/a,10 m高度风能大多在150 w/m2以上,风能随高度线形增长(在70 m高度层内),平均每升高10 m风能增加28 w/m2;10~70 m层内总风能年储量相当丰富,普遍在1.5×1016kWh/m2(千瓦时/平方米)以上,潜在年产值达千万亿元。河西走廊风能存在明显周日和月季变化,风能和有效风速时数存在空间差异,其时空差异与河西走廊独特的戈壁下垫面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9.
以中国创新水平较高的9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程度。以城市发明专利申请数代表城市创新水平,采用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的组合模型,参照相应的分级标准计算各城市年气候舒适期,分析城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与城市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气候舒适期每增加1%,发明专利申请数仅平均增加0.012%,相对于GDP、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等影响城市创新的关键因素,城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对城市创新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因此,创新政策的着眼点在于关注城市创新投入、人力资本、经济规模等影响城市创新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创新布局也应考虑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因素。 相似文献
110.
沙丘的形态变化与移动蕴含区域风沙环境和地貌演化的关键信息,是风沙地貌研究的重要内容。以腾格里沙漠南缘的长格状和方格状沙丘为研究对象,利用风况资料和Google Earth卫星影像,监测2009—2020年两种格状沙丘的形态变化并分析其移动特征。结果表明:(1)腾格里沙漠西南缘和东南缘的主风向均为西北风,长格状沙丘分布区的次风向为东南风,方格状沙丘分布区次风向为东风和东南风,都属于低风能环境、中变率风况。西南部风能环境大于东南部,研究区近10年风动力呈衰减趋势。(2)格状沙丘的主副梁长度和间距在增加,其中,长格状沙丘高度增加,方格状沙丘高度在降低。沙丘主梁向东偏移,副梁向南偏移,形态整体保持稳定。(3)长格状沙丘平均移动速率为1.57~1.71 m·a-1,方格状沙丘平均移动速率为1.63~2.01 m·a-1,沙丘平均移动方向与合成输沙方向基本一致,沙丘的体积是造成移动速率差异的主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