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43篇
  免费   2857篇
  国内免费   4599篇
测绘学   2461篇
大气科学   3106篇
地球物理   3681篇
地质学   7766篇
海洋学   3086篇
天文学   17728篇
综合类   1405篇
自然地理   2366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620篇
  2021年   614篇
  2020年   814篇
  2019年   998篇
  2018年   690篇
  2017年   793篇
  2016年   794篇
  2015年   1009篇
  2014年   985篇
  2013年   1161篇
  2012年   1171篇
  2011年   1138篇
  2010年   1007篇
  2009年   2431篇
  2008年   2477篇
  2007年   2894篇
  2006年   2912篇
  2005年   2605篇
  2004年   2556篇
  2003年   2184篇
  2002年   1920篇
  2001年   1601篇
  2000年   1524篇
  1999年   1412篇
  1998年   1477篇
  1997年   541篇
  1996年   361篇
  1995年   482篇
  1994年   467篇
  1993年   294篇
  1992年   218篇
  1991年   182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134篇
  1987年   124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8篇
  1954年   4篇
  1897年   7篇
  18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81.
 The traditional remove-restore technique for geoid computation suffers from two main drawbacks. The first is the assumption of an isostatic hypothesis to compute the compensation masses. The second is the double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topographic–isostatic masses within the data window through removing the reference field and the terrain reduction process. To overcome the first disadvantage, the seismic Moho depths, representing, more or less, the actual compensating masses, have been used with variable density anomalies computed by employing the topographic–isostatic mass balance principle. In order to avoid the double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topographic–isostatic masses within the data window, the effect of these masses for the used fixed data window, in terms of potential coefficients, has been subtracted from the reference field, yielding an adapted reference field. This adapted reference field has been used for the remove–restore technique. The necessary harmonic analysis of the topographic–isostatic potential using seismic Moho depths with variable density anomalies is given. A wide comparison among geoids computed by the adapted reference field with both the Airy–Heiskanen isostatic model and seismic Moho depths with variable density anomaly and a geoid computed by the traditional remove–restore technique is ma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seismic Moho depths with variable density anomaly along with the adapted reference field gives the best relative geoid accuracy compared to the GPS/levelling geoid. Received: 3 October 2001 / Accepted: 20 September 2002 Correspondence to: H.A. Abd-Elmotaal  相似文献   
982.
对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和计算机系统协同工作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概括了较为完整的协同空间决策概念,提出了协同空间决策的空间问题协同分析、方案生成与可视化、方案分析、方案表决等基本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详细分析了协同空间决策的复杂性、交互可视化、多用户参与、方案探索性分析、多层次协同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83.
利用MODIS卫星遥感光学厚度产品,分析了四川盆地光学厚度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由于受沙尘天气的影响,春季四川盆地具有最大的平均光学厚度。盆地内几个大值区中,西部成都一带的中心常年维持,季节变化小;南部中心位于宜宾到重庆沿长江流域一带;东部南充到重庆间的大值中心,季节变化大,在夏季消失。光学厚度分布和季节变化的数据结果为研究区域气候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84.
根据中—吉—乌铁路(中国段)沿线近10个水文观测站40多年(建站一2000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对中—吉—乌铁路(中国段)最大洪峰流量设计值进行系统的研究。应用统计学导出的P—Ⅲ分布,预测了中—吉—乌铁路(中国段)最大洪峰流量不同概率设计值。这对于中—吉—乌铁路(中国段)工程设计和施工及未来铁路养护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985.
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个例分析及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5年7月25—28日高原上连续数日出现MCSs的现象进行了红外云图特征及其演变、大尺度环境背景场和对流有效位能的分析。可以发现,所有这些MCSs有着相似的日变化演变过程;它们的初始对流在中午由于日射加热开始活跃,之后迅速发展,这些MCSs在后下午形成,在傍晚达到最强,之后逐渐减弱。其中26日MCS最为强大,它是在单一的强大的近于圆形的高原反气旋高压背景下受强的低层热力强迫和条件不稳定的驱动而发生的。这些发生条件都与高原本身的热力作用紧密相关,所以它的发生发展主要与高原特有的较为纯粹的热力因子相联系。28日MCS是另一个很强的MCS,它明显地受到中纬度西风槽的斜压区的影响,这二个很强的MCS有着不同的发展机制和显著不同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986.
实验速度场测量技术及对流边界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流槽中对对流边界层(CBL)温度场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尝试通过实验技术测量速度场并分析研究CBL中的速度场特征。在应用PIV测量技术时选用铝粉作示踪粒子。实验证明了在混合层中速度分布明显具有对流边界层热泡特性;混合层顶部的速度分布很好地反应出夹卷层的结构特征;湍流速度特征量的垂直分布合理,与野外实测结果和类似的对流槽实验结果接近;误差分析表明示踪粒子的跟随性良好,粒子速度的测量结果能真实地反应流体的运动特征,从而得证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87.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青藏块体边界断层异常活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燕  车兆宏 《地震》2003,23(2):121-126
系统分析了青藏块体边界断层的形变资料,研究了断层活动的动态过程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孕震影响范围达到青藏块体的周边地区;发震断层所在的构造带震前断层活动最为剧烈;加强对构造块体断层整体活动的宏观动态比较和分析,有助于判定未来强震发生的危险地段;震后应力将转移并集中到西秦岭构造带及其邻近地区。  相似文献   
988.
无伸缩缝桥梁的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无伸缩缝桥梁的结构特点,提出一个土-结构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无伸缩缝实桥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特性,并与相应的有伸缩缝桥梁进行比较。文中还计算了主要结构参数对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对该类桥梁力学性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989.
The Multi frequency Scanning Microwave Radiometer (MSMR) onboard Oceasat-1 was used to develop a retrieval method fornear-surface specific humidity by means of multivariate regressiontechnique. The MSMR measures the microwaveradiances in 8 channels at the frequencies of 6.6, 10.7, 18 and 21 GHzfor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polarizations.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were derived using the ship reports of the Comprehensive Ocean-Atmosphere Data Set (COADS) for the months of July, October and December, in 1999. Daily near-surface specific humidity data from COADS in 2° × 2° latitude/longitude bins and collocated brightness temperature data from MSMR were used to derive the coefficients. The derived coefficients werevalidated with humidity given in COADS.A linear relationship is established to determine the near-surface specifichumidity from MSMR brightness temperature (Tb) with an rms error of 1.2 g kg-1 for individual situations and an rms errorof 0.84 g kg-1 for monthly time scales over global oceans.The retrieval algorithm is validonly for the open sea regions.  相似文献   
990.
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中国东北地区旱涝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孙力  安刚 《气象学报》2003,61(3):346-353
文中利用 196 1~ 2 0 0 0年中国东北地区 80个测站 4 0a的月降水和同一时期的北太平洋海温资料以及奇异值分解 (SVD)技术 ,分析了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中国东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影响。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夏季降水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当前期冬季和春季甚至是前一年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如果处于异常偏暖 (或偏冷 )状态 ,并且西风漂流区具有较明显的SST负 (或正 )距平分布时 ,则东北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具有整体偏多 (或偏少 )的倾向。当然 ,东北地区降水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之间的这种联系也并非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