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95篇 |
免费 | 1685篇 |
国内免费 | 254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87篇 |
大气科学 | 2213篇 |
地球物理 | 2009篇 |
地质学 | 3981篇 |
海洋学 | 1309篇 |
天文学 | 104篇 |
综合类 | 440篇 |
自然地理 | 6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7篇 |
2023年 | 160篇 |
2022年 | 288篇 |
2021年 | 305篇 |
2020年 | 341篇 |
2019年 | 414篇 |
2018年 | 362篇 |
2017年 | 354篇 |
2016年 | 386篇 |
2015年 | 416篇 |
2014年 | 556篇 |
2013年 | 570篇 |
2012年 | 543篇 |
2011年 | 556篇 |
2010年 | 433篇 |
2009年 | 578篇 |
2008年 | 541篇 |
2007年 | 629篇 |
2006年 | 544篇 |
2005年 | 410篇 |
2004年 | 422篇 |
2003年 | 342篇 |
2002年 | 323篇 |
2001年 | 247篇 |
2000年 | 237篇 |
1999年 | 211篇 |
1998年 | 185篇 |
1997年 | 171篇 |
1996年 | 151篇 |
1995年 | 107篇 |
1994年 | 110篇 |
1993年 | 55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1篇 |
1971年 | 3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三峡水库2003年6月蓄水运用后,下游河道水沙过程已发生大幅变化,对于岸滩抗冲性较弱的荆江河道来说,河道的横向调整过程势必受到影响。采用考虑岸滩崩塌的河势研究数值模型,针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运行所引发的水沙变异过程,初步探讨了荆江典型河道横向调整及河势变化对水沙条件变化的响应。对于下荆江石首河段来说,来沙减少后,冲刷加剧,局部河岸坍塌及平面变形加剧,主要发生在受弯道水流顶冲的位置,但河势演变趋势及平面变形总体上基本一致,并未发生较大变化。对于上荆江沙市—新厂河段来说,来沙量减小后,河道平面变形幅度总体上减小,局部最大减幅可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252.
Bayes约束随机场下坝基溶蚀区随机模拟方法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完全随机场模拟溶蚀岩体可能会高估其空间变异性和不能有效地利用溶蚀以外的地质信息和实践经验,提出用Bayes约束参数随机场模型描述坝基溶蚀区的随机模拟方法。引入Bayes公式,对溶蚀区域岩土参数的统计特性进行修正,反映出地质勘测的新增地质信息和试验参数信息,建立约束随机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随机有限元分析,研究坝基溶蚀对大坝结构性态的作用效应。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完全随机场模型,Bayes约束随机场模型更为客观地考虑了溶蚀岩体的空间变异性,有效地降低了溶蚀参数完全随机场下结构响应的模拟方差。在概率分析过程中,推荐蒙特卡洛响应面耦合方法(MC-RSM)作为适用于复杂工程的随机模拟方法,该方法能够代替直接MC法对同样力学机制的不断重复,减小计算时间成本。 相似文献
253.
针对桂林市临桂区岩溶塌陷易发区域,采用FLAC3D模拟不同降雨速率下的强降雨入渗过程,探究不同直径土洞在强降雨作用下的致塌规律,结果表明:(1)强降雨条件下,不同直径土洞最大位移均出现在洞顶部。降雨速率相同,洞顶竖向位移增长速率随土洞直径的增加呈整体加快的特点;加快降雨速率,竖向位移增长明显,竖向位移与土洞大小呈正相关。(2)相同降雨速率下,土洞直径增大会引起土洞底部剪切破坏区域进一步扩展。上覆土层在强降雨初期主要受到潜蚀作用,加快降雨速率,土洞底部水位剧烈波动对上覆土体产生的水击气爆成为主导作用,剪切破坏速率加快,洞趾剪切应变明显增加,当土洞直径达到3 m时,水位波动愈加剧烈,加速上覆土层破坏。(3)降雨速率的变化对土洞塑性区拓展范围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较大直径的土洞在加快降雨速率时塑性区拓展范围明显扩大,即土洞大小、降雨速率对上覆土层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定量研究强降雨与上覆土层塌陷的关系提供了依据,对有效、合理地预警岩溶塌陷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4.
为准确获取原状Q3黄土的竖向和水平饱和渗透系数,进行了原位、室内试验测试以及数值模拟反演,并应用大型试坑浸水试验检验了所获饱和渗透系数的可靠性。进行了不同内径尺寸的原位双环入渗试验,获取了竖向饱和渗透系数,并应用室内试验测试了竖向和水平饱和渗透系数以及持水曲线;应用COMSOL软件对双环入渗试验进行数值模拟,检验了所测饱和渗透系数的可靠性,利用正交试验获得了最优的竖向和水平饱和渗透系数取值,并利用反演结果对试坑进行数值模拟,将其水分入渗情况与实测值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现场进行双环入渗试验时选取较大内径的双环获得的竖向饱和渗透系数更为合理。针对双环入渗试验,数值模拟反演所得最优饱和渗透系数在竖向上接近于原位试验所得竖向饱和渗透系数、水平向上接近室内所测水平向饱和渗透系数,竖向饱和渗透系数比水平向饱和渗透系数更加显著地影响水分入渗过程。通过对大型试坑水分入渗情况的验证,检验了反演所得最优饱和渗透系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55.
256.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n the primary migration of oil were carried out on massive samples. The results proved that oil generated from source rocks was expelled in the form of an independent oil phase. High oil-expulsion efficiency was observed. It follows that the primary migration of oil is not directly dependent on the quantity of oil generated from the source rocks. Therefore, the oil-expulsion proportion was high though some source rocks yielded only a limited amount of oil. A great deal of gas was produced at the same time of oil-generation. Thu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main expulsion energy for oil primary migration came from these gases. 相似文献
257.
258.
在海上采用压入活塞取样器取砂、土样在国内尚属首次。经过对取样器进行科学的模拟计算,获得了取样器运动阻力和压入地层所需的压力,试验表明,这些数据符合海上取样的实际情况。所设计的密封装置、翻板取样器及PC取样管等满足了海上取样要求。 相似文献
259.
随机误差传递与合成的蒙特卡罗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析测试过程中随机误差的传递与合成进行了蒙卡罗模拟,并偏制了BASIC程序。该方法解决了当被合成误差不相互独立时泰勒级数公式所遇到的困难,当被合成误差相互独立时,与泰勒公式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60.
为揭示降水入渗时坡面水文连通性特征以及坡度和雨强等对水文连通性的影响,研究基于人工降雨模拟试验,分别采用结构性指标径流长度(Flowlength,lF)和功能性指标相对地表连接函数(Relative Surface Connection Function, FRC)分析不同坡度坡面(5°、15°、25°;面积为150 cm×50 cm)在不同雨强(25 mm/h、50 mm/h、70 mm/h和86 mm/h)条件下的水文连通性。研究结果表明:坡面水文连通结构主要由lF为0~100 mm的径流路径组成,其栅格频率高达90%以上,而lF为100~500 mm的栅格频率为3%~8%。水文连通性的迅速发展主要集中在降水事件的开始阶段,而一定阶段以后入渗速率与地表储水速率基本持平,水文连通性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发展趋势。坡度增大整体上有利于水文连通性的发展。5°坡面对应水文连通面积比率整体小于其他坡度。由于雨强增大到一定范围时将增加地表糙率,从而阻碍水文连通性的发展,研究中仅25 mm/h对应水文连通性明显区别于其他雨强,而其他雨强间则在多数情况下水文连通性差别较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