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6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199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231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1671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Atacama Large Millimetre/sub-millimetre Array(ALMA) observations of CO(1–0) and CO(2–1) emissions from the circumstellar envelope of the asymptotic giant branch(AGB) star EP Aqr have been made with four times better spatial resolution than previously available. They are analysed with emphasis on the de-projection in space of the effective emissivity and flux of matter using as input a prescribed configuration of the velocity field, assumed to be radial. The data are found to display an intrinsic axisymmetry with respect to an axis making a small angle with respect to the line of sight. A broad range of wind configurations, from prolate(bipolar) to oblate(equatorial) has been studied and found to be accompanied by significant equatorial emission. Qualitatively, the effective emissivity is enhanced near the equator to produce the central narrow component observed in the Doppler velocity spectra and its dependence on star latitude generally follows that of the wind velocity with the exception of an omni-present depression near the poles. In particular, large equatorial expansion velocities produce a flared disc or a ring of effective emissivity and mass loss. The effect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rientation of the star axis of radial velocity gradients, and possibly competing rotation and expansion in the equatorial disc, is discussed. In general,the flux of matter is found to reach a broad maximum at distances of the order of 500 AU from the star.Arguments are given that may be used to favour one wind velocity distribution over another. As a result of the improved quality of the data,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raints imposed on morphology and kinematics has been obtained.  相似文献   
92.
GPS静态精密单点定位算法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精密轨道和钟差,利用Bernese软件解算得到亚洲地区13个IGS跟踪站的站坐标、对流层ZTD和接收机钟差,将解算的结果与CODE发布的结果对比发现:静态PPP算法解算的N方向收敛精度明显优于E方向和U方向,4~6 h后,坐标偏差在1 cm左右;NEU RMS均值分别为0.45、0.29、0.69 cm,ZTD RMS均值为0.85 cm,接收机钟差RMS均值为0.14 ns。试验表明:精密单点定位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可为实际工程测量及相关地球物理信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天文定位是一种重要的导航定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大地天文测量、天文航海等领域。该方法中观测恒星的选择会影响最终的定位精度,目前缺少针对同时测定经纬度天文定位算法中最优选星问题的研究。随着观测仪器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观测数据的获取变得更加高效,这就要求研究最优的选星方案以达到最高的定位精度。本文借鉴卫星导航中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的概念,研究了天顶距法中恒星的数量以及分布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和实测数据验证得到结论:在天顶距观测误差的统计特性一定时,GDOP能够用来描述恒星的分布对定位结果影响的优劣,且观测的恒星方位角均匀分布时定位误差最小。考虑到不同高度的恒星天顶距大气折射改正残差不同,在实际测量中应尽量采用等天顶距且方位角均匀分布的恒星。  相似文献   
94.
针对高精度GNSS定向应用场景,通过实验对比对低成本单频u-blox接收机的数据质量和解算精度。结果表明,u-blox接收机GPS、BDS观测值的信噪比略低于测量型接收机;伪距精度分别为0.91 m、0.56 m,相位精度分别为1.35 cm、1.20 cm。在静态观测环境下,u-blox的定向精度可以达到航向0.2°/m和俯仰0.4°/m;动态环境下解算结果稍差,但也可以达到航向0.3°/m和俯仰0.6°/m,略低于高成本测量型接收机单频数据的实时动态定向精度。  相似文献   
95.
高频电磁环境日益复杂,为了提高定位导航授时(PNT)系统的可靠性,需要研发不依赖于卫星导航的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具有工作频率低、发射功率大等特点,可靠性高,不易被干扰,可以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备份,因此,发展建设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对于构建稳健可靠的国家PNT体系、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就国内外陆基远程及超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6.
提出一种使用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PP)估计和分析接收机DCB短时时变特征的方法。首先利用非差非组合PPP得到包含接收机DCB的重构电离层参数估值;然后通过IGS电离层GIMs格网模型内插剥离各历元站星斜向电离层距离延迟;最后通过最小二乘约束得到各历元接收机DCB解。由于格网本身精度(2~8 TECU)和插值精度限制,解算出来的接收机DCB并不能真实反映其短期时变特征。为此,提出利用站间单差或者历元间差分的方法还原其真实的变化态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正确估计接收机DCB,并能真实还原其短期时变特征,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7.
从多路径信号对码跟踪精度的影响入手,得出在多路径干扰下,用窄相关器可以部分修正多路径对码环的跟踪误差。微脉冲相关技术与宽的标准相关器和窄相关器在伪距测量精度上相比是一种性能非常好的抗多路径技术。  相似文献   
98.
卫星导航接收机抗干扰技术是接收机设计的一项关键技术。在研究基于功率反演的空域自适应抗干扰算法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基于波束控制的抗干扰算法,并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明显提高了接收机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99.
针对硬件接收机中传统抗干扰方法成本高、体积大、功率大和环境受限等问题,提出了用GPS软件接收机作为抗干扰算法研究平台,用子空间分解的时域滤波法和频域滤波法消除窄带干扰,其中频域滤波法中干扰频率分量置零有时会引起信号在时域波形畸变。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用广义延拓插值法,得到干扰频带去除干扰后的广义延拓插值估计信号。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有效而可靠地去除窄带干扰,基于广义延拓插值的频域滤波法更显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0.
根据粤西沿海4个海洋站潮位资料分析、讨论了“灿都”台风风暴潮特征:利用改进的Jelesnianski风场,并采用耦合天文潮模拟与非耦合天文潮两种方案,对1003号台风“灿都”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在改进的杰氏风场驱动下,两种预报结果误差都比较小,但耦合天文潮预报结果优于非耦合天文潮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