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6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199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231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1671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The development of radio astronomy at the Hartebeesthoek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 in South Africa is described. The Hartebeesthoek site was established originally by NASA as one of three Deep Space Stations equipped with 26-m parabolic reflector antennas. It was first used for radio astronomy by South Africa in terms of the NASA host nation agreement which allowed for its use at times when the facility was not needed for its primary purpose of tracking space probes. After NASA withdrew from South Africa in 1975, the South African Council for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took over the site and the 26-m parabolic reflector antenna, which NASA had abandoned in position, and established it as a national observato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cility to the stage where it could support a variety of observing programmes such as continuum observations and mapping, spectroscopy and pulsar timing is described as well as the role played by the Observatory in global programmes of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相似文献   
52.
功能—技术矩阵,经众多工作者的努力研究,已渐趋成熟与实用。但如何利用功能—技术矩阵构造在广义现代设计领域中适用的科学模式,解决多学科设计方案的组成与评价问题,还存在薄弱环节。本文利用“使用价值分析优化”的概念,从设计方案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协调统一的角度出发,较好地实现了功能—技术矩阵可行优化组合链的组成与评价,弥补了以往的缺陷。  相似文献   
53.
单频GPS接收机天线扼流圈的研制与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多路径效应对GPS共视比对的影响及削弱其影响的方法。结合综合原子时项目的需求,研制了适用于单频GPS接收机的天线扼流圈,并用零基线比对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天线扼流圈可有效地削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并可明显地改善单频GPS接收机NTSCGPS-1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54.
中国古代常规日食记录的整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并分析了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中国古代密集、简略而公式化的日食记录。基于这些记录整理成一个包括938条日食记录的计算机可读形式的“常规日食记录表”。该表给出每次记录的原日期、公历日期、当时首都、所属朝代以及一部分记录所载的进一步详情。对该表的构成作了介绍,并对这些历史记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55.
56.
57.
概述了深空测控网的基本技术要求,总结了我国卫星测控网和国内现有射电观测设施的技术、组成和分布,分析和论述了将我国现有的测控设施建设成深空测控网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58.
59.
基于DEM的黄河流域天文辐射空间分布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基于1 km×1 k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据,利用建立的起伏地形下天文辐射分布式计算模型,计算了黄河流域1 km×1 km分辨率各月天文辐射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局部地形对黄河流域年和四季天文辐射的空间分布影响明显;在太阳高度角较低的冬季,地理和地形因子对天文辐射的影响相当强烈,山区天文辐射的空间差异大,1月份向阳山坡(偏南坡) 天文辐射可为背阴山坡(偏北坡) 的2~3倍,极端天文辐射的差异可达10倍以上;而在太阳高度角较高的夏季,天文辐射空间差异较小,7月份不同地形极端天文辐射的差异仅在16%左右;四季中,地形对天文辐射影响的程度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  相似文献   
60.
天山1号冰川厚度和冰下地形探测与冰储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 1号冰川的雷达回波探测 ,清晰地揭示出冰川底部冰 /岩界面的位置及其起伏变化特征 ,显示出雷达波对山地冰川良好的穿透能力和对冰下地形的高分辨能力 ,冰川雷达测厚的误差小于 1 .2 %。研究结果显示 ,1号冰川东支冰川平均厚度为 5 8.77m ,西支冰川平均厚度为 44.84m ,冰体厚度最大值发育于冰川中部趋于主流线位置。冰川冰储量计算表明 ,东支冰储量为 0 .0 5 1 868km3,西支冰储量为 0 .0 2 0 2 1 0km3。表面和底部地形有明显差异 ,主要因冰川动力过程对基岩强烈的地貌作用所致 ,意味着冰床的起伏地形对冰川浅层冰体的运动过程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