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7篇
  免费   1175篇
  国内免费   1286篇
测绘学   269篇
大气科学   1265篇
地球物理   2177篇
地质学   1856篇
海洋学   1222篇
天文学   284篇
综合类   345篇
自然地理   63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x将混合变量的最小势能原理推广到求解弹性矩形薄板的稳定问题中,求解了有一个悬空角点弹性矩形薄板的稳定问题,并给出了相应问题确定临界载荷的特征方程及计算结果,为工程中薄板的设计计算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尤其是对现代建筑和桥梁中的受压构件的稳定设计和计算提供了一个简捷有效的计算方法。通过文中计算表明,混合变量的最小势能原理适用于有一个悬空角点矩形板稳定问题的求解,从而验证了它用于薄板稳定问题的一般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992.
从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出发,利用小波能量特性及正交特性,根据加速度记录推导出小波变换下的地震地面运动的能量时程公式,通过小波变换后求得的能量同时包括了地震动时域和频域内的能量,而且这种方法从理论上是可行,从方法实现上也是比较简单的。  相似文献   
993.
韩新庆 《水文》2017,37(1):79-82
能坡法流量实时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结合计算机处理、网络数据传输等先进技术,可以将常规的水文要素监测方式转变为信息采集、存贮、传输运用为一体的自动化、数字化过程。通过该系统在沈丘水文站的应用,与流速仪法测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了能坡法流量实时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4.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微震监测是获得水力压裂引起裂缝分布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微震的定位成像与裂缝解释需要利用有效微震信号位置,而微震信号具有低信噪比的特点,传统信号拾取方法无法有效实现较低信噪比条件下初至时刻的准确拾取。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频谱熵的初至拾取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S变换获取含噪信号的时频谱;然后对谱内各个采样点沿频率方向进行分帧操作,并计算每帧频段内的近似负熵值,以最小近似负熵值作为该谱点的负熵值;最后沿时间方向比较各谱点的负熵值,最小值对应的时刻即为初至时刻。本文利用不同信噪比的合成地震数据对该方法进行效果验证,并与长短时窗能量比(STA/LTA)法进行拾取结果对比,结果表明:信噪比在-5 dB时,两种方法拾取效果都很好;信噪比在-10 dB时,时频谱熵法拾取效果更好。时频谱熵法更适合低信噪比情况下的信号初至拾取。  相似文献   
995.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eismic response interaction diagrams that show the correlation of multiple responses and are important to determine the critical combination of modal responses. Many design problems, such as column design under combined axial force and bending moments, fall into this category. We address general modal and multicomponent combination rules and study their effect on the shape of the response interaction diagrams, thus extending previous work done for quadratic combination rules. Special attention is given to multilinear combination rules which lead to polyhedral shapes. Having developed efficient methods to deal with polyhedral shapes, we explore the idea of adopting a multilinear modal combination rule to compose with a multicomponent percentage rule.  相似文献   
996.
Soil loss caused by erosion has enormous 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s. Splash effects of rainfall are an important driver of erosion processes; however, effects of vegetation on splash erosion are still not fully understood. Splash erosion processes under vegetation a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hroughfall kinetic energy (TKE). Previous studies on TKE utilized a heterogeneous set of plant and canopy parameters to assess vegetation's influence on erosion by rain splash but remained on individual plant- or plot-level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developed a method for the area-wide estim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vegetation on TKE using remote sensing methods. In a literature review we identified key vegetation variables influencing splash erosion and developed a conceptual model to describe the interaction of vegetation and raindrops. Our model considers both amplifying and protecting effect of vegetation layers according to their height above the ground and aggregates them into a new indicator: the Vegetation Splash Factor (VSF). It is based on the proportional contribution of drips per layer, which can be calculated via the vegetation cover profile from airborne LiDAR datasets. In a case study, we calculated the VSF using a LiDAR dataset for La Campana National Park in central Chile. The studied catchment comprises a heterogeneous mosaic of vegetation layer combinations and types and is hence well suited to test the approach. We calculated a VSF map show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vegetation structure and its expected influence on TKE. Mean VSF was 1.42, indicating amplifying overall effect of vegetation on TKE that was present in 81% of the area. Values below 1 indicating a protective effect were calculated for 19% of the area. For future work, we recommend refining the weighting factor by calibration to local conditions using field-reference data and comparing the VSF with TKE field measurements. © 2020 The Authors.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北天山地区2016~2019年观测的4期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一年尺度的重力场动态变化特征,并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将不同场源深度的重力异常进行分离。通过功率谱分析,获取各阶小波重力细节对应的场源深度。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8月9日精河MS6.6地震前,震中位于负值集中区,四阶小波重力细节显示震中附近出现明显的四象限分布;2020年1月16日库车MS5.6地震前,震中位于负值区,小波重力细节整体量值较小;功率谱估算的场源近似深度与2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相近。  相似文献   
998.
为研究厦门市弯箱梁自行车桥的地震响应规律,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自行车高架桥三维壳体模型,在考虑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水准作用及不同加载方向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反应谱分析法和时程分析法进行该桥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自行车桥z方向位移分量最大,且z方向分量极值均发生在曲线分叉段;相对剪力而言,桥墩竖向支反力相对较小;E1和E2地震水准响应情况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桥梁结构未进入塑形状态,抗震性能良好,安全性指标较高;反应谱法计算得到的响应包络值相对3条不同的地震时程结果的峰值大,在实际桥梁抗震分析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两者的分析结果。文章研究结果对今后自行车桥设计和抗震性能分析具有指导意义,并可为研究者对该类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9.
反应谱的标定是抗震设计的基础工作之一,模拟退火算法是基于模拟固体退火过程而提出的多参数优化组合方法。本文提出将模拟退火算法应用于设计反应谱的标定,并概述了模拟退火算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介绍了运用MATLAB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对反应谱进行标定的过程。检验了将模拟退火算法应用于场地相关谱标定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给出了将其应用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设计反应谱标定实例。通过检验和实例分析可以看出,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反应谱标定方法所给出的设计反应谱谱形真实地反映了原地震反应谱的特征,较客观的反映了场地相关反应谱的峰值和周期特征。  相似文献   
1000.
为推广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提出3种不同的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连接形式,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比各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刚度退化、累积耗能和节点剪切变形等抗震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方钢管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呈现梁端弯曲破坏,采用工字钢连接或对拉螺栓连接的节点呈现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采用方钢管的连接形式既能改善节点核心区的破坏形态,又能提高其承载能力、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和梁端转动能力,同时显著改善节点的滞回特性,减小核心区的剪切变形。在弹塑性和塑性变形阶段,采用方钢管连接形式的装配式混凝土节点的抗震性能优于工字钢连接和对拉螺栓连接的节点。此外,采用工字钢连接形式比对拉螺栓连接形式的节点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和较小的核心区剪切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