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168篇
地质学   524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通过考虑强磁场中电子的量子效应,分析了强磁场下电子气体的Fermi能,讨论了磁场对核的屏蔽势和核反应率的影响,进而计算了强磁场对天体物理中几个较重要的热核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无磁场而言,在较低密度下,足够强的磁场使原子核的屏蔽势显著增加,但在ρ/μe>10~5molcm~(-3)的密度下,中子星表面存在的强度为10~5~10~9T范围内的磁场对核反应率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2.
龚政  吴驰华  伊海生  张华  沈立建 《地质学报》2015,89(11):2053-2061
石英具有硬度大和化学稳定性高的特点,其颗粒表面特征能很好的反映沉积环境,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石英表面微细特征是判别沉积环境行之有效的方法。思茅盆地白垩系曾一度被认为是陆相水成沉积,笔者通过野外识别及室内基础研究发现,景谷地区下白垩统曼岗组具有风成沉积特征,需对该套地层开展石英颗粒表面特征的系统研究来进一步确定其沉积相,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曼岗组石英颗粒表面具有明显的风成特征,磨圆度高,普遍发育典型的蝶形撞击坑、新月形撞击坑、毛玻璃化表面,存在沙漠漆,极易与水成特征相区别;而其较强的溶蚀作用与沉淀作用则显示了当时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在风成沉积确定的基础上,笔者再结合典型沉积构造,粒度分析、岩性特征等沉积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曼岗组应属沙漠沉积。  相似文献   
103.
针对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非线性、高噪声的特点,建立基于经验小波变换(EWT)和Elman神经网络的短期电离层组合预报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不同地磁环境的电离层TEC时间序列进行建模预报,结果表明,EWT-Elman组合模型可反映电离层TEC的变化特征,地磁平静期预测平均相对精度为93%,均方根误差为1.04 TECu...  相似文献   
104.
文章设置饱水及随后失水处理自然生长的5种喀斯特植物叶片,测定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各植物光合过程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盐肤木(Rhus chinensis)PSII反应中心活性及电子传递受严重失水影响,而其稳定的光能转化及光化学效率得益于叶绿素浓度的不断增加;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和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的叶绿素浓度逐渐升高随后趋于稳定,构树PSII反应中心对失水敏感,其活性及光能转化对随后持续失水逐渐适应。金银花光合结构及PSII反应中心表现稳定;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叶绿素浓度从第4小时开始增加,光合结构趋于稳定,电子传递速率及光能转化逐渐增加;杨梅(Myrica rubra)电子传递速率及光化学效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05.
四川九龙里伍铜矿主要矿石矿物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方法对里伍铜矿主要矿石矿物的研究表明:闪锌矿中含有质量分数大于8%的Fe元素,黄铜矿和磁黄铁矿中含有少量的Cr元素。在矿石样品中首次发现硒铋矿的类质同像矿物、自然铋及核燃料氧化物。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用日本电离层探测卫星ISS-b的资料,假设F2层峰顶以上电离层中各类离子随高度呈扩散平衡分布,得到了太阳活动高年(1978年8月—1979年8月)确定顶外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形状的一个重要参数,即O+—H+离子过渡高度hT的一些变化特征.指出hT的日变化特性主要受电离层中O+离子的产生与复合作用的控制.太阳活动高年在不同纬度和所有经度区域,平均说来日间hT为大约1500—2500km变化,而夜间位于800—1400km,冬夜甚至接近中性氢、氧原子的化学平衡高度.过渡高度也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关系,在接近±20°的磁赤道地区,hT基本上不随纬度变化;但在大于±30°磁纬区域hT随纬度很快增加.义中还就hT随时间和地磁(或地理)纬度变化的机制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07.

新疆且末—若羌一带的和田玉,以带有黄绿色调为特征,针对该种和田玉的颜色成因和特性表征研究较少,影响了对这种和田玉的颜色和矿床成因的认识。本文利用电子探针(EPMA)、背散射电子图像(BSE)、X射线荧光光谱(XRF)、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R-ICP-MS)分析技术对且末黄口料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进行测试,采用滴定法测试FeO含量,探究其颜色成因和成矿类型,并采用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定年约束其成矿时代。结果表明:该地区和田玉主要由磷灰石、方解石、白云石、透辉石、绿帘石、榍石和锆石组成。其稀土总量低(∑REE=2.61~19.1μg/g),稀土配分模式呈现出明显Eu负异常(δ Eu < 0.05)、LREE右倾、HREE平坦,根据稀土配分模式和Cr、Ni元素含量,推测是一种镁质矽卡岩型和田玉。且末黄口料和田玉Fe3+/Fe2+平均值(0.16)与其他地区和田玉有重叠,但该比值稍高(0.07~0.26),而Fe3+、Fe2+含量与其他地区和田玉之间差异并不明显。因此,推测且末—若羌和田玉的颜色成因与Fe3+/Fe2+比值有关,与Fe3+、Fe2+含量并无明显关系; 该地区和田玉中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定年获得的两个加权平均年龄为461.7±6.1Ma (MSWD=1.6)和498.1±4.6Ma (MSWD=1.16),代表了该地区黄绿色和田玉的形成时代,并可以进一步约束西昆仑的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108.
杨晋东  于振锋  郭旭  赵瑞熙 《岩矿测试》2023,50(6):1104-1119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且含气层位较多,为探究煤系地层泥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指导该区煤系气资源高效开发,本文采集了石西地区石盒子组、山西组和太原组共计26块泥质岩样品,利用ICP-MS、SEM、XRF和同位素质谱仪开展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碳同位素、主微量元素和黏土矿物组成等分析测试工作。基于实验结果,对石炭—二叠系沉积环境(包括氧化还原条件、古气候及陆源碎屑)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究其对有机质富集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山西组和太原组泥岩样品有机碳含量介于0.31%~5.97%(均值2.87%),而石盒子组为0.09%~2.75%(均值0.72%)。太原组至石盒子组样品Sr/Cu和Mg/Ca值偏低,Fe/Mn值较高,指示该沉积时期整体属于温暖潮湿气候,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SEs)指标V/(V+Ni)和Ce/La均值分别为0.75、1.93,呈现缺氧环境特征。TOC值与Sr/Cu、Fe/Mn等气候指标相关性很弱,当TOC值小于1,与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SEs)无明显相关性;当TOC值大于1,TOC和Al、RSEs元素之间分别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上述表明太原组和山西组有机质富集主要受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和陆源碎屑控制,石盒子组沉积时期受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晚古生代海退趋势影响,由浅海陆棚相过渡为海陆过渡相,处于动水、高能环境,有机质不易富集保存。

  相似文献   
109.
基于法国DEMETER卫星等离子体分析仪和Langmuir探针观测到的原位等离子体参量, 研究了参量随纬度变化、 空间插值、 空间差值、 滑动中值、 相关性分析等5种异常提取方法, 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2006年1月—2010年4月期间国内6.0级以上、 国外部分7.0级以上29次地震的震例分析中. 由于等离子体参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此对于震中附近的轨道数据大于等于2个参量出现异常时, 本研究才将其视为震前异常. 通过研究发现, 29次地震中有15次出现电离层原位等离子体参量的震前异常, 异常时间大约为1—7天, 震中东西两个方向均可能出现异常, 但异常区域多偏向磁赤道.  相似文献   
110.
何鹏  郭硕  苏航  马一行 《地质通报》2022,41(9):1672-1686
昌图锡力银铅锌锰矿是近年在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南段锡林浩特-霍林郭勒多金属成矿亚带上新发现的1处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床中的主要矿物分析结果表明:矿床中的银矿物有银黝铜矿、硫锑铜银矿、深红银矿等, 主要以独立的银矿物分布于金属硫化物中;银黝铜矿的Ag含量为8.25%~13.11%, 平均为10.54%, Cu含量为27.65%~31.43%, 平均为29.64%, 面扫描图像显示Ag以类质同像的形式赋存于银黝铜矿中。硫锑铜银矿的Ag含量较高, 平均为68.99%, 主要分布于方铅矿的边缘及其裂隙中。闪锌矿的Fe含量为0.30%~0.38%, 平均为0.33%, 属于贫铁闪锌矿, Cd与Zn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可作为寻找闪锌矿的地球化学标志。菱锰矿(MnCO3)为晚期低温石英-碳酸盐阶段的产物, 是主要的碳酸盐矿物;锰的氧化物主要为软锰矿及硬锰矿, 软锰矿呈环带结构、胶状构造。除Mn外, 同时也富集高品位Pb。综合分析昌图锡力矿床的矿物学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 认为该矿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铅锌锰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