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6篇
  免费   1066篇
  国内免费   1516篇
测绘学   1154篇
大气科学   611篇
地球物理   2099篇
地质学   2686篇
海洋学   825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544篇
自然地理   158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373篇
  2018年   331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457篇
  2012年   448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首先论述了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水对土质边坡的影响作用,接着推导出了考虑水作用影响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公式,最后指出应用动态的观点来研究边坡体内的地下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Landsat影像数据获取天山博格达自然遗产地土地覆盖分类,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构建“DEM-NDVI-土地覆盖分类”散点图分析研究区植被受海拔和坡向的水热空间变化影响的分布特征,通过概率统计分析提取博格达遗产地山地垂直带,并结合研究区的气温、降水数据和NDVI变化特征分析垂直带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 本文利用“DEM-NDVI-土地覆盖分类”散点图,揭示了研究区1989年和2016年的NDVI值和分类类别随着海拔上升的变化特征,其中NDVI值随着海拔上升呈现“倒U形”变化,而不同分类类别在一定的海拔区间内呈现出聚集效应,且不同分类类别有明显的高程界限。② 1989年和2016年博格达遗产地山地垂直带分带上限分别为:1278 m和1185 m(温带荒漠草原带)、1784 m和1759 m(山地草原带)、2706 m和2730 m(山地针叶林带)、3272 m和3293 m(高山草甸带)、3636 m和3690 m(高山垫状植被带)。③ 博格达遗产地1989年和2016年山地垂直带受区域气温升高和降雨增加的影响有较为明显的改变,其中温带荒漠草原带最为敏感,其上限变化最大,向下收缩93 m;山地针叶林带的分布范围则向两侧扩张49 m;山地草甸带带宽基本保持不变,但整体上移了约20 m;冰雪带则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向上退缩54 m。  相似文献   
13.
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价工作面顶板水疏放程度,分析了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值和疏放水观测值等要素,构建了顶板水疏放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了相应的评价等级标准,并利用AHP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顶板水疏放程度的物元可拓模型。利用AHP-物元可拓模型对宁东煤田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5个工作面顶板水疏放程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均为顶板水疏放程度好,并且各工作面已经实现了安全回采,实际情况与评价结果一致。AHP-物元可拓模型可以用于评价顶板水疏放程度,并且可以作为工作面采前水文地质条件评价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The hydrology and water balance of megadunes and lak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of China. Field observations and analyses of sand layer water content, field capacity, secondary salt content, and grain size reveal 3 types of important natural phenomenon: (a) vegetation bands on the leeward slope of the megadunes reflect the hydrological regime within the sandy vadose zone; (b) seepage, wet sand deposits, and secondary salt deposits indicate the pattern of water movement within the sandy vadose zone; (c) zones of groundwater seeps and descending springs around the lakes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the local topography on the hydrological regime of the megadunes. The seepage exposed on the sloping surface of the megadunes and gravity water contained within the sand layer confirm the occurrence of preferential flow within the vadose zone of the megadunes. Alternating layers of coarse and fine sand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preferential flows. The preferential flows promote movement of water within the sand layer water that leads to deep penetration of water within the megadunes and ultimately to the recharging of groundwater and lake water.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positive water balance promotes recharge of the megadunes, which depends on the high permeability of the megadune material, the shallow depth of the surface sand layer affected by evaporation, the occurrence of rainfall events exceeding 15 mm, and the sparse vegetation cover. Water balance estimates indicate that the annual water storage of the megadunes is about 7.5 mm, accounting for only 8%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however,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per unit area under the megadunes receives only 3.6%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but it is still able to maintain a dynamic balance of the lake water. From a water budget perspective, the annual water storage in the megadunes is sufficient to serve as a recharge source for lake water, thereby enabling the long‐term persistence of the lakes. Overall,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precipitation i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the hydrological cycle in arid deserts.  相似文献   
15.
基于小波分解的动态变形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勇  蒋征 《地理空间信息》2009,7(2):146-148
阐述了小波变换和多分辨率分析的基本原理,简要地介绍了离线预报和在线预报两种不同的变形预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小波分解的动态变形预报的方法,并通过实际算例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温差对泉州四至井水氡测值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变化是影响水氡观测值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1986-2009年泉州台四至井观测数据资料的分析,说明:调整观测室室内温度使其超过采集水样的原始温度,在运输水样过程中对水样采取保温措施,减小取样水温和鼓泡后水温的温差,能够得到更真实、准确的观测值.  相似文献   
17.
高应变法检测是基桩检测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该方法检测承载力存在误差,因此受到许多争议。本文以广东惠州地区两项工程的检测实践为例,分别采用前后两组不同拟合参数,对检测数据进行了承载力拟合计算,分别得出了前后两种不同的计算结果。并通过动、静两种方法的对比检测,分析了高应变法检测承载力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粗略探讨了对高应变法检测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8.
元胞自动机具有能模拟复杂动态系统的强大能力,本文采用了多约束条件的元胞自动机模型,以广东佛山市2000年、2006年和2012年建设用地的变化为例,从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了高程、坡度、人口密度、道路交通、水系等对城市建设用地发展变化起决定作用的诸多因子,利用马尔科夫概率矩阵计算2000年~2006年建设用地变化,推算建设用地转移总量。结合Logistic-CA模型和决策树-CA模型,预测模拟了2012年的建设用地分布并与实际相比较,分析其整体精度和误差来源。结果显示基于CA模型的建设用地动态发展模拟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为城市的发展规划,过程演变提供虚拟的实验手段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准确预测分析宁波市地下水位动态与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建立了宁波市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孔隙地下水流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和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了2009年底到2020年底的逐月地下水位动态和逐年地面沉降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2013年起,除山区沟谷孔隙潜水地下水位降落漏斗逐渐扩大外,其余孔隙水的地下水流场基本趋于稳定,地下水位年际变化很小,年地面沉降量也逐渐变小,由2012年的5.62 mm/a逐渐下降到2020年的5.54 mm/a,由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地面沉降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0.
动态城市交通网络优化模型研究及算法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交通网络中,行车路线所耗时间是用户关心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构建了基于时间因素的城市交通网络模型,为反映交通网络随时间动态变化的特性,网络模型中弧的权重是和时间统计变量相关.本文设计了交通网络模型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针对实际交通网络的行驶线路选择人群中乐观型、保守型和折中型,给出了路线选择的简化模型.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