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3篇
  免费   1413篇
  国内免费   1248篇
测绘学   149篇
大气科学   684篇
地球物理   2715篇
地质学   4045篇
海洋学   946篇
天文学   759篇
综合类   309篇
自然地理   123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454篇
  2013年   597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536篇
  2008年   583篇
  2007年   523篇
  2006年   553篇
  2005年   431篇
  2004年   412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307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307篇
  1998年   282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871.
针对长江中游洞庭湖防洪系统规模庞大、水流复杂、资料短缺和预报时限紧迫的实际条件,提出了具有层次和模块结构特点、一维与二维水流模拟、水力学与水文学方法、理论模型与补充信息相结合的建模途径.所建模型的湖泊部分采用无结构网格二维非恒定流高性能有限体积格式,以适应湖区复杂的边界形状和保持水量平衡;河网部分采用一维非恒定流守恒型显格式,避免隐格式矩阵算法的复杂性,同时有利于与二维模型的耦合及与各种复杂连通关系的显式连接.这种一、二维混合非恒定流模型可用于长江干流、洞庭湖河网及湖泊、堤垸区的洪水演进和防洪调度的水流仿真.  相似文献   
872.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热历史及构造—热演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根据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大地热流测量和镜质体反射率数据,恢复了该区的热历史,结果表明:东部凹陷热流呈现古热流高现今热流低的变化特征,沙河街组三段沉积期到东营组沉积期(距今43~25Ma)盆地热流为66~82mWm2,现今热流值为47~70mWm2。构造沉降史分析显示,盆地经历了早期的裂谷阶段(距今43~25Ma)和后期的热沉降阶段,裂谷阶段包含了两个裂谷亚旋回。盆地现今较低的大地热流和较高的古热流及典型的裂谷型构造沉降样式为东部凹陷的构造—热演化提供了重要认识。  相似文献   
873.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的物理模拟及其数值模拟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井孔 -含水系统问题是当今水文地质学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长期以来 ,水文地质模型中对井孔的刻画基本上都是引用“热传导”中的“线汇”理论 ,需要人工预先给定线汇 线源的流量或水头的分配 ,其正确性或适用性至今没有得到理论证明。陈崇希 (1993 )提出的“渗流 -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在理论上已解决多个水文地质问题 ,也用于几个实例 ,本文再用物理模拟检验其可靠性。论文针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河床下水平井或傍河垂直井地下水流问题做了砂槽物理模拟 ,并用基于“渗流 -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的数值方法仿真模拟了此条件下地下水流的规律。成果表明 ,数值模拟观测孔水头动态相当好地再现了物理模拟结果。论文指出了“渗流 -管流耦合模型”和“等效渗透系数”在井孔 -含水系统问题上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4.
选取四川省汶川至马尔康公路线的磨子沟作为试验对象,采用弯道超高法推算其泥石流流速。进而可以计算出该次泥石流的平均流量,为公路的改建工程提供设计依据。经过实地调查,用此方法计算磨子沟2005年8月17日暴发的泥石流流速为4.4m/s。同其他流速方法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前者值偏大,且偏向于工程安全值。弯道超高法可以解决泥石流观测的局限性和泥石流发生的不可重复性。此方法简便易行,对泥石流防治工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5.
海冰动力学数值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冰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测研究中,人们将海冰视为连续介质分别建立了欧拉坐标下的有限差分(FD)方法、拉格朗日坐标下的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SPH)方法、欧拉和拉格朗日坐标相结合的质点网格法(PIC),近年来又发展了基于非连续介质的颗粒流(GF)方法。对以上几种海冰动力学数值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FD、PIC和SPH方法可适用于中长期海冰动力学数值模拟,但SPH方法的计算效率需进一步提高;GF方法在不同尺度下的海冰动力学数值模拟中的计算精度均有很强的适用性,但目前较适用于小尺度下海冰动力学基本特性的数值试验研究,计算时效还不能满足实际海冰数值模拟和预测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海冰动力学模拟的精度和适用性,在不同时空尺度下分别发展与其相适应的数值方法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76.
877.
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壳流及动力过程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黏滞性地壳流对地壳及上地幔变形作用及动力机制,是大陆新生代造山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青藏高原中下地壳存在部分熔融或含水物质的黏滞性流体,已为一系列地球物理及岩石学研究所证实.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壳流的动力作用,本文用密集的被动源宽频带地震台的观测数据,反演了地壳上地幔精细速度结构和泊松比.研究表明,川西及滇西北高原的中地壳内普遍存在低速层,而高泊松比的地壳只分布在川西北地区.位于中地壳的黏滞性地壳流从青藏高原腹地羌塘高原流出,自北西向南东流入青藏高原东缘.这些黏滞性地壳流带动了上地壳块体水平移动,当它们受到刚强的四川盆地及华南地块阻挡时将发生分层作用,地壳流将分为二或更多分支不同方向的分流,向上的一支地壳流将对上地壳产生挤压,引起地面隆升,向下的一支地壳流将使莫霍面下沉加厚下地壳.黏滞性地壳流的运动在地壳中产生应变破裂发生强烈地震活动,地震的空间分布与震源机制也受到地壳流动力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878.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Ever since Charney et al.[1] studied the multiple equilibrium states in atmosphere with highly truncated spectral method in 1979, many Chinese researchers, such as Li Maicun et al. (1983)[2], Liu Chongjian et al. (1983)[3], Miu Jinhai et al. (1985)[4] and…  相似文献   
879.
We derive expressions for the total and linearly polarized synchrotron emissivity of an element of plasma containing relativistic particles and disordered magnetic field that has been sheared or compressed along three independent directions. Our treatment follows that given by Matthews & Scheuer in the special case of a power-law electron energy spectrum. We show that the emissivity integrals depend on a single parameter, making it straightforward to generate one-dimensional look-up tables. We also demonstrate that our formulae give identical results to those in the literature in special cases.  相似文献   
8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