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2篇
天文学   15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赵君亮 《天文学进展》2005,23(4):346-354
对太阳邻域内银河系盘星、特别是厚盘恒星年龄-金属度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回顾和评述;说明目前对盘星是否确实存在年龄-金属度关系还存在争议,而厚盘恒星可能存在这种关系。同时指出,要得出明晰的结论,在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取得合理的恒星样本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2.
The kinetic-model (KM) efficiency in heavy-element nucleosynthesis calculations is analyzed. Various nucleosynthesis conditions and various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considered. All basic two-particle reactions with neutrons, protons, α particles, and photon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results for the nuclear statistical equilibrium (NSE) model and for the KM are compared under various ambient conditions. The time it takes for the solution to become a steady-state one is estimated in the KM, provided that the NSE approximation holds. The computational processor time for temperatures T<8×109 K is shown to be modest, and the KM can be used for nucleosynthesis calculations in this range. The KM can be realized together with the NSE model at higher initial temperatures, with the results being smoothly joined by using the NSE solution as the initial KM approximation. The kinetic model can also be successfully used to compute the r-process under various physi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83.
简要地总结了 2 0 0 1年度上海天文台科研工作 ,包括知识创新工程和基础研究、实测和技术工作、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科研支撑和相关管理工作 ,以及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若干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4.
对 2 0 0 2年度上海天文台科研工作作了简要总结 ,其内容包括知识创新工程和基础研究、实测和技术工作、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科研支撑和相关管理工作、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主要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5.
张昊  徐仁新 《天文学进展》2005,23(2):144-168
奇异滴,即质量较小的奇异夸克物质团块,有关它的研究涉及物理学的多个重要分支.如果存在奇异滴,人们对暗物质组分和致密星体结构的认识将会改变,强相互作用的研究也会有新的途径.已经有若干实验结果表明宇宙线中可能含有奇异滴成分.因此,研究宇宙线奇异滴的产生、传播及其与地球大气作用过程等是非常重要的.将重点围绕上述几个问题,综述目前奇异滴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86.
87.
正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publishes original research papers and reviews on all branches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Reviews are by invitation only.Important new results that require rapid publication can be submitted as a Letter(Letters must be restricted in length to 6 printed pages).Authors who submit a paper are expected to be able to certify that the paper is original work,  相似文献   
88.
人们对河外水脉泽的观测与研究已经30年了。目前已经在约70个河外星系中检测到水脉泽辐射(已公开发表64个)。近年来,河外水脉泽的观测及理论研究十分活跃。重点介绍了目前河外水脉泽的检测及研究进展,包括水脉泽源的分类、水脉泽对研究活动星系核的重要科学价值、水脉泽源的X射线观测研究及其各物理量之间的统计分析结果等。  相似文献   
89.
李国亮 《天文学进展》2007,25(3):262-269
该文利用高精度的大尺度N体数值模拟,研究了WMAP(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第3年的观测结果对星系团中的巨弧数目的影响,发现预言的巨弧数目比主流的ACDM模型预言的要低80%多。加入绝热气体几乎不会改变巨弧的发生概率,而引入恒星形成和超新星反馈后得到的概率不会大于原来的1.3倍。如此小的贡献是因为虽然有恒星的数值模拟得到的星系团具有更高的中心密度,但同时星系团的形状更趋球对称,这是影响巨弧概率的2个相反的因素。以前基于ACDM模型预言的巨弧概率还不能很好地与观测相符,WMAP第3年的观测结果将更难以解释。  相似文献   
90.
星际红外消光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健  姜碧沩 《天文学进展》2007,25(3):226-235
该文综述了星际尘埃在红外波段的消光律。现有的观测表明,在0.7μm≤λ≤5μm范围内的星际消光可以近似用幂律函数来拟合,而对5μm≤A≤8μm范围内的星际消光争论比较多,但现在已明确该范围内消光律是随视线方向的变化而变化,这与以往认为在整个0.7μm≤λ≤8μm范围内星际消光为各处一致的结论是相左的。在8μm≤λ≤30μm范围内的消光主要由硅酸盐在9.7μm和18μm处的吸收特征所决定,其中9.7μm处的吸收所引起的消光强度(相对可见光波段消光)在太阳邻近弥漫星云和银心方向上有较大变化,其原因仍有争论;同时,由脂肪族碳氢化合物的C-H键伸缩振动引起的在3.4μm处的谱特征强度也和9.7μm硅酸盐谱特征类似,在太阳邻近弥漫星云和银心方向有较大变化。在λ≥30μm以上的远红外范围,由于观测的限制,人们主要利用尘埃红外辐射理论来间接研究消光率,不同尘埃模型给出的红外辐射明显地不同,对λ≥30μm的红外观测将提高该范围内消光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