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41篇 |
免费 | 401篇 |
国内免费 | 88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9篇 |
大气科学 | 175篇 |
地球物理 | 555篇 |
地质学 | 2050篇 |
海洋学 | 458篇 |
天文学 | 685篇 |
综合类 | 134篇 |
自然地理 | 2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76篇 |
2021年 | 88篇 |
2020年 | 129篇 |
2019年 | 133篇 |
2018年 | 106篇 |
2017年 | 97篇 |
2016年 | 137篇 |
2015年 | 150篇 |
2014年 | 156篇 |
2013年 | 160篇 |
2012年 | 159篇 |
2011年 | 172篇 |
2010年 | 142篇 |
2009年 | 226篇 |
2008年 | 215篇 |
2007年 | 224篇 |
2006年 | 228篇 |
2005年 | 233篇 |
2004年 | 173篇 |
2003年 | 163篇 |
2002年 | 135篇 |
2001年 | 132篇 |
2000年 | 107篇 |
1999年 | 129篇 |
1998年 | 111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72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盆山沉积耦合原理在定量恢复造山带隆升剥蚀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造山带的隆升剥蚀过程研究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与造山带毗邻的沉积盆地则真实地记录了造山带隆升剥蚀演化历史。因此,通过对沉积盆地中沉积物的研究可以反演山地隆升剥蚀历史。基于这种思路,介绍了两种定量恢复造山带隆升剥蚀的方法,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和质量平衡法。前者利用样品碎屑单颗粒的裂变径迹年龄的统计分析确定其源区,并量化源区的抬升剥露及热演化历史,但要求对样品的沉积时代有很好的年代学控制,沉积后样品没有遭受热重置。后者则假定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盆山耦合系统中物源区的地形变化总和与沉积区的碎屑沉积质量总和成正比,即隆升过程中产生侵蚀总量与毗邻盆地的沉积总量之间质量守恒,从而通过研究盆地中相应时间段的沉积总量、沉积速度来定量恢复古地形,反演造山带的演化,但盆山系统的界定以及地层定年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恢复造山带隆升剥蚀过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2.
基于模糊集重心理论的岩体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应用于岩体分类可造成评判信息丢失,影响评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针对该缺陷,引入模糊集重心理论,克服了综合评判方法中某些因素由于权值较小而被“淹没”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岩石质量指标、单轴抗压强度、岩体完整性系数、岩石软化系数、最大地震烈度和地下水渗水量这6个对岩体质量及其稳定性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以正态分布作为其隶属函数,采用加权平均值法确定各因素权重值,建立了基于模糊集重心理论的岩体模糊分类方法。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阐明了上述各因素模糊集重心的计算方法。利用基于模糊集重心的岩体模糊分类方法,研究了某一地下工程围岩的稳定性级别,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计算的结果和围岩的实际稳定情况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3.
Neil Trentham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1998,294(2):193-200
We present the results from a CCD survey of the B -band luminosity function of nine clusters of galaxies, and compare them to published photographic luminosity functions of nearby poor clusters like Virgo and Fornax, and also to the field luminosity function. We derive a composite luminosity function by taking the weighted mean of all the individual cluster luminosity functions; this composite luminosity function is steep at bright and faint magnitudes and is shallow in-between.
All clusters have luminosity functions consistent with this single composite function. This is true both for rich clusters like Coma and for poor clusters like Virgo.
This same composite function is also individu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deep field luminosity functions found by Cowie et al. and Ellis et al., and also with the faint end of the Las Campanas Redshift Survey R -band luminosity function, shifted by 1.5 mag. A comparison with the Loveday et al. field luminosity function, which is well determined at the bright end, shows that the composite function, which fits the field data well fainter than MB =−19, drops too steeply between M B =−19 and −22 to fit the field data there. 相似文献
All clusters have luminosity functions consistent with this single composite function. This is true both for rich clusters like Coma and for poor clusters like Virgo.
This same composite function is also individu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deep field luminosity functions found by Cowie et al. and Ellis et al., and also with the faint end of the Las Campanas Redshift Survey R -band luminosity function, shifted by 1.5 mag. A comparison with the Loveday et al. field luminosity function, which is well determined at the bright end, shows that the composite function, which fits the field data well fainter than M
104.
Corrado Massa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2006,306(3):175-176
A lower bound for the mass of a rotating body is derived in the general relativity theory with positive cosmological term
Λ. The bound suggests a neutrino rest mass ∼1 meV and a neutrino magnetic moment of 10−41 erg/gauss ∼ Planck's magnetic moment. A connection between gravity and electroweak interaction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05.
节理岩体卸荷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卸荷状态工程岩体的强度特性与传统的加载岩体有本质的区别。目前对于岩石卸荷强度特性的研究比较多见,但对于含节理的岩体在卸荷应力状态下的强度特性,尤其是节理面对其强度的影响研究实属少见。本文通过岩体三轴模拟试验研究了卸荷应力状态下节理岩体的破坏特征,突出考虑了节理面性质对卸荷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节理岩体卸荷强度准则的一般表达式并进行了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太阳直接辐射与冰川物质平衡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冰川微地形对冰川物质平衡重要影响的认识,在考虑朝向、坡度、地形遮蔽等因素的条件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手段,对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冰面太阳可能直接辐射进行了理论计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算冰面任意一点物质平衡的B=f(T,R)(气温-辐射)模型.比较了该模型与B=f(T)(气温)模型、B=f(P,T)(降水-气温)模型及B=f(Q)(能量平衡)模型之间的优缺点,表明该模型具有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精度较高、参数易于获得等优点,从而为计算冰川物质平衡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9.
裂隙岩体宏观力学参数的二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体通常含许多不同尺度的裂隙,因而力学性质非常复杂。由于现场测试及常规实验室试验常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因而其不能准确反映岩体的宏观物理力学性质。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二维情况下的完整岩体和含不同倾角的软弱夹层的岩体在单轴和双轴压缩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岩体变形的应力-应变曲线。该类曲线能反映裂隙对岩体力学参数的影响,对于指导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意义,并且为获取岩体力学参数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