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4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540篇
测绘学   130篇
大气科学   336篇
地球物理   691篇
地质学   796篇
海洋学   310篇
天文学   820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18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介绍了静力水准系统hydrostatic  levelin g system hls的测量原理以及固体潮对hls测量精度的影响并对hls数据进行固体潮调和分析获得了该地区高精度的倾斜固体潮参数及模型 在此基础上利用该地潮汐模型对hls监测数据进行潮汐改正进而得出当地两监测点之间的实际地面形变为静力水准系统在高精度 m量级加速器准直测量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2.
中国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工程实例,指出了该项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太阳能供热采暖今后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93.
分析了北半球不同时域O3层遥相关型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探讨了太阳活动和极涡振荡对O3层遥相关型形成和演变的作用.结果发现:1.O3层对太阳活动响应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在不同季节里只存在一种O3层遥相关型与其相联系,随着季节的转换大气环流与太阳活动效应叠加将使O3层的响应区域及遥相关型的空间结构发生转移现象.2.极涡增强将导致O3层出现负异常,且在遥相关区域中O3含量的振幅变化最为显著.由于极涡的不对称性,各分区极涡强度对O3层遥相关型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表明极涡形变对O3层遥相关型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Part 1 of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effectiveness of dispersion models based around random particle tracking (RPT) applied an overbank flow in the Flood Channel Facility at HR Wallingford. Several of the RPT models that were used predicted the mixing behaviour of the tracer in the complex channel flow to within an acceptable accuracy. If there is no uniqueness in the model structure which can be used to represent the true system to within the limitations of the available observations, then this implies an inherent degree of ambiguity in our knowledge of the physically based model structure. This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be less forthright in the optimisation of each individual model structure, and perhaps investigate more of the parameter combinations for each model which yield feasible simulations of the system. An alternative fuzzy calibration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which avoids the optimisation process and takes account of uncertainties in the model structure, parameter sets and observed data in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95.
陈伟  余旭初  王鹤  闻兵工  靳克强 《测绘科学》2011,36(4):16-18,30
基于凸面几何学理论,由端元作为角点的单形体的体积应该是最大的.著名的N-FINDR和SGA算法正是基于以上理论,通过在数据云中寻找体积最大的单形体来实现端元的自动提取.本文利用粒子群优化(PS0)技术,基于凸面几何学理论,设计了一个新的端元提取算法.利用模拟和真实高光谱影像对其进行了实验,并将其结果与N-FINDR和S...  相似文献   
96.
栉孔扇贝大量死亡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3年,对养殖的栉孔扇贝进行了较系统地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以栉孔扇贝养殖集中海区长岛县亚美扇贝养殖场为定点调查和样品采集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栉孔扇贝各养殖期的死亡率和可疑病原生物检测,同时对pH、溶解氧、温度、盐度等环境理化因子进行连续监测.调查结果显示:栉孔扇贝在养殖初期幼贝阶段死亡率较低,随后死亡率逐渐升高,至8月24日月死亡率达最高点71%.9月份以后死亡率开始下降.至10月份累积死亡率达90%以上.对环境理化因子的调查显示,pH、溶解氧、盐度的变化幅度不大,与扇贝死亡率无明显相关性;温度变化与死亡率似有一定的相关性,即高温(月平均23℃以上)可能是养殖栉孔扇贝重要的环境胁迫因子.通过对可疑致病性生物因子的调查研究及病理学观察表明,栉孔扇贝在养殖过程中可感染多种微生物,其中原核微生物类立克次体(RLO)在养殖过程各生长阶段均可检出,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与扇贝死亡率呈现一致的趋势.在病原病理检测中,发现RLO的大量感染与组织细胞严重病理损伤密切相关.在病原生物检测过程中,除RLO以外还发现有类枝原体原核生物(MLO)和类病毒(VLP)寄生.RLO的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说明RLO是栉孔扇贝重要的病原菌.结合感染率和死亡率、感染强度和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以及感染实验的结果分析,认为类立克次体(RLO)可能是栉孔扇贝养殖过程中大量死亡的主要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97.
堆石料大三轴试验的细观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磊  迟世春  贾宇峰 《岩土力学》2009,30(Z1):239-243
采用三维颗粒流计算程序,对堆石料的大三轴排水剪切试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数值模型的生成过程中,使堆石料集合体达到规定密度和级配;采用动态松弛算法迭代求解,并引入粒间阻尼,以吸收颗粒填装的多余动能使其稳定;颗粒间引入黏结力来提高试样的峰值强度;确定堆石料的细观力学参数,拟合室内试验应力应变曲线。模拟不同围压下堆石料的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室内试验基本一致,说明颗粒流方法可以较好的模拟堆石料的大三轴试验过程。由于没有考虑颗粒形状及颗粒破碎的影响,造成大应变剪胀偏大。  相似文献   
98.
日光温室加温是改善冬季日光温室作物生长温度环境的主要措施之一。选择典型节能型日光温室,利用暖风机加温试验研究加温方式作用下温室内温度时间、空间变化以及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和不同外界温度条件下的加温效果,并进行经济投入分析。结果表明:电暖风机加温后温室内温度明显提高且温度分布较均匀,平均温度较对照温室高4.23 ℃,其中平均最低温度提升效果最明显;低温天气时,平均温度比对照温室温度高4.24 ℃;寡照天气时,平均温度比对照温室温度高4.48 ℃。暖风机在外界温度-12 ~-4 ℃时对温室进行加温的效果最佳。通过对几种传统的温室加温方式经济投入的分析表明,电暖风机是一种投资小,耗能低,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加温方式。  相似文献   
99.
低温雨雪过程的粒子群-神经网络预报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逐日气温和降水量数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预报场资料,通过分析提取我国南方区域持续性低温雨雪过程及其预报因子,使用粒子群-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非线性的统计集合预报模型 (PSONN-EPM),对我国南方区域持续性低温雨雪过程进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以过程的冷湿程度及影响范围为标准,将低温雨雪过程分为一般过程和严重过程,并建立不同的预报模型效果较好。通过10 d独立样本预报试验看,基于粒子群-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集合预报模型比基于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的预报模型的预报平均相对误差小,对严重过程预报能力高于对一般过程预报,且这种非线性统计集合建模方法在建模过程中不需要调整神经网络参数,在实际预报业务中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100.
Recent analysis of monthly mean cloud data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atellite Cloud Climatology Project uncovered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low cloud and the cosmic ray flux for extensive regions of the Earth. Additional data have been recently released covering the period up to September 2001 with which we have made a new study of the geographical variation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ow cloud and predicted ionization level from cosmic rays at an altitude of 2 km. When analysed globally, we find that the correlations do not correspond to the latitude variation of cosmic ray flux and they are not field significant. Nonetheless they appear to be marginally field significant over broad latitude and longitude bands with a peak positive correlation at 50 degrees North and South and a tendency to negative correlation at lower latitudes. The correlation is strongest over the North and South Atlantic. Several of these featur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tions of the electroscavenging process.We use a simple model to calculate the climatic impact should the correlation be confirmed. We show that, under the most favorable conditions, a reduction in low cloud cover since the late 19th century, combined with the direct forcing by solar irradiance can explain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global warming over the past century, but not all. However, this computation assumes that there is no feedback or changes in cloud at other lev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