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9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601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590篇
地球物理   1431篇
地质学   830篇
海洋学   882篇
天文学   87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44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分析黄河流域交通供给水平特征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适配性,对交通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交通供需适配性具有重要参考。论文基于黄河流域现状综合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基础数据,分析了黄河流域县域交通优势度分异特征,并探讨了交通与县域发展质量的空间适配性。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县域交通优势度有待提升,在人口与GDP方面呈现一定错配特征;高优势度县域集中分布在济南—郑州—西安—兰州通道沿线。黄河流域交通供给均衡性水平高于经济社会差异;样带交通优势度呈现陇海—兰新“一”字型样带>“几”字湾样带>南北纵向“1”字型样带的分布态势,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城镇化、经济基础是影响黄河流域县域交通优势度的主要因素。“几”字湾样带和南北纵向“1”字型样带还受到高程、坡度等自然因素的制约;流域40.05%的县域处于初级适配状态,38.78%的县域为交通劣势型,集中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沟壑区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亟需提升交通设施对该类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2.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粘性泥沙的数量与输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林承坤 《地理学报》1992,47(2):108-112
长江口的粘性泥沙有89.6%以上来源于长江补给区,一部分来源于废黄河与黄海补给区。长江补给区的粘性泥沙的汇入百分数及其输沙量两者均为已知,据此计算出长江口粘性泥沙沉积量为4.554×10~7t/a,从长江口输向杭州湾与东海补给区的粘性泥沙输沙量为2.247×10~7t/a,废黄河与黄海补给区输向长江口的输沙量为2.730×10~7t/a。长江口粘性泥沙的数量同1915年与1963年实测地形图比较量算的数量为4.469X10~7t/a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3.
The presented paper analyses the variability of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of bedload transported by the gravel‐bed Scott River (Svalbard) draining a glacier catchment with an area of 10 km2.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analysis is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identification of the fluvial transport mechanisms in gravel‐bed rivers. It i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reshold values for bedload movement. It is also treat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origin, routes of distribution, and conditions of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of fluvial bedload. The field study in a natural proglacial gravel‐bed channel was carried out at two reaches in the mouth section of Scott River. The study revealed relatively high temporal variability and similar mean parameters of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in conditions of low discharges. Bedload transport rates reached a mean of 71.9–76.0 kg d?1 in channel cross‐section. Bedload texture was dominated by gravels with a proportional contribution of the fine‐grained fraction along with very fine‐grained gravels (8‐2 mm) of 38.8%. The medium‐grained fraction (16‐8 mm) constituted 33.7%, with a lower contribution from the coarse‐grained fraction (32‐16 mm) of 23.2%, and the very coarse‐grained fraction (64‐32 mm) of 4.4%. Two periods in the course of bedload transport and distribution of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were distinguished based on variation of hydro‐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The first half of the measurement period was distinguished by significantly higher values of daily loads and increased contribution of the coarse‐grained and very coarse‐grained fraction (28–31% and 6.2–6.6%, respectively). During this time, the river discharged up to 94% of bedload. This resulted in a clear tendency for riverbed scouring. The second half was distinguished by generally low daily bedload transport rates (<10 kg d?1), an increase in contribution of fine‐ and very fine‐grained gravels (42–55.6%), and a change in the tendency to aggradation. Grain size indices were more varied, and grains were usually finer and better sorted. Selective transport processes, often related to redeposition, were dominant in the channel. Along with an increase in flow velocity, conditions for material deposition became more variable. This was manifested in weaker sorting and an increase in grain diameter.  相似文献   
24.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地表风沙流结构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在国家林业局磴口荒漠生态站长期监测的基础上,利用多种积沙仪,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流动沙丘、油蒿半固定沙丘、白刺半固定沙丘、油蒿固定沙丘、白刺固定沙丘5种典型下垫面近地面(0~100 cm)的风沙流输沙量进行了实地观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输沙率(q)随高度(h)增加呈幂函数(q=ah-b,R2≥0.8409)规律衰减,随风速(v)增大呈幂函数(q=avb,R2≥0.9256)规律增加,42.8%~70.7%的输沙量分布在10 cm高度内,67.6%~90.0%的输沙量分布于30 cm高度内。当地表植被盖度达到40%以上时,输沙率下降至无植被覆盖地表输沙率的6.6%以下,可有效阻止地表风蚀。(2) 沙物质主要由粒径为50~250 μm的细沙和极细沙构成,各高度层风蚀物粒度组成服从单峰态分布,峰值在100~250 μm。随高度增加,风蚀物粒径范围趋于变窄,粒径趋于更细。(3) 起沙风多出现在WSW和NW方向,占全年起沙风的53.19%。风沙流中跃移输沙、蠕移输沙的空间分布在理论上应与风向频率分布基本一致,差异性主要由各方位风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导致。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防沙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5.
根据中纬Wakkanai站与低纬Okinawa站的垂测数据,得出电离层峰区垂直漂移的频谱结构.结果表明,漂移除具有周期在24h之内的潮汐分量外,低纬站还呈现出值得特别注意的2.1d的周期振荡.作者认为,低纬垂直漂移的振荡行为,主要是电场的波动分量引起;这种波动电场包含潮汐振荡与行星波两日振荡的成分.峰值电子浓度的振荡最直接地是由中性大气温度控制;而峰高的波动起伏,则主要是电场振荡的结果.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发现,在大陆坡第四系中发育有大规模块体搬运体系(现今的块体搬运体系也称海底滑坡)。块体搬运体系是深水常见的一种沉积物搬运机制,主要包括滑动、滑塌和碎屑流等重力流过程及其沉积物。南海陆坡白云块体搬运体系面积逾10 000 km2,可划分为3个结构单元,即头部拉张区、体部滑移-挤压区和趾部挤压区。在地震剖面中,发育多种构造:正断层、杂乱反射、逆冲断层、挤压脊和褶皱等。块体搬运体系严重威胁深水设施安全,并可能诱发海啸,是海洋地质灾害之一。同时,块体搬运体系与海洋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关系密切,物源决定块体搬运体系的物性,泥质物源的块体搬运体系通常作为良好的油气盖层,砂质物源形成的块体搬运体系可以成为储层。  相似文献   
27.
电离层从猜想到证实完全是无线电技术发展的结果。通过地面无线电探测和火箭、卫星的空间探测、证实了Chapman的理论。由于太阳紫外线,X射线辐射致使高空上层大气电离。电离层介质是电子、正负离子和中性粒子全体的混合物。它们构成了地磁场中磁离子介质。本文根据磁离子理论,研究了电离层中等离子体的频率特性,从而解释了D、E、F1和F2层的电波反射特性。最后计算了陕西天文台至云南天文台电离层波导的传播时延,获得了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8.
霍仁龙  任柳 《地理研究》2022,41(4):1122-1135
南方丝绸之路交通路线网络的重建与研究,有利于深化历史时期中国西南边疆各区域之间和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等地区之间经济贸易发展和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认识。本文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历史地理学等研究成果、田野调查资料、当代交通和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等,复原汉晋、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南方丝绸之路国内段的交通路线网络,分析影响古代西南山区交通路线走向的人文和自然因素,对比研究古代交通里程与实测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结果显示:① 南方丝绸之路川滇间的交通网络格局在汉晋时期即已基本形成,两千年来相对较为稳定;云南内部和经云南出境的交通路线网络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② 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统治力度的变化等人文因素在不同时期对南方丝绸之路交通路线的整体格局及空间演变起到重要作用。③ 在影响南方丝绸之路交通路线具体走向的自然因素中,海拔2200 m、坡度20°是重要的阈值。④ 历史时期西南山区1古代里约可换算为实测距离0.45 km。  相似文献   
29.
利用1961—2012 年NCEP/ NCAR 的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分析了中国西南区域(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大部分地区、西藏东部)水汽总量和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西南区域水汽总量近50 a 来呈整体减少趋势;水汽含量在850—700 hPa 之间最为丰富;西南区域东湿西干,重庆、贵州、广西、四川东部水汽总量相对丰富;影响西南区域全年水汽量的有四个输送通道,春季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和偏西气流,夏季主要受到孟加拉湾和印度洋季风影响,秋季水汽主要来源于西太平洋,冬季则主要来源于偏西风和西太平洋;西南区域全年主要为水汽汇合区(除云南大部分地区以外),常年有两个水汽辐合中心,一个在西藏与四川交接处(青藏高原东南侧),一个在贵州及其附近地区;而云南上空主要为水汽辐散,仅夏季部分地区为水汽汇合区。  相似文献   
30.
根据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高分辨率2D/3D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和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的相干分析,在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区发现了多期次的块体搬运沉积体系(MTDs)。研究表明,该区域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包括3个主要的结构单元,即头部拉张区、体部滑移区和趾部挤压区,不同位置地震特征不同。大规模的块体搬运沉积体系构成了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区新近系以来地层中的重要沉积单元,并对深海沉积物的空间展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上新世发育的一期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分布面积达300 km2,厚度达240 m,平面展布形态似扇形。高沉积物供给速率和不断的构造活动可能是该区域MTDs发育的主要原因。此外,地震活动、海平面变化也间接影响了MTDs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