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35篇 |
免费 | 948篇 |
国内免费 | 35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20篇 |
大气科学 | 284篇 |
地球物理 | 926篇 |
地质学 | 1197篇 |
海洋学 | 336篇 |
天文学 | 1030篇 |
综合类 | 167篇 |
自然地理 | 18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88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106篇 |
2021年 | 123篇 |
2020年 | 143篇 |
2019年 | 155篇 |
2018年 | 112篇 |
2017年 | 134篇 |
2016年 | 166篇 |
2015年 | 175篇 |
2014年 | 190篇 |
2013年 | 170篇 |
2012年 | 168篇 |
2011年 | 170篇 |
2010年 | 153篇 |
2009年 | 247篇 |
2008年 | 214篇 |
2007年 | 281篇 |
2006年 | 234篇 |
2005年 | 187篇 |
2004年 | 194篇 |
2003年 | 173篇 |
2002年 | 140篇 |
2001年 | 132篇 |
2000年 | 102篇 |
1999年 | 100篇 |
1998年 | 96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52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01.
利用66个OH megamaser的光度和它们的宿主星系的红外光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log L(OH)=1.71log L(IR)-17.67,即L(OH)α[L(IR)]1。71.这个结果介于Baan所得到的L(OH)α[L(IR)]2和Kandalian所得到的L(OH)α[L(IR)]1.38的结果之间.由于统计时所取的样本数最多,因此结果更能反映实际情况.进一步,可把这66个OH megamaser分为两类;第一类为L(OH)<102L(?)的小光度OH megamaser,小光度OH megamaser包含了14个OH megamaser;第二类为L(OH)≥102L的大光度OH megamaser,大光度OH megamaser包含了52个OHmegamaser.研究结果表明,小光度OH megamaser的光度和它们的宿主星系的红外光度之间相关关系为L(OH)α[L(IR)]1.43,与Kandalia所得到的结果相接近.大光度OH megamaser的光度和它们的宿主星系的红外光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为L(OH)α[L(IR)]2,与Baan所得到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2.
常规DCD(dynamic canonical descent)算法具有全局优化能力且无需考虑目标函数的可微性,只要预先定义优化空间即可,但是该算法的收敛速度有限,为此提出了变参数DCD算法,并建立了其相应的算法迭代格式。在数值试验和工程应用中将该变参数DCD算法与常规的DCD算法进行比较,其结果均表明:变参数DCD算法在全局优化能力和收敛速度上找到了一个均衡点,该算法不仅具有DCD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而且收敛时所需的目标函数评估次数少,在优化过程中该算法展示出了稳定性强且优化结果可靠度高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3.
104.
Aaron J. Grocholski Ata Sarajedini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2003,345(3):1015-1029
We present combined optical/near-infrared photometry ( BVIK ) for six open clusters – M35, M37, NGC 1817, NGC 2477, NGC 2420 and M67. The open clusters span an age range from 150 Myr to 4 Gyr and have metal abundances from [Fe/H]=−0.27 to +0.09 dex. We have utilized these data to test the robustness of theoretical main sequences constructed by several groups as denoted by the following designations – Padova, Baraffe, Y2 , Geneva and Siess. The comparisons of the models with the observ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the [ MV , ( B − V )0 ], [ MV , ( V − I )0 ] and [ MV , ( V − K )0 ] colour–magnitude diagrams as well as the distance-independent [( V − K )0 , ( B − V )0 ] and [( V − K )0 , ( V − I )0 ] two-colour diagrams. We conclude that none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s reproduces the observational data in a consistent manner over the magnitude and colour range of the unevolved main sequence. In particular, there are significant zero-point and shap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odels and the observations. We speculate that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lies in the precise mismatch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observational colour–temperature relations. These result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pursuing the study of stellar structure and stellar modelling with even greater intensity. 相似文献
105.
WRF微物理方案对四川一次强降水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物理过程是中尺度数值模式中最重要的非绝热加热物理过程之一,成云降雨过程发生以后通过感热、潜热和动量输送等反馈作用影响大尺度环流,并在决定大气温度、湿度场的垂直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降水预报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当中,更加准确的描述云物理过程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模式预报降水能力。本文利用WRF模式,对2010年7月14~18日四川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3组数值模拟实验,每组实验采用了不同的微物理参数化方案。方案的选取上主要采用了WRF模式3.0版本后加入的几种新方案,包括(1) WDM6方案(2) New Thompson方案(3) SBU-YLIN方案,在其他参数设置均相同的情况下,首先详细分析了在整个降水过程的各个阶段,3种方案下模式模拟结果与实况的差异,以及3种方案结果之间的差异。认为在降水初期,WDM6方案的模拟结果对比实况来看盆地东部降水中心偏南,而New Thompson方案和SBU-YLin方案模拟的雅安地区降水中心强度和范围都过大,但对于盆地东部的降水中心模拟较好,New Thompson方案对广元地区的降水模拟较实况偏弱。总体看来,New Thompson方案和SBU-YLin效果相当,WDM6略差。在大范围降水产生的时期,3种方案模拟的效果与实况都非常接近,只是各方案对乐山宜宾一线雨带的模拟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使得这一线成了整个区域的最强的中心,其中SBU-YLin方案加强最大,New Thompson方案次之,而实际过程中这一时期最强中心还是在川东北一带。WDM6方案模拟降水强度与实况最为接近,但中心偏东。其中7月16日18时~17日06时是各方案模拟效果最好的一个时段。3种方案给出的的模拟结果相差并不大,较难得出哪种方案的结果最好的结论,但可以初步看出,对于本次降水量级的模拟来讲,WDM6方案模拟降水的量级较好,较少出现模拟过强的现象,而SBU-YLin方案通常模拟的降水中心强度都要大过实际;从降水落区上来看,SBU-YLin方案的表现较好,WDM6方案则有一定偏差。在这两方面New Thompson方案都介于以上两方案之间。最后初步分析了各方案模拟所得的水相参量,主要包括水汽、云水、云冰、雨、雪和霰粒子的混合比,认为造成各方案之间降水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各方案处理云水粒子的差别造成。 相似文献
106.
107.
山东月湖的沉积物分布特征及搬运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8年 11~ 12月和 1999年 8~ 9月各一个月对月湖进行的野外工作 ,共取得表层沉积物样品 131个 ,应用激光粒度仪并结合传统的筛分法对这些样品进行粒度分析 ,进行矩法计算获得粒度参数。采用Gao命名方法 ,将沉积物划分出 5种主要类型。利用Gao -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模型 ,计算该区沉积物粒径趋势所显示的沉积物净搬运方向 ,结果表明 ,沉积物从四周向湖中心搬运 ,同时显示湾顶的西部和北部、涨潮三角洲以及湖心等地貌单元是沉积的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108.
文中主要依据普通拉伸板材试样的试验结果对Q235B结构钢在单调颈缩后的塑性行为展开研究。为了准确观测Q235B结构钢颈缩后的变形历程,采用DIC光测系统对拉伸试样不同标距范围内的变形展开全过程追踪。此外,为了重现Q235B结构钢颈缩后的力学行为,提出了一种新型力学本构模型,并通过UMAT子程序的形式嵌入到ABAQUS平台。关于力学模型中的材料参数,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标定流程。最后,采用经过标定的新型力学模型对四组拉伸试样展开有限元分析,数值模拟的拉伸曲线、最大力以及断裂时刻的轴向应变分布与试验结果高度吻合,表明新模型以及相关材料参数的选择与标定是合理且准确的。 相似文献
109.
提出了地图综合目的的居民地聚群需要遵循Gestalt的邻近性、相似性和方向性原则,描述居民地结构、形态及其关系需要6个因子,即居民地间的距离、可视区域面积、大小相似度、形状相似度、方向关系、居民地内部方向;进而运用这些原则和因子,给出了居民地的自动聚群和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从模型误差的理论出发,讨论了模型误差对平差结果及其参数估计性质的影响,提出了当存在模型误差时,采用均方差对平差模型及其结果进行估价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