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6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测绘学   423篇
大气科学   226篇
地球物理   310篇
地质学   777篇
海洋学   207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639篇
自然地理   43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81.
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的变形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龙门山三大推覆体和推覆面的构造变形特征,认为耿达一汶川推覆体为褶皱冲断推覆体,映秀一白水河推覆体为冲断推覆体,彭灌推覆体为冲断褶皱推覆体,并将其划分为两个次级推覆体,而相应的推覆面分别为韧性变形为主叠加后期脆性变形;脆一韧性变形以脆性为主及脆性变形的特征,其形成次序由北西向南东,即前展式扩张方式,主要活动时期为印支期和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582.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的形成途径与运聚方式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柴达木盆地三湖(台吉乃尔湖、涩聂湖、达布逊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区是我国最大的生物气区。笔者系统采集了该气区21个天然气样品,测量了其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重点探讨了生物气形成途径和运聚方式。生物气δ~(13)C_1和δ~(13)C_(CO_2)均随深度增大而变重,显示了CO_2还原途径成气的特征。生物气δ~(13)C_1、δ~(13)C_(CO_2)和δD分布与CO_2还原方式形成的生物气的相应同位素值分布范围接近。在有关成因图解中这些数据主要位于CO_2还原途径成气范围内。生物气CO_2和CH_4之间的碳同位素分馏系数α_c>1.055,具有CO_2还原途径成气的特征。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干旱的古气候、较低的古温度、较高的沉积速率和水体中较高的硫酸盐含量使得甲烷菌的大量繁殖只能在较大的深度范围内才能实现,从而,有利于CO_2还原途径成气作用进行。涩北一号、涩北二号气田生物气δ~(13)C_1组成分布可能表明,生物气形成以后沿疏导层水平运移进入气藏,基本不存在垂向运移。该项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入探讨生物气成因、形成条件,确定生物气模拟实验方式与条件,计算生物气资源量,建立成藏模式和选择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块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83.
关于热水沉积物稀土配分模式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底热水沉积物的稀土配分模式取决于流体的密度和流方式,低密度热流体的沉积物稀配合模式类似于海水模式,高密度热流体的沉积物没有固定的稀土配分模式,在判别热水沉积物时不宜单独使用稀土配分模式。  相似文献   
584.
花江峡谷喀斯特区土壤质量两种定量化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玮  周运超 《中国岩溶》2009,28(3):313-318
选取贵州省花江峡谷喀斯特区5种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灌丛、乔木林、人工林、耕地、草坡)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质量有显著差异。本文应用土壤质量指数法及退化指数法对花江峡谷喀斯特区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定量化的对比研究,得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灌丛>乔木林>人工林>耕地>草坡。并且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种定量评价方法的土壤综合质量指数与土壤退化指数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R2=9.277),说明两种评价方法都能有效地反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85.
地幔平衡部分熔融过程中,微量元素在原始岩浆中(熔体)和初始固相母体物质中(地幔)遵循以下关系:C^iL/C^oL=1/[D F(1-D)];分离结晶成因的岩浆岩系,微量元素在残余岩浆中(C^iL)和母岩浆中(C^oL)遵循如下关系式:C^iL=C^iL*F^D-1。微量元素在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成岩方式中有独立的分布规律,因此利用微量元素对或比值的图解就可判别岩体(或脉岩)的成岩方式。选取微量元素Th-Yb、La-La/Yb、Th-Cr和Th-Ni图解对闽西基性脉岩成岩方式进行判别,发现闽西三个地区的基性脉岩均为地幔部分熔融作用所致,从而印证了闽西基性脉岩不是酸性岩浆演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586.
587.
关家沟泥石流沟位于文县县城北部,具有极为丰富的物源条件。通过调查从泥石流的岩土体类型及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新构造运动及地震等方面,对物源条件的地质环境背景进行了总结。其松散固体物质主要有滑坡堆积物、崩塌堆积物、滑塌—坍塌堆积物、沟道冲洪积堆积物及面状堆积物等。固体物质总储量为11 570.1×104m3,转化为泥石流组成部分的主要方式包括滑坡、崩塌、滑塌—坍塌直接堆积或堵塞沟道,被水流冲蚀、搬运;滑坡体、崩塌体表层松散物质及沟坡上的面状堆积物在降水面蚀作用下,细粒物质流入沟道,补给泥石流增加了泥石流的黏度;沟道内早期的冲洪积物被泥石流直接搬运、冲蚀,构成泥石流固体松散物质等。通过对物源条件分析,提出了治理工程措施,以期为关家沟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8.
本文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辉锑锡铅矿{100}解理面的表面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清晰的原子级分辨率图像,并观察到辉锑锡铅矿结构中因两种基本构造层不匹配而导致的调制波结构及超结构长周期现象。同时还观测研究了辉锑锡铅矿的表面微形貌特征。  相似文献   
589.
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复氧方式及效果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复氧是困扰人工快渗、构造湿地等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已久的问题。国际上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采用干湿交替的工作方式进行系统复氧,一是设置通气管对系统内部进行复氧,再一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对系统内部进行复氧。研究结果表明,干湿交替的工作方式对系统的复氧条件有明显改善,而小水力负荷周期的工作方式对系统的复氧更为有效。通气管的设置通常与间歇性布水工作方式相结合,其效果通常要明显好于单纯采用干湿交替的工作方式。植物根系对系统的复氧,常因植物不同类型面具有不同的氧传输能力,植物根茎所能到达的范围往往决定了系统有效处理部位的大小。  相似文献   
590.
通过计算地层的剥蚀厚度、断层断距,分析了古近纪以后两个最主要时期的构造运动特征,将构造演化与浅层油气藏地化指标、包裹体均一温度、同位素测年等结果相结合,分析了新构造运动对油气生成、运移路径、成藏期次及时间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东濮凹陷新构造运动主要发生在东营组、明化镇组沉积末,运动以垂直升降为主,伴有弱的伸展断裂;两次构造运动控制了烃源岩的二次生烃和浅层油藏的二次充注;深部生成的油气运移至浅层依次经过了NE向基底断裂、东营组砂体、新近系EW向断层,新近系油气分布主要受EW向断层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