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310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本刊讯8月24~29日,第三届国际沙尘暴与降尘天气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昭君大酒店召开。研讨会由中国气象学会、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内蒙古气象学会、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韩大气科学合作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伍荣生,中国气象学会副秘书长庄肃明,内蒙古科协副主席陈天保,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牛生杰,韩中大气科学合作中心主任郑用生教授,日本联合大学教授吉野正敏和蒙古国家气象水文研究所教授朱德尔·都拉木出席会议并作学术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222.
朋友您可曾忆起,去年初,在网络上盛行的有关环境问题的打油诗嘛?那是在2013年3月4日,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楦栋背诵的被大家调侃的《沁阳春·霾》,“北京风光,千里雾再,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  相似文献   
223.
常印佛院士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1965年从事矿产勘查工作,其中,1955~1956年供职于地质部华东地质局;1957~1965年任321地质队技术负责、总工程师;1965~1974年由原地质部先后派往越南和阿尔巴尼亚从事援外地质技术工作;1977年至今:先后任安徽省地质局(后改称地质矿产局)副总工程师、副局长、总工程师、  相似文献   
224.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12月9日揭晓,《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舒德干教授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辑部在此特向舒德干院士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225.
周治安 《安徽地质》2011,21(2):91-94
国人曰:大爱无言,上善若水。我认为这两句话是对常印佛先生品行的贴切写照。我体验先生的上善,受过他的大爱,大爱无言,感恩不能无言。为了善与爱的传承,谨撰此短文,权作对恩师常印佛院士80华诞的祝贺。回首往事,我与先生相识于51年前。那年我大  相似文献   
226.
林学钰院士,女,著名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1937年3月6日生于上海市。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中国共产党党员。  相似文献   
227.
秦大河,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共党员。生于1947年1月,山东泰安人。197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1981年取得硕士学位,1992年取得博士学位。从1990年起,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中国气象局局长、世界气象组织中国常任代表。现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228.
2011年9月20日,水利部水文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水文》杂志第七届编委会会议。中国工程院陈志恺院士,中国科学院刘昌明院士、薛禹群院士,环境保护部、中国气象局、全国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水利部相关司局、流域机构、各省水文部门的代表等40余位编委和代表参加了会议。部水文局邓坚局长  相似文献   
229.
从本期起本刊将设立《科学人生》栏目,不定期刊出不同阶段地球科学工作者的人生经历,体会,以及学科史中的科学家故事等,以与广大会员分享在科学征程上的艰辛和取得发现的欣喜。本期首发的是由我国著名资深矿物学家叶大年先生撰写的"我的科学生涯(一)"。叶大年先生历任全国政协常委,我会副理事长,侯德封奖评委等职,他还最早与欧阳自远先生一起提议创立侯德封奖(本刊将另文刊发相关史实)。多年来,他为我国地球科学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的发展壮大、为青年地学人才的培养作出了杰出贡献。1991年,年仅52岁的他,以开拓结构光性矿物学新领域等优异科学成果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此后他一直在矿物学及地球科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我的科学生涯"一文生动反映了从一个被取消资格的高考生到院士的人生历程,无疑它将激励广大年轻学子和青年地学工作者在前进道路上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献身精神和勇于攀登的无畏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230.
<正>4月3日~4日,"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演变与重大全球环境变化事件研讨会"在南京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由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60周年所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出席大会的专家和领导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殷鸿福、周志炎、戎嘉余、张国伟、陈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