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南海北部表层颗粒有机碳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洋颗粒有机碳(POC)是海洋固碳的一个关键参数。为了研究南海北部陆架及海盆表层POC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变化趋势,本文利用2009-2011年4个季节的实测数据,对NASA发布的MODIS/AQUA卫星月平均POC遥感产品,进行了验证和校正;并利用校正后的遥感数据分析了2003-2014年POC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发现POC遥感产品与南海北部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72),但存在系统性偏高,需利用实测数据对遥感数据进行区域性校正。分析校正后的遥感数据发现,南海北部陆架POC浓度较高,平均为(33.34±8.02)mg/m3;吕宋海峡西南海域浓度较低,平均为(29.25±6.20)mg/m3;中央海盆区浓度最低,平均为(27.02±4.84)mg/m3。春夏季POC浓度较低,最低值一般出现在5月,冬季(12月至翌年1月)POC浓度达到最高。利用2003-2014年的长时间序列遥感叶绿素(Chl a)和海表温度(SST)、混合层深度(MLD)模式数据,以及实测数据对南海北部POC浓度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POC与Chl a在秋冬呈现较好的相关关系(R2=0.51),但在春夏季较离散,表明秋冬季生物作用对POC影响较大。2003-2014年期间,POC与Chl a、MLD及SST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但并没有显著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2.
物方空间的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着绝对运动,运动导致了相对位置的变化,时间序列影像记录了物方三维空间的动态变化。本文基于下视时间序列影像的动态特性,在共线方程中引入时间元素,提出了空基下视时间序列影像瞬时成像模型,描述了动态“物像”间的瞬时投影关系;针对地表不同类型动态物体,构建了“由像到物”的应用模型,实现了从像方动态特征计算地表物体特征的目的。通过仿真和真实航空下视序列影像的试验与分析,验证了序列影像瞬时成像模型能够定量计算像地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23.
<正>轮到周平王登场了,他看着祖上留下的这份残破的遗产,心下唏嘘不已。本来西周的王城在陕西的沣河东岸-镐京一带,祖庙在沣河西岸丰京。应该说这里是建都城的理想之地:八百里秦川土壤肥沃,泾河、  相似文献   
24.
为了给患者以最少的辐射剂量而不影响诊断,现行医用CT仪都有基于噪声指标的自动曝光量控制。峰值电压对于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影响都很大,因此自动峰值电压控制很重要。本文从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优化的第一原理出发,给出基于衰减的曝光量和峰值电压同时自动控制的一般等式。此等式可用于单独曝光量自动控制或者单独峰值电压自动控制。对于单独暴光量自动控制,此等式要求对患者体厚度毎增加一厘米,曝光量要增加3.8%。对于单独峰值电压自动控制,此等式要求对患者体厚度每增加一厘米,峰值电压要平均增加1.53%。如果患者体厚度是常数,此等式要求平均百分比曝光量增加是百分比峰值电压减少的2.49倍。这些等式应该可以在现行医用CT仪上用于曝光量和峰值电压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25.
选择江西省作为典型研究区域,采用历史分析与空间分析方法,基于长时间序列研究不同交通运输阶段交通区位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对其所引致的区域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结论是:在传统交通运输阶段向近代化及现代化交通运输阶段转变过程中,江西省宏观交通区位分别表现为国家南北交通控扼中枢,铁路建设的滞后区与周边发达地区间的交通过境区,可达性演变特征则由南北方向可达性的优势区逐步演化为滞后区.不同时期相对应的区域发展特征表现为,从传统运输阶段的区域商贸全面繁荣,走向近代工业化进程滞后及当前经济发展边缘化.在总结典型案例基础上,尝试从成因层,演变层,作用层,效应层和反馈层五个层面探讨交通区位与区域发展的内在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26.
黑河中上游气象要素单调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占玲  王小娟 《地理研究》2011,30(11):2059-2066
分析水文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趋势,对于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启示作用。本文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黑河中上游分布均匀的8个气象站点5个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站点的多年年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及日最低气温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对于多年年降水量序列,只...  相似文献   
27.
南海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文献资料和作者的工作成果,简略回顾了近年来南海海域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重要进展,其中包括:南海深海区已经初步建立了约33Ma以来的年代地层学框架,查明了一系列长时间尺度的环境变化阶段、轨道演化周期及其转型(如"中更新世革命")、突发环境事件(如大火、火山、玻璃陨石事件)和短时间尺度的非轨道事件(如"新仙女木事件"、H事件和D/O事件)以及高分辨率环境演化记录。文中还指出需要加大南海的研究力度,以利于查明全球变化中的海-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28.
以南京市1954—2012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分析南京市灰霾天的长时间变化规律并从气候角度探讨其变化原因。南京市的霾日数近60 a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20世纪50年代的40 d/a已增加至21世纪的230 d/a左右,气象行业标准界定的霾日与人工观测的霾日长期变化趋势一致,前者在南京市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南京市雾霾混合日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对应的相对湿度在不断降低,这可能是雾霾日向霾日转换,雾霾日数降低而霾日数增多的关键因素。南京地区能见度不断降低,近30 a里约下降8.4 km,霾日数与能见度相关系数高达-0.91,随着能见度的降低,灰霾天数几乎线性增加。南京地区的年平均相对湿度在1985年以后大幅降低,已从约80%下降至68%左右,湿度与霾日的相关系数为-0.72,随着湿度的降低,霾日呈上升趋势。南京年平均温度1985年后明显上升,升高了1.8℃,其中冬季上升幅度最大,夏季上升幅度最小;年均温度与霾日数呈现出明显正相关,和相对湿度呈现明显负相关,温度的升高将造成相对湿度的降低,进而造成霾日增多。南京的年平均风速1978年后不断降低,到20世纪末约降低1.5 m/s,风速与霾日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随着平均风速的降低,霾日数不断增多。在全球变暖的大气候背景下,南京市霾的长时间变化受到各种气候因子的影响,能见度、相对湿度、温度和风速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9.
与张德二先生相识、相知已有很长时间了。1980年代后期,我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参加工作不久,几次到那时还在气科院气候所张先生位于三楼的办公室造访,留下的深印象就是她不大的办公室被几乎到屋顶高的卡片柜和档案资料堆满,只给自己留出细窄的过道以便于翻找资料。这样的场景使我第一次对气象学家从历史档案中研究气候演变规律有了切身的体会。随后近20年过去,虽然我们先后离开气科院,但由于我们共同属于九三学社中国气象局支社,也偶与她的研究生研讨一些气候变化方面的问题而有了更多的接触,  相似文献   
30.
李国玉  石波  吴玮  李峰  高乐 《测绘科学》2011,36(3):197-198,206
在室内定轨移动摄影测量系统中,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是其稳定可靠工作的重要保障.该摄影测量系统需要对轨道上的移动平台和摄影测量机构进行远程操作,为了实现稳定、可靠的控制,设计研发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遥控系统;摄影测量机构是由五台非量测数码相机拼接而成,为了实现五台相机同步摄影,设计完成相机同步曝光装置.实验表明该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