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51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1996年秋在魁北克省LacVolant地区采集了Crone和Max-Min数据,本文是该资料解释的一部分,圈出了两个导电体(图)应用电磁模型加深了对数据与地质构造之间关系的综合理解,也影响到钻探的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推断LacVolant异常表示一个有限空间块状硫化体,这个发现使人们产生了获得有重大价值的贱金属的希望。  相似文献   
73.
1994年在国际公司(INCO)的三个矿区进行了射频层析成像(RFT)探测,试验这种技术圈定萨德伯里硫化矿床的能力。用一台中国生产的JW-4电偶极系数采集跨孔数据,扫描频率为0.5-5.0MHz。在相距100m的两个钻孔之间成功地描绘了Mc Connell矿就的一个高导电性板状硫化矿体。在5MHz的层析图像上,这个矿体表现为一个连续的强吸收带。信号振幅的数据模拟表明当发射器和接收器在矿床的两  相似文献   
74.
75.
凹凸棒石粘土催化裂解生物质焦油模型化合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以苯酚为模型化合物对生物质焦油在凹凸棒石粘土负载Ni催化剂上的催化裂解反应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Ni在催化剂上的分散度以及温度、Ni的负载量、水碳比(S/C)、气相停留时间对苯酚转化率和裂解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凹凸棒石粘土本身对苯酚的转化不明显,但是在负载Ni以后尤其是超过反应温度700℃时对苯酚的转化率有明显的提高。Ni/PG(凹凸棒石负载Ni)催化剂在经过H2还原后由于其活性的提高使苯酚转化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较长的气相停留时间有利于苯酚的裂解,但是当气相停留时间超过0.5s时,苯酚转化率并无明显提高。另外,苯酚转化率和H2的产量随着S/C在0~4.4之间增加而增加,超过4.4转化率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76.
王立社 《地质与勘探》2010,46(5):863-871
经野外调研和室内研究发现,位于商州市大荆镇北的清岩沟-钼矿床赋存于庙湾组下部黑色岩系中,岩系由绢云斜长石英千枚岩、黑云斑点状二云母千枚岩、石墨化绢云千枚岩、白云母细晶大理岩-碳质白云岩、含石墨石英透辉透闪岩、含钛方解-石英片岩等组成,含Mo、Ni、Ti、Cu、Pb、Zn、P及碳质高。宏观及微观地质特征表明,岩石经历了区域变质变形、后期强烈韧-脆性剪切构造作用叠加、改造。正是这种地质过程导致Mo、Ni等成矿元素在沉积期形成之后,发生迁移、沉淀,形成硫化物型、钼矿化,矿(化)体就位于岩系强烈揉皱与膨大的片理化带、赋存于强变形的刚性与塑性构造体接触带。研究表明区内的岩脉与矿化关系不明显。最后认为,清岩沟-钼矿床为黑色岩系容矿的层控型沉积-变质叠加-韧脆性构造改造的后生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77.
孟贵华 《云南地质》2014,(4):489-497
滇东北地区钼多金属矿床主要产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页岩、黑色粉砂岩地层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明显,呈似层状、层状产出,为层控矿床。矿体厚度薄、品位高,但往深部有变富、变厚的趋势.  相似文献   
78.
铜阳极泥富集了矿石、精矿或熔剂中绝大部分贵金属(如铱和铑),具有很高的综合回收价值。目前尚无铜阳极泥中铱和铑检测标准,而对其中铱和铑检测方法的开发是铱铑回收提取工作的重要前提。本文建立了锍试金富集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铜阳极泥中铱铑的检测技术。实验中通过锍试金捕集试样中的贵金属铱和铑,用50%盐酸溶解锍扣,使得含铱和铑的沉淀物与银及其他杂质元素有效分离,趁热过滤,铱铑沉淀物和滤膜转入封闭消解罐中以50%王水为介质溶解。试液采用ICP-MS直接测定铱和铑含量。实验优化了样品预处理条件,硫比为4∶1,时,熔渣为酸性,熔渣流动性和渣扣分离效果好且能有效捕集试样中铱和铑;锍扣溶解酸度为50%盐酸时,锍扣溶解反应合适且溶解完全,趁热过滤,其中银、、铜等杂质元素大部分被盐酸除去,达到了分离含铱和铑沉淀物与银及其他杂质元素的效果;密封消解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60℃、2~3h时,铱和铑消解完全;选择合适的测定同位素可以消除可能存在的质谱干扰,以193Ir和103Rh为测定同位素、203Tl和...  相似文献   
79.
美国Stillwater岩体是全球典型的大型层状岩体之一,由底部基底岩系、超镁铁岩系和条带状岩系组成。本文分析了该岩体不同岩石类型中橄榄石、辉石、铬铁矿及全岩的(Ni)、钴(Co)含量变化并揭示其控制因素。在超镁铁岩系内,橄榄石的Ni、Co含量分别为2070×10-6~3019×10-6和105×10-6~205×10-6,铬铁矿的Ni、Co含量分别为434×10-6~1843×10-6和221×10-6~737×10-6,均高于共生的斜方辉石(Ni:464×10-6~678×10-6;Co:31×10-6~95×10-6)及单斜辉石(Ni:237×10-6~378×10-6;Co:15×10-6~45×10-6)。从岩体剖面上来看,最底...  相似文献   
80.
在板片俯冲过程中,基性洋壳、下伏蛇纹石化岩石圈地幔和覆盖在俯冲洋壳上的大洋沉积物在不同深度会依次发生板片脱水作用和沉积物熔融,形成的俯冲带熔/流体可携带某些元素交代地幔楔,进而通过弧岩浆作用返回地壳。同时,俯冲板片内不同组分之间也会发生化学成分的迁移和交换,并最终进入深部地幔,造成地幔不均一性和不同程度壳幔相互作用。本文报道了我国西南天山典型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蛇纹岩、辉石岩、绿片岩、蓝片岩和榴辉岩内各矿物相的主量元素及Cu、Co、Ni含量数据。结果表明,除辉石岩中透辉石的Cu含量较高(1.26×10-6~76.9×10-6)外,其它硅酸盐矿物的Cu含量均在1.0×10-6~10.0×10-6左右;而Co和Ni在不同岩性及不同矿物之间显示较大的含量差异:蛇纹岩中蛇纹石的Co和Ni含量分别为22.6×10-6~49.6×10-6和482×10-6~1097×10-6,榴辉岩中绿辉石的Co和Ni含量分别为6.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