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2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张佑一 《地球》2012,(1):37-37
北京时间2012年1月9日11时17分,中国首颗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同时,中国本次航天发射还搭载发射了一颗卢森堡小卫星。  相似文献   
52.
《地理教学》2008,(7):44-44
美国宇航局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的科学家最新报告说,他们观测到一个质量约为太阳3.8倍的黑洞,这是迄今已知最小的黑洞。 据美国媒体2日报道,这个轻量级黑洞位于一个代号为XTEJ1650-500的双天体系统中,周围有一个恒星伴星绕其运行。  相似文献   
53.
航天器的出现使人类的活动范围从地球大气层扩大到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引起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飞跃,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相关内容频频成为命题热点。  相似文献   
54.
利用北京市某地区的GeoEye-1卫星影像、外业控制资料等数据来进行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解算试验.试验与分析表明:GeoEye-1卫星影像采用RPC+二维仿射变换的区域网平差时,当在试验区的四角和中心位置分别布设一个控制点时,试验结果可以满足国家1:5 000地形图绝对定向后的平面与高程限差.  相似文献   
55.
2011年11月8日,在纪念庄逢甘院士逝世一周年之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北京举办了《庄逢甘院士纪念文集》首发式。首发式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刘红旗主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端、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礼恒以及庄逢甘院士夫人等发表了追思讲话,赠送了《庄逢甘院士纪念文集》。  相似文献   
56.
《地理教学》2011,(2):62-62
“空间碎片”是指人类在航天活动中产生的太空废弃物,也称“太空垃圾”。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空间碎片行动计划”首席专家李明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宇航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上介绍,近年来,茫茫太空中日夜不停地绕着地球飞行的空间碎片数量快速增长,目前在轨可观测到的空间碎片有1万多个。  相似文献   
57.
58.
21世纪 ,人类面临着全球可持续发展 (SD)战略的信息社会 (SI)。航天 /外层空间 (Outer Space)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科技的发展 ,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信息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监控工具。人们通过卫星可获取遥感 (RS)信息、属性 (DCS)信息、定位 (PSS)信息。通过通讯卫星系统 (SCS)传输信息 ,即遥信 (RI)。与航天 (外层空间 )相对应的地面 ,必需要有发射和接收信息的系统。无论在卫星上还是在地面上信息的输入、输出 ;信息的存取 ;信息的处理 ;信息的加工等等无一不是用计算机来进行的。地面上成熟的信息处理与加工技术可以搬到卫星上去。而所谓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社会的监控系统无非是庞大的、超巨型的、非线性的、开放式的、多类别的、多层次的、多元的、高维的、动态的、复杂的信息网络系统。即天 (外层空间—航天 )地 (地球表面环境 )人 (人类社会及人类智能 )信息一体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本文简要地反映了作者近几年来积累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59.
2020年12 月17 日凌晨,我国嫦娥五号首次携带月球"土特产"顺利返回预定着陆点,宣告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战略 目标完美收官.此次任务通过钻取和表取两种方式圆满完成月球采样任务,共带回不同深度月球样品1731 g,标志着中国成为地外样品返回量仅次于美国的深空探测大国.  相似文献   
60.
介绍了利用无人机搭载佳能EOS 5D MarkⅢ影像数据在航天远景一键快拼软件下快速拼接生成DOM的方法,总结了该方法的优势和在快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可为今后的数据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